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6282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异的高循环成型性、且能够得到表面外观良好的成型品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及(C)交联树脂,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所述(C)交联树脂的配合比例是,相对于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质量份、有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10~70质量份、所述(C)交联树脂0.0001~1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合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交 联树脂的。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热塑性聚酯树脂,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耐药性、耐热性等优异,所以被作为各种电气电子机器部件、汽车、 火车、电车等车辆用内外部装饰部件、以及一般的工业产品制造用材料广泛使用。进而、 由于这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模具转印性(mold transcription)优异,所以还被用于外部装饰部件那样的追求外观的部件,其利用范围还 在不断扩大。作为用于外部装饰部件的良好外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已经公开了例如,由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硫酸钡组成的,在250°C热处理 30分钟后的加热减量为0.5质量%以下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近年来, 在该外部装饰部件用途中,出于提高生产性提高的目的,追求注射成型周期的缩短,因而需 求外观、和高循环成型性(high-cycle moldability)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23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高循环成型性、能 够得到表面外观良好的成型品的。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对苯二 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及(C)交联树脂,所述(A)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所述(C)交联树脂的配合比 例是,相对于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质量份、有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树脂10?70质量份、所述(C)交联树脂0. 0001?10质量份。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C)交联树脂含有具有介 由(D)交联剂而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树脂。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C)交联树脂是含有聚酯 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和/或聚氨酯树脂的树脂介由(D)交联剂而交联了的交联树脂。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D)交联剂含有巧唑啉 类交联剂和/或三聚氰胺类交联剂。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树脂含有经历选自膜成型工序、熔融纺丝工序和注射成型工序中的至少1种工序而得到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B1)。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经历选自所述膜成型工序、所 述熔融纺丝工序和所述注射成型工序中的至少1种工序而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树脂(B1)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分钟。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经历选自所述膜成型工序、所 述熔融纺丝工序和所述注射成型工序中的至少1种工序而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树脂(B1)的升温时结晶化温度为140°C?160°C。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C)交联树脂来自叠层 膜。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通过配合(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树脂、(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及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或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含有(C)交联树脂的层的叠层膜,将它 们熔融混炼,从而制造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将所述叠层膜粉 碎和/或造粒后,配合到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树脂中,并进行熔融混炼。 专利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高循环成型性、能够得到表面外观良好的成型品的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够大幅缩短注射成型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是由对苯二甲酸和/或其酯形 成性衍生物、与1,4- 丁二醇和/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缩聚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对苯 二甲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对苯二甲酸的烷基酯等。 作为1,4- 丁二醇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1,4- 丁二醇酯等的二醇的烷基酯 等。 本专利技术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不破坏特性的限度内,还可以使其 他的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一起、同1,4- 丁二醇 和/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共聚。此外,也可以使其他的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 1,4- 丁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一起、同对苯二甲酸和/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共聚。 作为共聚成分使用的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间苯二甲酸、己二酸、 草酸、癸二酸、癸烷二甲酸、萘二甲酸、以及它们的烷基酯等。它们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此 夕卜,作为共聚成分使用的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新戊 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10-癸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醇、分子量400? 6000的聚乙二醇或聚1,3-丙二醇、聚1,4- 丁二醇等的长链二醇以及它们的脂肪酸酯等。 它们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这些共聚成分优选在形成(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原 料中占20质量%以下。 作为这种共聚物的优选例,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 酸/癸烷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乙二醇)酯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也可以配合使用它们 中的2种以上。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是由对苯二甲酸和/或其酯形 成性衍生物、与乙二醇和/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缩聚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对苯二甲 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作为构成(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对苯二甲酸 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列举出的。作为乙二醇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作为乙二 醇脂肪酸酯等的脂肪酸酯等所列举出的。 本专利技术的(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在不破坏特性的限度内还可以与对苯 二甲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一起,使其它的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一起与乙二醇和/ 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共聚。此外,也可以使其他的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乙二醇 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一起、同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共聚。作为共聚成分使 用的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作为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出作为构成(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共聚成分所列举出的。它们可以使用2种以上。这些共聚成 分优选在形成(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原料中占20质量%以下。 作为这种共聚物的优选例,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及(C)交联树脂,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所述(C)交联树脂的配合比例是,相对于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质量份、有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10~70质量份、所述(C)交联树脂0.0001~10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16 JP 2012-005916;2012.01.16 JP 2012-005911. 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B)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及 (C) 交联树脂, 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所述(C) 交联树脂的配合比例是,相对于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质量份、有所述 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10?70质量份、所述(C)交联树脂0. 0001?10质量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C)交联树脂含有具有介由(D)交联 剂而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树脂。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C)交联树脂是含有聚酯树脂、丙烯酸 类树脂和/或聚氨酯树脂的树脂介由(D)交联剂而交联了的交联树脂。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D)交联剂含有W恶唑啉类交联 剂和/或三聚氰胺类交联剂。5. 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树脂含有经历选自膜成型工序、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城刚二户妙光小南一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