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823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容易、模具成本低、铅原料用量小、使用方便且能够直接铸成具有竖直状过桥的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在模具的正面设有若干组极耳汇流槽组,所述极耳汇流槽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所述汇流凹槽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凹槽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横向凹槽的“U”字形凹槽,所述“U”字形凹槽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呈竖向的挡块,挡块将“U”字形凹槽隔成“U”形管通道;在极耳汇流槽组中,设有可侧向滑动的模芯活动块,所述挡块分别固定在其相对应的模芯活动块上以随模芯活动块侧向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通常具有由若干正极板和若干负极板组成的极群,极群中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通过汇流板相连接。目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助焊主要采用手工汇流排焊接;手工汇流排焊接的工序是:手工配组、装盒、极群组倒置于助焊模具上,然后助焊汇流板。这样助焊出来的汇流板不仅脱模难、而且脱模后的汇流排上的正负极柱头还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焊接形成过桥。此方法既费工费时,功效低,而且由于人工的因素而导致质量不可靠,且操作环境污染大,既不利于环保,又有害于操作工的身体健康。 申请人:更早之前设计了一种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的助焊模具专利(专利号:201120522378X),该模具也是免人工过桥的蓄电池极群铸焊模具。但是该技术在脱模之前,柱头和过桥不是牌竖起状态(相对于蓄电池极群来说),需在脱模过程中,过桥凹槽部分需在一定的脱模力的作用下脱模,以实现过桥和柱头的竖直立起。该技术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对脱模时柱头的温度点把握得非常好,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无法脱出合格的过桥,容易产生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容易、模具成本低、铅原料用量小、使用方便且能够直接铸成具有竖直状过桥的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在模具的正面设有若干组极耳汇流槽组,所述极耳汇流槽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汇流凹槽单元; 所述汇流凹槽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凹槽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横向凹槽的“U”字形凹槽,所述“U”字形凹槽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呈竖向的挡块,挡块将“U”字形凹槽隔成“U”形管通道;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还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和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所述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包括一个横向凹槽和正极耳凹槽,所述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包括一个横向凹槽和负极耳凹槽; 在极耳汇流槽组中,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的外侧均设有一块可侧向滑动的模芯活动块,两块模芯活动块分别作为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的汇流凹槽单元的凹槽外侧臂,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的挡块分别固定在其相对应的模芯活动块上以随模芯活动块侧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的汇流凹槽单元与第二汇流凹槽排的汇流凹槽单元之间成错位、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冷凝水通道。 所述冷凝水通道设置在第一汇流凹槽排和第二汇流凹槽排之间。 使用时,将模芯活动块压紧贴在汇流凹槽单元上,使汇流凹槽单元成一个封闭的槽体;然后在汇流凹槽单元、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和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中注入铸焊熔液,熔液注入各个横向凹槽、正极耳凹槽、负极耳凹槽以及被挡块隔成的“U”形管通道中;再将极群的极耳对应分别埋入汇流凹槽单元、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或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中,紧接着在冷凝水通道通往冷凝水至各凹槽中的铸焊熔液凝固,最后将模芯活动块向侧面滑动出,将极群拿出即可。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减少了手工焊接过桥的程序,从而可以避免工人人工焊接过程受到铅烟对人体的损害、降低环境污染。由于采用模具一次助焊成型,克服了人工焊接所产生的质量的不稳定性,因此提高了产品质量;且模具也可以变得更薄,模具成本也变得更加节省,焊接成型直接通过冷凝水冷凝,可实现快速冷却并快速脱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向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651第一汇流凹槽排,652第二汇流凹槽排,653汇流凹槽单元,654横向凹槽,655 “U”字形凹槽,656挡块,657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9正极耳凹槽,660负极耳凹槽,661模芯活动块,662冷凝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内侧是以极耳汇流槽组中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中心线为中心进行表述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模具的正面设有若干组极耳汇流槽组,所述极耳汇流槽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 ;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汇流凹槽单元653 ; 所述汇流凹槽单元653包括两个横向凹槽654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横向凹槽654的“U”字形凹槽655,所述“U”字形凹槽655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呈竖向的挡块656,挡块656将“U”字形凹槽655隔成“U”形管通道;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还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和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所述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正极耳凹槽659,所述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负极耳凹槽660 ; 在极耳汇流槽组中,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外侧均设有一块可侧向滑动的模芯活动块661,两块模芯活动块661分别作为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汇流凹槽单元653的凹槽外侧臂,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挡块656分别固定在其相对应的模芯活动块661上以随模芯活动块661侧向滑动。 当模芯活动块661压在第一 / 二汇流凹槽排的汇流凹槽单元653上时,模芯活动块661压在汇流凹槽单元653的侧面上,以将各个汇流凹槽单元653封闭成一个完整的凹槽,便于汇流凹槽单元653剩放铸焊熔液。那么在铸焊熔液凝固后,位于挡块656上的“U”字形凹槽655会凝固成“U”形管式的极群过桥,为了便于该过桥在随极群从模具脱离时不被挡块656阻挡,将挡块656固定在模芯活动块661上,使其能随模芯活动块661向侧向移动,让挡块656从U”形管式的极群过桥上分离开。 进一步地,为了加快铸焊熔液的冷却凝固速度,所述模具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冷凝水通道662 ;所述冷凝水通道662设置在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的汇流凹槽单元653与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汇流凹槽单元653之间成错位、对称分布。所述的错位对称分布是指:第一排汇流凹槽排中一个汇流凹槽单元653的“U”字形凹槽655正对第二排汇流凹槽排中两个相邻的汇流凹槽单元653 (或者是正/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与其相邻的一个汇流凹槽单元653)的中间部位线;同样的,第二排汇流凹槽中汇流凹槽单元653的“U”字形凹槽655正对第一排汇流凹槽排中两个相邻的汇流凹槽单元653的中间部位线,由此形成第一排的汇流凹槽排与第二排的汇流凹槽排错位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正面设有若干组极耳汇流槽组,所述极耳汇流槽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汇流凹槽单元(653);所述汇流凹槽单元(653)包括两个横向凹槽(654)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横向凹槽(654)的“U”字形凹槽(655),所述“U”字形凹槽(655)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呈竖向的挡块(656),挡块(656)将“U”字形凹槽(655)隔成“U”形管通道;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还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和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所述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正极耳凹槽(659),所述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负极耳凹槽(660);在极耳汇流槽组中,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外侧均设有一块可侧向滑动的模芯活动块(661),两块模芯活动块(661)分别作为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汇流凹槽单元(653)的凹槽外侧臂,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的挡块(656)分别固定在其相对应的模芯活动块(661)上以随模芯活动块(661)侧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极群铸焊用直柱式免人工过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正面设有若干组极耳汇流槽组,所述极耳汇流槽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和第二汇流凹槽排(652)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汇流凹槽单元(653); 所述汇流凹槽单元(653)包括两个横向凹槽(654)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横向凹槽(654)的“U”字形凹槽(655),所述“U”字形凹槽(655)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呈竖向的挡块(656),挡块(656)将“U”字形凹槽(655)隔成“U”形管通道; 所述第一汇流凹槽排(651)还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和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所述正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7)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正极耳凹槽(659),所述负极耳汇流凹槽单元(658)包括一个横向凹槽(654)和负极耳凹槽(660); 在极耳汇流槽组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隐嵩陈国刚张小瑞吴杰明李岳云游立强叶宁陈翔陈华毅张磊周友盛沈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阳亚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