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45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笔具包括:笔杆、贮墨筒、出液环、控制阀、阀座、吸墨棉、芯座、笔芯及盖体所组成;笔芯嵌穿于芯管,吸墨棉容置于棉室后,芯座嵌置于笔杆下段并使芯管及笔芯外露,阀帽嵌套于阀座顶端,弹簧套合于阀座并嵌置入笔杆,出液环套合于贮墨筒下端并嵌置入笔杆,盖合时盖体上顶芯管并使阀座及阀帽上顶,使阀帽遮蔽环孔而为墨液的阻绝;打开盖体时,弹簧回弹,使帽柱脱离环孔,且墨液可自环孔而经帽孔、座孔、座隙并流至吸墨棉者。(*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笔具,特别是一种新型笔具。按笔具的为吾人使用,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言,乃值得喝采的一件事;由于笔具的用于绘图或书写,使得人类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得以记录与传承,也使得文化因之而累积并进而为演化,故笔具的发展实与人类的文明演进息息相关,只是吾人常不自知。而随著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材料科学的进步,时至今日,笔具业已趋于多元,其种类与形态各异,或以功能取胜,或以造形变化为诉求者,可谓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且各有其特定的市场。除一般用于书写记录的钢笔或原子笔外,尚有一种通常为用以注记或绘图的较粗的笔具,如签字笔,奇异墨水笔、乃至于麦克笔或白板笔。这类笔具的特点乃在于其笔杆内具吸水棉或吸墨棉,用以含养墨液,而其笔芯,则亦为具毛细现象的纤维质者。是以,其墨液可因笔芯连结于前述的吸墨棉而为滋润,并可为书写或注记。习知的这类笔具,以奇异墨水言,其笔芯与吸水棉为恒常连结,且笔芯为外露,故于一段时间后,内含墨液可能干涸,而须再为充填,颇为不便。而另有一种前压式者,由于无吸水棉,则是经由笔芯直接挤压内部阀门,而使墨液滋润笔芯,其缺点在于笔芯常因挤压而分叉,且挤压一次只可书写有限文字,同时,挤压不当压力上升,造成笔芯墨液过饱和而滴水。有鉴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于文具产品开发与产销的经验。及曾蒙贵局核准专利的事实,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缺失,经再三实验,始创作出本技术的笔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具,其可克服上述缺点,而具有连续书写和墨液不干涸的优点。本技术一种笔具,其包括一笔杆,为长条中空杆体,其上方为外径较大的上杆室,中段为下杆室,下段则内径更小的杆道;一贮墨筒,为上端封闭下方开放者,下段外径对应于上杆室内径,其内可容置墨液;一出液环,为圆环状,上端具肋片往中央延伸呈戽斗状,唯中央形成环孔;下端外壁外突形成环突;一控制阀,由一阀座,一阀帽及一弹簧组成,阀座中央具一座孔贯穿,并连通至下端尺寸较小的座隙,上方中央突设一座榫,近下方则突设一座翼,其下段则为内具座隙的座柱;阀帽则为帽状物,下方为中空的帽孔,上方则突设一外径较小的帽柱,其顶面对应于环孔,其内具对应于座榫的帽隙,中段处外围加大形成帽围,且其具若干的帽助连结于帽柱端部并将之分割成若干与帽孔相通的空间;弹簧则是长条圈状,内径尺寸大于阀座唯小于座翼的外径;一吸墨棉,是供吸收墨液;一芯座,其上段为中空的棉室,并连通于下段孔洞尺寸较小的芯管;一笔芯,其中段外径对应于芯管;一盖体,其内具与笔杆下段尺寸形状对应的空间,且具一盖阶的落差;藉笔芯嵌穿于芯管,且吸墨棉容置于棉室后,而芯座嵌置于笔杆下段并使芯管及笔芯外露,且阀帽嵌套于阀座顶端,弹簧套合于阀座并嵌置入笔杆,出液环套合于贮墨筒下端并嵌置入笔杆,以盖合时盖体上顶芯管并使阀座及阀帽上顶,使阀帽遮蔽环孔而为墨液的阻绝;唯打开盖体时,弹簧回弹,使帽柱脱离环孔,且墨液可自环孔而经帽孔、座孔、座隙并流至吸墨棉者;其中的贮墨筒内壁上段得设若干筒助,以便其下端为出液环上的止限者;其中的芯座内壁得设置肋条以强化握持力者;其中的阀座的座翼上方段则环设若干翼条;其中的阀座的座翼下方得设置圆环形的翼环;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笔具的分解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书写亦即止液状态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供液状态立体剖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基本上,本技术是由笔杆1,一贮墨筒2,一出液环3,一控制阀4,一吸墨棉5,一芯座6,一笔芯7及一盖体8所组合而成者。其中,笔杆1为中空长条杆状物,其内具肉厚变化,形成上段内径较大的上杆室11,下段的下杆室12,及端处直削孔径较小的杆道13;而其外壁,近下方处,则呈弧形渐缩,且形成一杆阶14,以便为盖体8盖合时的止限。贮墨筒2是用以贮存墨液,故其上方为封闭者,而其下方,则为开口端,且上段的内壁周边,则设置若干的筒肋21,以便为后叙出液环3套合时的止限,且其外壁上段外径较大,形成一筒阶22,以便为与笔杆1套合时的止限。出液环3其为中空环体,其上端具若干肋片31往下向中央延伸,并使中央形成形状为弧形上凸状的环孔32,而其外壁近下端处,则突设一外径较大的环突33,而其尺寸则对应于前述的上杆室11。控制阀4其是由一阀座41上方套合一阀帽42且嵌置于一弹簧43内而成。其中阀座41其为长条圆柱状,中央具一座孔411贯穿,而下端尺寸较小形成座隙412,供为墨液的出口,而该座孔411内,则具若干的座肋413为空间分割,且连结于中央并向上突出的座榫414,而其外壁周缘,则设置若干纵向的翼条415,且下段则外径加大形成一座翼416,而其下方,则为外径较小的翼环417,及中央往下突设,内具前述座隙412的座柱418。而阀帽42则是为帽状物,下方为中空的帽孔421,上方则突设一外径较小的帽柱422,其顶面弧度对应于前述的环孔32,以便可盖合。且其内具内径对应于前述座榫414的帽隙423,而其中段处则外径加大形成帽围424,且其具若干帽肋425连结于帽柱422端部,并将之分割成若干可与帽孔421相通的空间,而阀帽42的高度,则是对应于前述阀座41的翼条415顶端至座榫414顶端的距离。弹簧43则是长条圈状,其内径尺寸对应于阀座41的由翼条415形成的外径,以便可套合其间,且其小于座翼416的外径,以便以之为止限。吸墨棉5其是为习知者,是用以涵养墨液,其尺寸对应于后叙的芯座6,以便可容置其间。芯座6其为中空环柱,上方为尺寸较大的棉室61,下方则直削形成尺寸较小的芯管62,以便供夹持后叙的笔芯7之用,而棉室61的内壁,则环设若干突出的室肋63,以强化吸墨棉5的握持力及空气补偿;且芯管62的内壁,亦突出环设若干的杆肋64,以强化对笔芯7的握持及空气补偿;且其尺寸对应于笔杆1的下榫室12及杆道13。笔芯7亦为习知者,其中段尺寸对应于前述的芯管62,以便可嵌置,而下段则尺寸较大,并于组立时外露于芯管62,以供书写。盖体8其为一端开放者,其内部尺寸形状对应于前述的笔杆1端部外形,而内部则直削形成一盖阶81,以便用以推抵前述芯座6的下端,亦即,当盖体8于盖合时,须推抵芯座6并位移一段距离后,始可与笔杆1的下端为密合;此外,盖体8的开放端开口处,其尺寸得对应于前述贮墨筒2的上端,以可套合,唯此乃习知技艺,不拟赘述。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于组立时,是将贮墨筒2套合于出液环3并以环突33为止限,而后将阀帽42藉帽隙423套合于阀座41的座榫414,并套合弹簧43,另方面,则将笔芯7嵌穿入芯座6并定位于芯管62内,且吸墨棉5亦置入芯座6的棉室61内,而后将之置入笔杆1的下榫室12底端,并使笔芯7及芯管62外露于笔杆1下端则此时座柱418是戳入吸墨棉5内,且阀帽42连同阀座41套合弹簧43并置入笔杆1的下榫室12内,而后将出液环3连同贮墨筒2置入笔杆1内,并以筒阶22为止限,再将盖体8套合,即形成如图3所示的止液状态,而此时,因盖体8抵压芯座6的下方,而使芯座6亦上顶,并推顶阀座41及阀帽42上顶,故使帽柱422上端抵紧出液环3的环孔32,因此,墨液即无法往下流出。且即使因运输过程的温度升高导致贮墨筒2内压力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笔杆,为长条中空杆体,其上方为外径较大的上杆室,中段为下杆室,下段则内径更小的杆道;一贮墨筒,为上端封闭下方开放者,下段外径对应于上杆室内径,其内可容置墨液;一出液环,为圆环状,上端具肋片往中央延 伸呈戽斗状,唯中央形成环孔;下端外壁外突形成环突;一控制阀,由一阀座,一阀帽及一弹簧组成,阀座中央具一座孔贯穿,并连通至下端尺寸较小的座隙,上方中央突设一座榫,近下方则突设一座翼,其下段则为内具座隙的座柱;阀帽则为帽状物,下方为中空的帽 孔,上方则突设一外径较小的帽柱,其顶面对应于环孔,其内具对应于座榫的帽隙,中段处外围加大形成帽围,且其具若干的帽助连结于帽柱端部并将之分割成若干与帽孔相通的空间;弹簧则是长条圈状,内径尺寸大于阀座唯小于座翼的外径;一吸墨棉,是供吸收墨液 ;一芯座,其上段为中空的棉室,并连通于下段孔洞尺寸较小的芯管;一笔芯,其中段外径对应于芯管;一盖体,其内具与笔杆下段尺寸形状对应的空间,且具一盖阶的落差;藉笔芯嵌穿于芯管,且吸墨棉容置于棉室后,而芯座嵌置于笔杆下段并使芯管及 笔芯外露,且阀帽嵌套于阀座顶端,弹簧套合于阀座并嵌置入笔杆,出液环套合于贮墨筒下端并嵌置入笔杆,以盖合时盖体上顶芯管并使阀座及阀帽上顶,使阀帽遮蔽环孔而为墨液的阻绝;唯打开盖体时,弹簧回弹,使帽柱脱离环孔,且墨液可自环孔而经帽孔、座孔、座隙并流至吸墨棉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