可双向避障的高压洗扫车喷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16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3:53
一种可双向避障的高压洗扫车喷杆机构,属于实现洗扫车高压喷杆绕旋转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避开障碍物的机构。该机构包括伸缩气缸,转臂,罩壳,下避障弹簧,上避障弹簧,高压喷杆。伸缩气缸两端分别与支座和转臂连接,支座焊接在吸嘴总成上,转臂与罩壳通过螺栓连接;下避障弹簧下端插入转臂上所钻的孔中,上端钩在高压喷杆的根部;上避障弹簧上端插入罩壳上的孔中,下端钩在高压喷杆的根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该机构能实现道路洗扫车行驶过程中高压喷杆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向前或向后扭转以避开障碍物且避开障碍物后能自动回位的功能,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避障及复位动作可靠,工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双向避障的高压洗扫车喷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避障机构,特别是一种道路洗扫车的高压喷杆双向避障机构。
技术介绍
洗扫车采用刷洗和高压清洗的扫洗结合、垃圾回收、液压倾翻卸料的作业方式对路面进行刷洗作业。它集扫路车和高压清洗车与一体,实现在一次作业中完成清扫、高压清洗和垃圾、污水的收集。目前,洗扫车已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并已逐渐成为市政环卫装备的领军机型。 一般情况下,洗扫车的高压喷杆会在需要工作时伸出车体以外并与车身成一定角度,不工作时收回到车体以内。目前市场上现有洗扫车的高压喷杆机构大都只有单向避障功能(即只能在洗扫车向前行驶时喷杆向后旋转避障),甚至喷杆是固结在车体上而无法避障的。这就导致在洗扫车倒车或是转弯遇到障碍物时,喷杆无法有效避障而导致机构的损坏。而可双向避障的高压洗扫车喷杆机构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双向避障的高压喷杆机构,解决洗扫车高压喷杆在倒车或是转弯时无法有效避障的问题。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双向壁障的喷杆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其一端通过固定在吸嘴总成上的支座固定,另一端与转臂连接,所述转臂可以跟随气缸的伸缩完成伸出和缩回;所转臂上还固定有罩壳,所述吸嘴总成上还有沿着气缸伸缩方向开设的通槽,水路系统穿过所述通槽,并向上穿入所述罩壳,在所述罩壳中与高压喷杆连接,从而给所述高压喷杆提供高压流体,所述转臂、罩壳和喷杆连成一个整体并能够在所述通槽中滑动;所述罩壳中部还开设有环形窗口,所述高压喷杆能够从所述环形窗口伸出并沿着所述罩壳的周向旋转;还包括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其中所述下避障弹簧的下端插入所述转臂上所钻的孔中,上端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上避障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罩壳上端的孔中,下端也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分别对所述高压喷杆施加相反方向施加的预紧力,使得当所述高压喷杆发生旋转后能够回到原来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罩壳的上端的孔中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上避障弹簧的上端;所述转臂上所钻的孔中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下避障弹簧的下端。 特别地,所述罩壳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通过多个相应的螺栓将所述罩壳固定到转臂上;所述罩壳还包括从所述底座向上延伸的开口,用于所述喷杆的进出;所述开口与所述环形窗口联通,所述高压喷杆能在所述环形窗口中完成一定的角度转动以完成避障动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包括入水管,心轴、轴套,环形水道以及接头,所述心轴搭接在所述通槽上,所述转臂套设在所述心轴上,在转臂的带动下,所述心轴能够跟随所述转臂沿着所述通槽前后滑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心轴外周的轴套,所述轴套中具有环形水道,该环形水道与所述心轴连通,所述轴套的外周还设有接头,该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水道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喷杆,所述心轴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水道连通,另一端接有入水管。 另外,所述轴套能围绕所述心轴进行360度的转动。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窗口的弧度大于180度,从而可以实现所述喷杆完成正负90度的障碍物趋避。 特别地,所述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为扭转弹簧。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洗扫车向前行驶时,喷杆如遇到障碍物,下避障弹簧的下端由于插在转臂上而无法转动,则其上端就在喷杆的推力作用下绕扭转中心逆时针扭转,待越过障碍物后喷杆即在扭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当洗扫车向后行驶时,喷杆如遇到障碍物,上避障弹簧的上端由于插在罩壳上而无法转动,则其下端就在喷杆的推力下绕扭转中心顺时针扭转,待越过障碍物后喷杆也在扭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另一侧的喷杆与此工作原理类似,不再赘述。该机构能实现高压洗扫车喷杆的双向避障功能,解决传统洗扫车高压喷杆无法避障或是只能单向避障而产生的相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向避障喷杆机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向避障喷杆机构的俯视图; 图3左图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右图是图3左图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洗扫车前进遇障碍物时的避障效果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洗扫车后退遇障碍物时的避障效果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罩壳的示意图; 图7是本方面的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气缸;2、转臂;3、罩壳;4、下避障弹簧;5、上避障弹簧;6、高压喷杆; 7、入水管;8、环形水道;9、轴套;10、心轴;11、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可双向避障机构包括:伸缩气缸1,转臂2,罩壳3,4、下避障弹簧,上避障弹簧5,高压喷杆6。其中伸缩气缸I两端分别与支座和转臂2铰接,支座焊接在吸嘴总成上,转臂2与罩壳3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参照图2所示,转臂2和罩壳3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这样转臂2和罩壳3将固定在一起,随着气缸的伸出或缩回,所述转臂2和3同时进行伸出或缩回。并且如图2所示,吸嘴总成上还有沿着气缸伸缩方向的通槽。水路系统穿过所述通槽,并向上穿入罩壳3,在罩壳3中与喷杆6连接,从而给喷杆6提供高压流体,由此转臂2和罩壳3可以沿着通槽前后滑动。 参照图7,其进一步示出了本方面的水路系统,其包括心轴10,心轴10搭接在所述通槽上,转臂2套设在所述心轴10上。在转臂的带动下,所述心轴能够跟随转臂2沿着所述通槽前后滑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心轴10外周的轴套9,所述轴套9中具有环形水道8,该环形水道8与心轴10连通。所述轴套9的外周还设有接头11,该接头11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水道8连通,另一端连接喷杆6。所述轴套9可以围绕所述心轴10进行360度的转动。因此,当喷杆6转动时,所述轴套9、接头11 一起跟随转动。所述心轴10的一端与环形水道8连通,另一端接有入水管7。当喷杆进行作业时,高压流体从入水管7进入到心轴10中,再进入到所述环形水道8中,然后通过接头11传输到喷杆6中喷出。 上避障弹簧5和下避障弹簧4分别套设在所述轴套10上。 进一步参照图3,下避障弹簧4下端插入转臂2上所钻的孔中,上端钩在高压喷杆6的根部;上避障弹黃5上端插入罩壳3上的孔中,下端钩在闻压嗔杆6的根部。这样嗔杆6通过下避障弹簧4和上避障弹簧5从相反方向施加的预紧力而卡在罩壳3中的某一固定位置,优选地该位置可以是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的位置。这样转臂2、罩壳3、下避障弹簧4、上避障弹簧5和高压喷杆6便成为了一个整体,伸缩气缸I只完成这个整体的伸出与缩回动作。 进一步参照图6所示,所述罩壳3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通过多个相应的螺栓将罩壳3固定到转臂2上。所述罩壳3还包括从所述底座向上延伸的开口,用于喷杆6的进出。所述开口的设置使得,当例如所述下避障弹簧4和上避障弹簧5发生断裂需要更换时,方便直接拆下所述罩壳3,而不需要拆卸喷杆6等部件。所述罩壳的中部还上开有环形窗口,该环形窗口与上述开口联通,可供高压喷杆6在其中有一定的角度摆动以完成避障动作,所述环形窗口的弧度为大于O度,特别地所述环形窗口的弧度大于180度,从而可以实现所述喷杆完成正负90度的障碍物趋避(如图4-5所示),优选地所述角度在180度到270度之间,这可以保证罩壳3的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壁障的喷杆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其一端通过固定在吸嘴总成上的支座固定,另一端与转臂连接,所述转臂可以跟随气缸的伸缩完成伸出和缩回;所转臂上还固定有罩壳,所述吸嘴总成上还有沿着气缸伸缩方向开设的通槽,水路系统穿过所述通槽,并向上穿入所述罩壳,在所述罩壳中与高压喷杆连接,从而给所述高压喷杆提供高压流体,所述转臂、罩壳和喷杆连成一个整体并能够在所述通槽中滑动;所述罩壳中部还开设有环形窗口,所述高压喷杆能够从所述环形窗口伸出并沿着所述罩壳的周向旋转;还包括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其中所述下避障弹簧的下端插入所述转臂上所钻的孔中,上端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上避障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罩壳上端的孔中,下端也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分别对所述高压喷杆施加相反方向施加的预紧力,使得当所述高压喷杆发生旋转后能够回到原来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壁障的喷杆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其一端通过固定在吸嘴总成上的支座固定,另一端与转臂连接,所述转臂可以跟随气缸的伸缩完成伸出和缩回;所转臂上还固定有罩壳,所述吸嘴总成上还有沿着气缸伸缩方向开设的通槽,水路系统穿过所述通槽,并向上穿入所述罩壳,在所述罩壳中与高压喷杆连接,从而给所述高压喷杆提供高压流体,所述转臂、罩壳和喷杆连成一个整体并能够在所述通槽中滑动;所述罩壳中部还开设有环形窗口,所述高压喷杆能够从所述环形窗口伸出并沿着所述罩壳的周向旋转;还包括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其中所述下避障弹簧的下端插入所述转臂上所钻的孔中,上端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上避障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罩壳上端的孔中,下端也钩在所述高压喷杆的根部;所述下避障弹簧和上避障弹簧分别对所述高压喷杆施加相反方向施加的预紧力,使得当所述高压喷杆发生旋转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雷伟伟单龙刘兴忠刘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