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6921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20:16
提供了一种振动产生装置,所述振动产生装置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一个表面上,以设置为面对质量体。质量体的下表面具有台阶部以防止质量体与压电元件之间的接触。质量体的具有台阶部形成在其中的下表面和压电元件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产生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20日提交到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第61/803,602 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并要求于2013年11月1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 10-2013-013751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和韩国专利申请的 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除非本文另有所指外,在本部分中描述的材料对本文的权利要求而言不是现有技 术,也不认为通过包含在本部分中而是现有技术。本公开的实施例通常涉及一种振动产生 装直。
技术介绍
振动产生装置利用电磁力的原理而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振动产生装置可安装 在(例如)移动电话等中,从而用于通过传递振动来安静地通知用户来电呼叫。根据诸如移 动电话等的移动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向移动设备添加功能的趋势,这种移动设备可以 是相对较小的并具有高的质量。对于开发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的需求已经增 力口,该新型结构能够克服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和质量的缺点。 此外,随着移动电话中的智能电话的发行已经快速增加,已经在智能电话中采用 触摸屏方案,从而已使用振动电机以在用户触摸触摸屏时产生振动。与触摸屏相关的振动 性能的优选的例子如下。首先,因为在触摸触摸屏时产生的振动比在来电呼叫时产生的振 动更频繁地产生,所以可能需要增加振动产生装置的操作寿命。其次,为了在用户触摸触摸 屏而感觉到振动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可根据触摸屏的触摸速度来提高振动响应速度。 例如,可使用压电触觉致动器。这种压电触觉致动器可利用在向压电元件施加电 压时产生位移的逆压电效应原理,即,通过产生的位移使一定重量的运动件运动而产生振 动的原理。 振动器可具有以下示例性特征。能够获得预定水平的或更大的振动力的频率带宽 可以较宽,从而可实现稳定的振动特性。可多样化地使用具有在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除了 单一频率以外的低频和高频的振动。此外,因为振动器可实现快速操作的响应特性,所以可 在诸如移动电话等的移动设备中实现触觉振动。 【相关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1)第2011-45486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压电元件造成损坏的振动产生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可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 生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 体,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一个表面上以设置为面对 质量体。质量体的下表面可具有台阶部,以防止质量体与压电元件之间的接触。质量体的 具有台阶部形成在其中的下表面和压电元件可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 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可形成有倾斜表面,其中,倾斜表面从质量体的台阶部向质 量体的末端部向上地倾斜。 弹性构件可包括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两端部的底板。 在底板中可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以使形成在压电元件上的电极暴露。 底板可具有形成在底板的开口与底板的末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变形辅助孔, 从而有助于底板的弹性变形。 开口和弹性变形辅助孔可形成在底板的两侧,以基于底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 线而相对于彼此对称。 在底板上可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突起,以为压电元件提供安装位置。 弹性构件还可包括从底板的中部的两侧表面延伸的延伸板。 延伸板可包括:支撑板部,分别接触质量体前表面和后表面;连接部,使支撑板部 与底板彼此结合。 支撑板部可具有从其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支撑颚以支撑质量体的下表面。支撑颚 可插入到形成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的支撑颚插入槽中。 振动产生装置还可包括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另一个表面上 以设置在压电元件之下。 在构造振动传递构件的下壳体中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路孔,从而在弹性构件振动 时缓冲构件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通路孔。 在下壳体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突起部,以支撑弹性构件的两端部。 振动产生装置还可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到压电元件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 上表面上。 在弹性构件中可形成有开口,以使形成在压电元件的下表面上的电极暴露于外 部。电路板可设置有插入孔,压电元件的电极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并且所述电路板可设置 有插入到开口中的压电元件连接部。 电路板可设置有外露部,在所述外露部上形成有供电连接终端,所述外露部设置 在压电元件连接部的一侧并弯曲。 振动产生装置还可包括安装在压电元件的上表面和/或质量体的被设置为面对 压电元件的下表面上的防损构件,以防止压电元件损坏。 防损构件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振动传递构件可包括:下壳体,具有板状;上壳体,结合到下壳体并具有内部空 间。 振动产生装置还可包括安装在上壳体的内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阻尼构件,其 中,在弹性构件振动时所述阻尼构件插入到形成在质量体的上表面上的阻尼构件插入槽 中。 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可形成有曲面,其中,所述曲面从质量体的台阶部向质量体 的末端部弯曲。 曲面的曲率可等于或大于弹性构件在向下地变形时的最大程度地变形的状态下 的曲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可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 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 在弹性构件振动时与弹性构件一起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一个表面上以设置 为面对质量体;电路板,连接到压电元件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上;防损构件,安装在 压电元件的上表面和质量体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面对压电元件并防止压电元 件损坏。在弹性构件中可形成有开口以使形成在压电元件的下表面上的电极暴露。电路板 可设置有插入到开口中的压电元件连接部。压电元件可设置电路板的位于开口中的压电元 件连接部上。 电路板可设置有外露部,在所述外露部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电源连接终端,所 述外露部设置在压电元件连接部的一侧并弯曲。 防损构件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可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 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 在弹性构件振动时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一个表面 上。弹性构件可包括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端部的底板。在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支 撑突起以支撑压电元件的两端部和两侧表面。 在底板中可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以使形成在压电元件上的电极暴露。支撑突 起的数量可以是复数个。支撑突起中的至少两个支撑突起可设置在开口的两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可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 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 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一个表面上,以设置为面对质 量体。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可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 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 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质量体,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面对质量体的一个表面上,其中,质量体的下表面具有台阶部,以防止质量体与压电元件之间的接触,其中,质量体的下表面和压电元件可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13 KR 10-2013-0137516;2013.03.20 US 61/8031. 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 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 质量体,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 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面对质量体的一个表面上, 其中,质量体的下表面具有台阶部,以防止质量体与压电元件之间的接触, 其中,质量体的下表面和压电元件可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倾斜表面, 所述倾斜表面从质量体的台阶部向质量体的末端部向上地倾斜。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弹性构件包括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 件的两端部的底板。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在底板中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以 使形成在压电元件上的电极暴露。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底板具有形成在底板的开口与底板的 末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变形辅助孔。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开口和弹性变形辅助孔对称地形成在 底板中。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在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突起,以 便为压电元件提供安装位置。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底板的中部的侧表 面延伸的延伸板。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延伸板包括: 支撑板部,支撑质量体; 连接部,使支撑板部与底板彼此结合。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支撑板部具有从其延伸的一个或更多 个支撑颚以支撑质量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颚插入到形成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的支撑颚插 入槽中。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安装在弹性 构件的另一个表面上并设置在压电元件之下。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振动传递构件包括下壳体,在所述下 壳体中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路孔,从而在弹性构件振动时缓冲构件穿过振动传递构件。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在下壳体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突 起部,且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起部用于支撑弹性构件的端部。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到压电元件 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上。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 在弹性构件中形成有开口,并使形成在压电元件的下表面上的电极暴露, 电路板设置有插入孔和压电元件连接部,压电元件的电极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且所 述压电元件连接部插入到开口中。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电路板设置有外露部,在所述外露部 上形成有供电连接终端,且所述外露部设置在压电元件连接部的一侧并弯曲。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压电元件的上表面和质量体 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防损构件,所述防损构件用于防止对压电元件的损坏。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防损构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振动传递构件包括: 下壳体,具有板状;上壳体,结合到下壳体并具有内部空间。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上壳体的内表面上的一个或 更多个阻尼构件,在弹性构件振动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阻尼构件插入到形成在质量体的上 表面上的阻尼构件插入槽中。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在质量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曲面,所 述曲面从质量体的台阶部向质量体的末端部弯曲。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曲面的曲率等于或大于弹性构件在 向下地变形时的最大程度地变形的状态下的曲率。23. -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振动传递构件,向振动产生装置的外部传递振动; 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振动传递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端部; 质量体,响应于弹性构件的振动而振动; 压电元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面对质量体的一个表面上; 电路板,连接到压电元件并安装在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上; 防损构件,安装在压电元件的上表面和质量体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防止 对压电元件的损坏, 其中: 在弹性构件中形成有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在京孙延昊李祥振文东秀吴和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