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011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及汽车,该搭铁端子包括:呈板状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且呈板状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线壁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二方向延伸;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汽车钣金上的螺栓孔和限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能够很好的起到固定线束的作用以及能够很好的避让周边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电气系统采用单线制式,蓄电池的一个电极接到车体上,俗称“搭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国产汽车的电气系统蓄电池均采用负极搭铁。 现行的搭铁端子不足之处是:搭铁端子装配时无法定位,易出现搭铁端子跟随装配螺栓旋转的情况,从而使与搭铁端子相连的电线偏离预先设计好的位置,造成接线不牢固或电线被拉断,如果搭铁不良,会造成电气线路许多显性或隐性故障,给行车带来很大危害;另外,现有搭铁端子还存在对端子周边件避让不足,对周边件造成刮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及汽车,可以解决现有搭铁端子装配时无法定位而造成线束松动以及不能很好的避让周边件对周边件造成刮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应用于一汽车,其中,所述负极线搭铁端子包括: 呈板状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分别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且呈板状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线壁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线臂、所述第二接线臂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弯折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一接线槽体;所述第二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二接线槽体; 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汽车钣金上的螺栓孔和限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沿所述端子本体两侧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台为呈钩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负极线搭铁端子。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的结构设计,对进线和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应周边环境以及可以更有效起到固定和导向线束的作用; 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的限位凸台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固定端子,特别是在最后拧螺母固定的时候,能保证端子不随之旋转,减小与端子连接的线束松动或被拉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的主视图; 图2表示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的侧视图; 图3表示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在汽车上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端子本体 21-第一接线臂 22-第二接线臂 31-第一凸起结构 32-第二凸起结构 41-第三凸起结构 42-第四凸起结构 5-通孔 6-限位凸台 7-第一表面 8-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针对现有搭铁端子装配时无法定位而造成线束松动以及不能很好的避让周边件对周边件造成刮碰的问题,提供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该端子应用于一汽车,其中该端子包括: 呈板状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分别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且呈板状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线壁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线臂、所述第二接线臂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弯折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一接线槽体;所述第二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二接线槽体; 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汽车钣金上的螺栓孔和限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延伸。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能够很好的起到固定线束的作用以及能够很好的避让周边件,避免对周边件造成刮碰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负极线搭铁端子,该负极线搭铁端子由端子本体1,第一接线臂21、第二接线臂22、接线部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示该第一接线臂21与端子本体I连接且呈板状,该第二连接臂22与端子本体I连接且呈板状,其中,基于美观的角度考虑,优选地,第一接线臂21和第二接线臂22对称设置于端子本体两侧。该第一接线臂21与第二接线臂22均位于如图2所示的该端子本体I的第一表面7的一侧,且该第一接线臂21相对于端子本体I朝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接线臂22相对于端子本体I朝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接线臂21与端子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该第二接线臂22相对于端子本体I朝第二方向延伸,一般来讲,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两个不同的方向,该第二接线臂22与端子本体I之间也具有一定弯折角度,上述第一接线臂21与端子本体I之间的弯折角度和第二接线臂22与端子本体I之间的弯折角度可以相同亦可不同,这取决于端子本体I安装在汽车上时,端子本体I的周边件环境。 为了更好地固定和导向与端子本体I连接的线束,其中,上述第一接线臂21的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31和第二凸起结构32,该第一凸起结构31、第二凸起结构32以及第一接线臂21构成一开口朝向第一表面7 —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一接线槽体;上述第二接线臂22的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41和第四凸起结构42,该第三凸起结构41、第四凸起结构42以及第二接线臂22构成一开口朝向第一表面7 —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二接线槽体。当然为了防止安装此负极线搭铁端子时划伤安装人员,一般将每一个凸起结构的顶端做磨圆处理,为了美观将每一个凸起结构的顶端外表面做成一个平整的斜切面,且斜切面所在的平面与凸起结构的内表面呈一定弯折角度。 该第一接线槽体和第二接线槽体的设计工艺上更方便易行,端子两端压线的设计可以省去中间剥线的设备,节约成本。 为了更好的固定端子,特别是在最后拧螺母固定的时候,能保证端子不随之旋转,减小与端子连接的线束松动或被拉断的风险,该搭铁端子还包括与其连接的接线部,该连接部为板形形状,且该连接部的顶端可以做磨圆处理,当然该连接部的形状不仅限于此形状结构,具体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愿去设计,该接线部包括与汽车钣金上的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应用于一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线搭铁端子包括:呈板状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且呈板状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线壁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线臂、所述第二接线臂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弯折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一接线槽体;所述第二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二接线槽体;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汽车钣金上的螺栓孔和限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线搭铁端子,应用于一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线搭铁端子包括: 呈板状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分别与所述端子本体连接,且呈板状的第一接线臂和第二接线臂;所述第一接线臂和所述第二接线臂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线壁臂相对于所述端子本体朝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线臂、所述第二接线臂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弯折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臂顶端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接线臂构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且断面呈“U”形的第一接线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岩吴放明梁丽红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