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73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9:02
一种驱动器,其通过将下侧的下部外壳(30)和上侧的上部外壳(40)组合而形成用于收纳驱动机构的收纳空间(31),其中,在下部外壳(30)的底面(33a)竖立设置有遮蔽壁(210),在下部外壳(30)贯穿有与由遮蔽壁(210)围成的内部空间(210a)连通的空气孔(220),在上部外壳(40)的内表面形成有以与遮蔽壁(210)的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分隔壁(230)。在该结构中,外壳(20)内的润滑脂难以流入到贯穿外壳(20)壁部的空气孔(22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器。
技术介绍
在对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将充电 电缆的充电连接器安装于设于车体的受电连接器,从而从充电电缆向蓄电池供电。 作为用于防止充电连接器从受电连接器脱离的锁定机构,存在具有以倾动自如的 方式设于充电连接器的钩、设于受电连接器的卡合突起、设于受电连接器周围的驱动器的 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驱动器具有收纳有驱动机构的树脂制的外壳。从该外壳突出的锁定销相对于外壳 进退自如。 外壳安装于车体的充电口的壁部的内表面。另外,锁定销穿过充电口的壁部的贯 穿孔而向外侧突出。 在上述锁定机构中,在充电连接器安装于受电连接器时,充电连接器的钩与受电 连接器的卡合突起卡合。另外,驱动器的锁定销前进到对钩的倾动进行限制的位置。由此, 钩被固定为与卡合突起卡合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充电连接器从受电连接器脱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2 - 1819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是页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驱动器中,为了防止由于收纳于外壳内的电动马达、电子器件 的发热而使外壳内的气压变高,期望使空气孔贯穿于外壳的壁部并使外壳的内外通气。不 过,在外壳上形成有空气孔的结构中,有时在外壳内的驱动机构涂布的润滑脂流入空气孔, 而导致空气孔被堵塞。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器,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使外壳内的润滑脂难 以流入到贯穿外壳壁部的空气孔。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驱动器,其通过将下侧的下部外壳和上侧的上 部外壳组合而形成用于收纳驱动机构的收纳空间。在上述下部外壳的底面坚立设置有遮蔽 壁,在上述下部外壳贯穿有与由上述遮蔽壁围成的空间连通的空气孔。在上述上部外壳的 内表面形成有以与上述遮蔽壁的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分隔壁。 在该结构中,在将上部外壳组装于下部外壳后,分隔壁与遮蔽壁的侧面重叠,因 此,形成从收纳空间经由分隔壁与遮蔽壁之间的间隙而到达空气孔的迷宫形状的通气路 径。这样,在本专利技术中,从收纳空间至空气孔的通气路径为迷宫形状,因此,润滑脂难以流入 空气孔。 此外,分隔壁在收纳空间中既可以与遮蔽壁的外表面相对,也可以与遮蔽壁的内 表面相对。 在上述驱动器中,在上述空气孔被允许空气的出入且阻止水的出入的透湿防水材 料堵塞了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水、尘埃从空气孔进入收纳空间,并且能够经由空气孔使外壳 的内外通气。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润滑脂难以流入空气孔,因此,能够防止透湿防水材料堵塞。 此外,透湿防水材料既可以设于空气孔的外侧开口部,也可以设于空气孔的内侧 开口部。 在上述驱动器中,也可以是,将上述空气孔形成于上述下部外壳的周壁部,用上述 透湿防水材料堵塞上述空气孔。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上部外壳上形成有盖部,以 与上述空气孔的形成于上述下部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开口部相对的方式配置上述盖部。 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透湿防水材料暴露到外部,并且,能够防止水、尘埃从外部 附着于透湿防水材料。 此外,在上述空气孔形成于上述下部外壳的底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空气孔暴露 于外壳的侧方。 在上述驱动器中,在上述空气孔的上述外侧开口部被上述透湿防水材料堵塞的情 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下部外壳的外表面上,将凸壁突出设置在上述外侧开口部的周围, 以与上述外侧开口部和上述凸壁相对的方式配置上述盖部。并且,优选在上述凸壁的局部 形成有突出量比其他部位的突出量小的部位。 用操作者的指尖将透湿防水材料粘贴于外侧开口部的周围时,需要指尖进入由凸 壁围成的区域,但只要凸壁设有突出量较小的部位,指尖就能够顺利地进入上述区域,因 此,能够将透湿防水材料可靠地按压于外侧开口部的周围。 此外,在将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器应用于车辆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凸壁的突出量较大 的部位配置于车辆前方侧,将凸壁的突出量较小的部位配置于车辆的后方侧。这样一来,能 够利用凸壁的突出量较大的部位遮挡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雨水。 在上述驱动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分隔壁沿着上述遮蔽壁的侧面形成,分隔壁与遮 蔽壁之间的间隙整体上变窄,从而润滑脂难以流入空气孔。 在上述驱动器中,在将上述分隔壁配置于上述遮蔽壁与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的齿 轮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分隔壁遮挡从齿轮飞溅的润滑脂。 专利技术的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器中,从收纳空间至空气孔的通气路径成为迷宫形状,因此,润滑 脂难以从收纳空间流入空气孔。因而,能够经由空气孔而使外壳的内外可靠地通气,能够抑 制外壳的内外的气压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的使用形态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的收纳室内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蔽壁、空气孔和分隔壁的图,图5(a)是主剖视图、图 5 (b)是A - A剖视图。 图6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遮蔽壁和空气孔的图,图6 (a)是从下部外壳的外部观 察的侧视图、图6(b)是从下部外壳的内部观察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壁、空气孔和分隔壁的图,图7(a)是侧剖视图、图 7(b)是B -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 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10用于构成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 辆1的充电口 2a上装备的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用于在对搭载于车辆1的蓄电池(未图 示)进行充电时防止充电连接器4从受电连接器3脱离。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驱动器10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出于方便对驱动器 10的构造进行说明而设定的,并不是对驱动器10的朝向等进行限定的条件。图1是表示将 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10搭载于车辆后的状态的图,如图1所不,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 10以其后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了约30度的状态安装于车辆。 车体2的充电口 2a是收纳有受电连接器3顶端部的空间。充电口 2a的壁部2b 的开口部贯穿有受电连接器3,受电连接器3的顶端部突出到充电口 2a内。受电连接器3 经由电缆(未图示)与蓄电池(未图示)电连接。此外,受电连接器3的轴线以随着从顶 端侧朝向车内侧去而降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30度。 充电电缆4a设于充电站等充电装置(未图示)。在充电电缆4a的顶端部设有充 电连接器4。通过将充电连接器4安装于受电连接器3,能够从充电装置经由充电电缆4a 向蓄电池(未图示)供电。 锁定机构5由设于充电连接器4顶端部的钩4b、形成于受电连接器3顶端部的卡 合突起3b以及设于受电连接器3上方的驱动器10构成。钩4b在上下方向上倾动自如。 在将充电连接器4插入受电连接器3时,与卡合突起3b抵接了的钩4b向上倾动。 然后,钩4b越过卡合突起3b时,向下倾动,成为钩4b与卡合突起3b卡合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驱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器,其通过将下侧的下部外壳和上侧的上部外壳组合而形成用于收纳驱动机构的收纳空间,该驱动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外壳的底面竖立设置有遮蔽壁,在上述下部外壳贯穿有与由上述遮蔽壁围成的空间连通的空气孔,在上述上部外壳的内表面形成有以与上述遮蔽壁的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分隔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03 JP 2012-2641311. 一种驱动器,其通过将下侧的下部外壳和上侧的上部外壳组合而形成用于收纳驱动 机构的收纳空间,该驱动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下部外壳的底面坚立设置有遮蔽壁, 在上述下部外壳贯穿有与由上述遮蔽壁围成的空间连通的空气孔, 在上述上部外壳的内表面形成有以与上述遮蔽壁的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分隔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形成于上述下部外壳的周壁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形成于上述下部外壳的底部。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被允许空气的出入且阻止水的出入的透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井晃三轮浩也渡边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