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和熔融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478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于制品制造时的熔融操作温度的低温下均匀熔融、最终制品中不残存未熔融物、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力学特性优异的熔融袋,以及适合于熔融袋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和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A)/(B)的重量比为99/1~1/99,其中,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组合物和熔融袋本申请是2009年3月24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980110746.5的同名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特定的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和特定的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熔融袋和包含该熔融袋的包装体。
技术介绍
为了将道路标识用路标漆(trafficpaint)、热熔粘合剂、炭黑等橡胶改性剂等与其它成分混合,通常实施用膜或袋包装后直接向班伯里混炼机或熔融炉供给而进行熔融的方法。熔融袋是在使用上述材料的制品的加工时或者使用时能够与该制品一起熔融并在制品中均匀混合的包装袋。通过使用熔融袋,能够期待使用完的袋的废弃处理问题、从袋中取出时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操作性的效率化、称量的简便化等的改善。作为这样的熔融袋所使用的材料,使用了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EA)、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或者在它们中配合有少量聚乙烯的树脂、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例如,专利文献1~4)。但是,由上述材料形成的熔融袋存在在低于熔融操作温度的低温下不能均匀熔融、在最终制品中残存未熔融物、对外观和物性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另外,这些熔融袋在熔融袋中填充有内容物时的保存稳定性或熔融袋的力学特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98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042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58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55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伴随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适合于在低于熔融操作温度的低温下均匀熔融、最终制品中不残存未熔融物、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力学特性优异的膜,由该膜形成的熔融袋,包含该熔融袋的包装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熔融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由含有特定的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和特定的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以及由该膜形成的熔融袋,在低温下均匀熔融,最终制品中不残存未熔融物,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力学特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例如由以下的[1]~[14]所述的事项特别规定。[1]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和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A)/(B)的重量比为99/1~1/99,其中,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2]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2),(2)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1~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49摩尔%;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2),(2)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50摩尔%。[3]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3),(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0以下。[4]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是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5]优选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3),(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0以下。[6]优选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是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7]本专利技术的膜的特征在于: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8]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的特征在于:使用含有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和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的树脂组合物形成,该树脂组合物中,(A)/(B)的重量比为100/0~1/99,其中,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1),(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9]上述熔融袋,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2),(2)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1~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49摩尔%;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2),(2)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50摩尔%。[10]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3),(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0以下。[11]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优选上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是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12]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优选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3),(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0以下。[13]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优选上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是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14]本专利技术的包装体的特征在于:包含上述熔融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适合用于在低于制品制造时的熔融操作温度的低温下均匀熔融、最终制品中不残存未熔融物、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力学特性优异的膜、熔融袋、包装体的树脂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能够使内容物良好地保存,并且,最终制品中不残存未熔融物,能够在低温下均匀熔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的(A)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和特定的(B)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熔融袋使用含有特定的(A)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和特定的(B)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形成。<(A)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以下的(1)熔点(Tm),优选满足以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和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A)/(B)的重量比为90/10~51/49,其中,所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在含有下述通式(1a)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得,式(1a)中,R1、R3是氢,R2、R4选自烃基、含硅基,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选自氢、烃基、含硅基,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5~R12的相邻接的取代基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R13和R14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M是元素周期表第IVB族过渡金属,Y是碳原子,Q是选自卤素、烃基、阴离子配体或能够以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的相同或者不同的组合,j是1~4的整数,所述丙烯-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a1)~(a4),(a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a2)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1~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其中丙烯除外)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49摩尔%,(a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2.5,(a4)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3~5dl/g,所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b1)~(b4),(b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b2)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50摩尔%,(b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2.5,(b4)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3~5dl/g。...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3.31 JP 2008-0927381.一种熔融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造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利用吹塑成型法将该树脂组合物制造成厚度为5~500μm的膜的工序;和将该膜制袋的工序,在制造树脂组合物的工序中,将丙烯-1-丁烯共聚物(A)和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干混制造所述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该共聚物(A)/该共聚物(B)的重量比为90/10~51/49的比例,其中,所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A)在含有下述通式(1a)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得,式(1a)中,R1、R3是氢,R2、R4选自烃基、含硅基,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5、R6、R7、R8、R9、R10、R11、R12、R13和R14选自氢、烃基、含硅基,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5~R12的相邻接的取代基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R13和R14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M是元素周期表第IVB族过渡金属,Y是碳原子,Q是选自卤素、烃基、阴离子配体或能够以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的相同或者不同的组合,j是1~4的整数,所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A)满足下述条件(a1)~(a6),(a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a2)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72.2摩尔%,源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7.8~40摩尔%,(a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2.5,(a4)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3~5dl/g,(a5)熔点Tm与源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M的关系,满足下式:―2.6M+130≤Tm≤―2.3M+155,其中,所述源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M的单位是摩尔%,(a6)以13C-NMR谱测定求得的三单元组立构规整度mm分率为90%以上,所述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物(B)满足下述条件(b1)~(b4),(b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得的熔点Tm为90℃以下,或者通过DSC观测不到熔点峰,(b2)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9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50摩尔%,(b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2.5,(b4)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3~5dl/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袋的厚度为5~50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厚度为150~50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袋的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木孝行安达幸男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