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153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43
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它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质量份数为:A组分:低粘度环氧树脂65-70份;改性增韧剂30-35份;B组分:固化剂90-100份;促进剂5-10份;偶联剂0.5-1份;触变剂2-5份;消泡剂0.2-0.5份;其中,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比例为100:90-100:110。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钢桥面、城市高架桥、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高速公路等路面的粘结与防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制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它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质量份数为:A组分:低粘度环氧树脂65-70份;改性增韧剂30-35份;B组分:固化剂90-100份;促进剂5-10份;偶联剂0.5-1份;触变剂2-5份;消泡剂0.2-0.5份;其中,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比例为100:90-100:110。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钢桥面、城市高架桥、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高速公路等路面的粘结与防水。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制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固性环氧树脂粘结剂,具体涉及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 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桥面铺装工程中,为了防止水分渗入桥面混凝土结构,腐蚀桥面板,威胁桥梁安 全,通常将铺装层与桥面板粘结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铺装层与桥面板的复合作用,改善桥 面板与铺装层的受力情况。这需要在钢桥面或水泥混凝土桥面与浙青铺装层之间铺装防水 粘结层。防水粘结层一般采用变形能力大的弹性材料,当桥面板在温度变化或行车荷载作 用下发生水平向变形时,防水粘结层可以吸收铺装层和桥面板之间部分相对位移,从而减 小铺装层的内应力。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桥面铺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 长期以来,桥面铺装早期破损严重。试验和力学分析表明,相当多的桥面铺装早期损坏都与 防水粘结层的功能过早丧失有关。目前,防水粘结层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乳性氯丁胶乳浙 青防水涂料、APP防水卷材、SBS乳化改性浙青、SBS改性浙青、高性能环氧浙青粘结剂和环 氧树脂粘结剂等。虽然以上这些材料已经在桥梁防水粘结层中得到大量使用,但是对于重 载交通、长大纵坡等特殊场合,铺装层常发生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粘结层材料除环氧 浙青粘结剂和环氧树脂粘结剂外均为热塑性材料,在温度较高情况下容易发生较大塑性变 形,甚至流淌,而且这种材料与桥面混凝土之间为物理粘结,强度较低,无法抵抗车辆与环 境等作用。相对上述热塑性材料而言,环氧浙青粘结剂是一种热固性材料,它是通过在浙青 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和其它改性剂后,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固化反应而形 成热固性的交联结构。由于浙青被束缚在环氧树脂交联网络中,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浙青的 热塑性行为,提高浙青的力学性能和耐温能力。并且环氧浙青粘结剂与桥面混凝土之间通 过化学键连接,因此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与防水性能。但是,环氧浙青粘结剂施工需要专门 的喷洒设备,并且固化时间较长,需要30-45天。虽然环氧树脂粘结剂有很好的防水粘结作 用,但其固化速度较快,固化后形成的胶膜无法再粘结后续铺装的混合料,无法实现桥面板 与铺装层的有效粘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环氧 树脂粘结剂的固化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粘结剂能够很快固化到不粘手,即使车辆在粘结层 上面也不粘车轮;第二步是当热的混合料铺到粘结层上面时粘结剂继续固化,直到完全固 化。本专利技术二次固化粘结剂具有固化反应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粘结强度高、韧性好、耐水 性好等特点。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它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主要由低粘 度环氧树脂和增韧剂组成,B组分主要由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消泡剂组成,各 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A 组分: 低粘度环氧树脂65-70份; 改性增韧剂 30-35份; B组分: 固化剂 90-100份; 促进剂 5-10份; 偶联剂 0.5-1份; 触变剂 2-5份; 消泡剂 0.2-0.5份; 其中,A组分和B组分比例为100:90-100:110。 所述的环氧树脂选用低粘度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DGEBA),其结构式如 下: 【权利要求】1. 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它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主要由低粘度 环氧树脂和改性增韧剂组成,C组分主要由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消泡剂组成, 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A组分: 低粘度环氧树脂65-70份; 改性增韧剂 30-35份; B组分: 固化剂 90-100份; 促进剂 5-10份; 偶联剂 0.5-1份; 触变剂 2-5份; 消泡剂 0.2-0.5份; 其中,A组分和B组分比例为100:90-100:110。 所述的低粘度环氧树脂选用低粘度液体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所述的改性增韧剂选用的是改性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所述的固化剂选用的是混合胺; 所述的促进剂选用的是叔胺类促进剂; 所述的偶联剂选用的是硅烷偶联剂; 所述的触变剂选用的是凹凸棒石粘土或气相二氧化硅; 所述的消泡剂选用的是聚硅氧烷消泡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胺 是长链聚酰多胺和脂环胺N-胺乙基哌嗪(AEP)的混合物,其中N-胺乙基哌嗪所占的比例 为 5%-1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其特征是:,其特征是:所 述的叔胺促进剂是二甲胺基丙胺(DMAPA)或二乙胺基丙胺(DEAPA)。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烷偶 联剂是氨丙基二乙氧基娃烧或丫-疏丙基二甲氧基娃烧。5. -种制备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的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的方法,其特 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Α组分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和改性增韧剂混合,加热到60°C搅拌2h后,得到路桥用二次 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的A组分; 其中改性增韧剂的制备: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TPB)、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和二月桂酸丁二锡,混合均匀,氮气保护下在120°C反应2h,冷却至室温,得到端异氰酸 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TDI-HTPB-TDI)。将端异氰酸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聚丙二醇 (PPG)和促进剂四丁基碘化铵(TBAI)混合均匀,加热到160°C,边搅拌,边反应2h,室温冷却 24h,得到改性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增韧剂,即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的B组 分; B组分的制备:将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消泡剂按各组分的质量比混合,力口 热到80°C,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得到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的C组分;其中 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消泡剂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 ; 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热到30°C,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未固化的混合物直接涂抹 或喷洒于钢板或铺装层的表面,常温固化2-3天,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达到指 干,即可在粘结层上面铺装浙青、改性浙青或环氧浙青混合料,再常温固化5-7天,路桥用 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达到完全固化,对桥面起到粘结和防水作用。【文档编号】C09J11/06GK104059591SQ201410149546【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专利技术者】谢鸿峰, 王睿, 张育歌, 孙一帆 申请人:南京淳净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桥用二次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它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主要由低粘度环氧树脂和改性增韧剂组成,C组分主要由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消泡剂组成,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A组分:低粘度环氧树脂 65‑70份;改性增韧剂     30‑35份;其中,A组分和B组分比例为100:90‑100:110。所述的低粘度环氧树脂选用低粘度液体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所述的改性增韧剂选用的是改性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所述的固化剂选用的是混合胺;所述的促进剂选用的是叔胺类促进剂;所述的偶联剂选用的是硅烷偶联剂;所述的触变剂选用的是凹凸棒石粘土或气相二氧化硅;所述的消泡剂选用的是聚硅氧烷消泡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鸿峰王睿张育歌孙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淳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