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4920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该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制器、信息存储和显示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集现场仪器仪表输出的电压信号(0-5V),经温度补偿后,由发射模块发送数据信息,响应速度快,AD转换精度高,稳定性高,无线模块启动后无需人工配置自主形成网络,方便现场和远程同时监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信号采集转换无线发送装置,具体涉及工业现场电压信 号无线传输装置。 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仪器仪表信号的采集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各个连锁反应,过 程控制都离不开现场仪器仪表的测量信号及反馈信号的采集。传统工业现场,工厂各点的 仪器仪表与控制室内DCS和PLC之间相连接线方式均采用一对一的物理连接或现场总线方 式。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成本高昂。电缆、桥架、 安全栅、隔离器、补偿导线、DCS卡件以及电线电缆铺设空间采等需要花费大量费用,施工周 期漫长,人工费用高昂,布线成本是制约有线测控系统应用的瓶颈;2、维护困难。传统有线 仪表线路复杂,出现故障后,需要工人从现场仪表到电缆再到控制室逐项排查,线路维护工 作难度大、工期长、效率低,线路改造时面对成千上万根线缆更加困难。3、难以实施。当测 量和控制节点分散,受河流、铁路等地理障碍、环境影响时,布线难度更大,特殊场合,如水 泥回转窑等旋转或移动平台,信号线缆更是无法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信号无线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制器、信息存储和显示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该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电路连接如下:电源:选用AMS1117 3.3V稳压芯片,避免锂电池电压不稳定,3.3V 电源由电容C2、电容C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滤波,AMS1117的3脚接锂电池正极1脚接地,2脚接信号正极VDD;MCU:选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MSP430F149芯片,程序下载使用标准的Jtag接口,MCU的54、55、56、57脚分别与双排座JTAG的1、3、5、7脚相连,MCU的58脚与J...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信号无线传输装置的电路包括电源电 路、AD转换电路、主控制器、信息存储和显示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该电压信号无线传 输装置的电路连接如下: 电源:选用AMS1117 3. 3V稳压芯片,避免锂电池电压不稳定,3. 3V电源由电容C2、电容 C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滤波,AMS1117的3脚接锂电 池正极1脚接地,2脚接信号正极VDD ; MCU :选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MSP430F149芯片,程序下载使用标准的Jtag接口,MCU 的54、55、56、57脚分别与双排座JTAG的1、3、5、7脚相连,MCU的58脚与JTAG的11脚相 连,高速晶振选用4M,低速晶振选用32. 768KHz,XT20UT、XT2IN与4M晶振相连,经过电容 C7、电容C9到地,XTOUT、XTIN与32. 768KHz晶振相连,经过电容C6、电容C8到地;MCU的58 脚与复位电路的RST相连; 差分转换:输入电压0-5V通过电阻R17和电阻R18分压后送入LT6350模块电路,输出 两路差分信号,一路经过电阻R13连接ADS1115的4脚,另外一路经过电阻R16连接ADS1115 的5脚; 16路A/D模块:选用德州仪器的ADS1115芯片,ADS1115的1脚和3脚连接地,8脚接 VDD,3、6、7脚悬空,4、5脚接单端至差分转换电路的两路差分信号,9、10两脚,分别接MCU的 29和31脚进行SPI总线的通信; EEPROM存储器:片外存储器选用Atmel公司的AT24C16芯片,采用II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伟超陈云李伯全崔善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