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21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多个笔具单元纵向彼此头尾可装卸地相互套接而成杆状之笔具,该笔具单元由一端形成筒状突起部之具任意横断面形状之筒状本体及可插拔地插接于筒状突起部之笔芯构件构成,筒状本体之一端有供另一笔具单元之筒状突起部纵向嵌插连接之嵌插孔,筒状突起部有供笔芯构件之芯筒端可插拔地嵌插之嵌插孔,筒状本体之外周面有可供另一笔具单元横向并列地装卸自如地嵌合连接之至少一条嵌合凸条及与嵌合凸条对应配合之至少一道嵌合凹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乃关于将多数个笔具单元体呈纵(轴)向直列状可装卸地互相嵌合套接而成之广义之笔具者。查习知之类此构造之笔具,已有日本实用新案公报昭和60-14633所载者,按此笔具,系将前端具有笔芯之多个笔具单元体呈纵向可相互装卸地套接连成一列者收容于一长筒形笔管内而成。此种笔具,其位于最前端之笔具单元体之笔芯系突出笔管之前端,吾人可利用此笔芯写字、绘图,当笔芯磨耗而不能使用时,将此最前端之笔具单元体自笔管之前端拔出来之后,自笔管之尾端将此单元体插入笔管内,则在笔管内之从前端数起第二位之笔具单元体即被推向前端;此笔具单元体之笔芯即突出笔管之前端,而成为可供书写之状态。具有上述构造之习知笔具,因系将多个笔具单元体顺次推压前进而使用者,故只要丢失其中一个笔具单元即无法使用,又仅仅利用此等笔具单元之串联组合,因无法承受握笔书写之压力,而必须使用外套之笔管,若无此笔管将无法供使用。此外,笔芯已磨耗而无法使用之笔具单元体,只有丢弃一途,而无法当作玩具等其他用途加以利用。本专利技术系为解决上述诸问题而完成之笔具,其目的在提供一种不必使用笔管而能达成笔具原来之功能,且各个笔具单元亦可作为积木玩具之单元体来使用之笔具者。具体言之,本专利技术乃提供一种由多数个笔具单元体呈纵向彼此头尾相互套接而成杆状之笔具,其特征在于该笔具单元体系由一端形成有筒状突起部之具任意断面形状之筒状本体,及一插接于上述筒状突起部之笔芯构件所构成,而上述筒状本体上形成有可供另一个笔具单元体之筒状突起部装卸自如地呈纵向嵌接之嵌插孔,筒状突起部则形成有可供上述笔芯构件之芯筒部插拔自如地嵌插之嵌插孔,筒状本体之外周复设有可用以呈横向并列状可装卸地嵌接上述另一笔具单元体之至少一条轴向延伸之嵌合凸条及与此嵌合凸条对应嵌合之至少一道轴向延伸之嵌合凹槽者。以下兹依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之。附图说明图1表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笔具之正面图;图2系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笔具之笔具单元体之放大透视图;图3系上述笔具单元体之放大分解透视图;图4系上述笔具单元体之纵剖面图;图5系笔具单元体之俯视图;图6系笔具单元体之底视图;图7(A)至(F)系表示本专利技术笔具单元体之各种不同变形例之府视图;图8及图9则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笔具单元体横向连接而成为不同形状之正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之笔具1系由多个笔具单元体2呈纵(轴)向串联状相互可装卸地嵌合连结而构成。上述笔具单元体2乃如图2至图6所示,系由一端介以阶台4a形成筒状突起部3之筒状本体4及笔芯构件6所构成。筒状本体4与筒状突起部3均形成横截面呈相似之方筒状,而筒状突起部3之横截面较筒状本体4为小,两者并呈同心配置而构成如塔状。筒状突起部3之一端以及筒状本体4之与此相对之一端分别呈同心相连地形成有开口于各该端之嵌插孔5及9,嵌插孔5与9相连接且于两者之交界部突设有一对相对之挡止突起10。筒状突起部3之嵌插孔5乃形成横断面圆形。又上述挡止突起10只要一个以上即可,并非必须一对以上。筒状本体4之嵌插孔9乃形成为具有恰能嵌插另一相同之笔具单元体之筒状突起部3之大小且与其外形相同之横断面角形。筒状本体4之外周面其相对之一面于宽度方向之中央部形成有沿纵向大约全长延伸之嵌合凸条7,又相对之另一面同样于宽度方向之中央部形成有沿纵向全长延伸之嵌合凹槽8。上述嵌合凸条7乃形成基部端宽度稍窄而突出端宽度稍宽之横断面形状,而上述嵌合凹槽8则形成与上述嵌合凸条7对应之横断面形状,即底部较宽而开口部较窄之同一横断面形状。上述笔芯构件6乃形成于一般为圆筒状之芯筒12内插设有如铅笔芯等之芯材13,且此芯材13之一端自芯筒12之前端向轴向突出一定长度之构件。又,图中虽省略,芯筒12之内周面乃形成有突起肩部以保持芯材13定位并防止其向芯筒12之基端方向移动,同时芯筒12之自上述突起肩部以下之基端侧则形成可供另一笔芯构件之芯材13轻松插入之较大内径。此外,芯筒12之基端侧半部之外周面突设有纵向延伸之肋条11,此肋条11系沿芯筒12之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数条。在本实施例中,芯筒12之前端半部系形成前端较细之圆锥筒状,此系为使芯筒12较容易插入嵌插孔9内及外形美观之需要而设者,若将芯筒12整体形成单纯之圆筒形亦可。又,如芯筒12能以适当之紧密度或摩擦力嵌插及保持于嵌插孔5内,则肋条11可以不设。上述笔具单元体2系藉将笔芯构件6之芯筒12自上方可装卸地插入筒状突起部3之嵌插孔5内,并使芯筒12之基端抵接挡止突起10而组合形成如图4所示状态。在此组合状态下,筒状突起部3系突出于筒状本体4之阶台4a上,芯筒12之前半部突出于筒状突起部3上,而芯材13则突出于芯筒12之上方,如此以构成以芯材13为中心之多重式塔形。两个笔具单元体2接合之后,下方笔具单元体2之筒状突起部3系可插拔自如地嵌插于上方笔具单元体2之筒状本体4之嵌插孔9内,又下方笔具单元体2之芯筒12及芯材13则恰好分别容纳于上方笔具单元体2之嵌插孔9及芯筒12之基端下半部之孔内。又,在此情形下,上方笔具单元体2之筒状本体4下端与下方笔具单元体2之筒状本体4之阶台4a相抵接,以规制上下笔具单元体2、2之纵向连接,而使上、下笔具单元体2、2之各芯材13、13之间留有适当间隙,以防止芯材13、13抵触受损。将所需数量之笔具单元体2依前述方法前后纵向插接成一列,即可成为如图1所示易于握笔书写之适当长度之一支笔具1,并利用最前端之笔具单元体2之芯13写字。又,亦可如图8所示,利用图1所示笔具1之前端部笔具单元体2之筒体本体4外周面之两侧或一侧所设嵌合凸条7(或嵌合凹槽8)与另一个笔具单元体2之筒状本体4外周面之两侧或一侧所设嵌合凹槽8(或嵌合凸条7)之相互嵌合,而呈横向并联且可任意装卸地连结。若如此连结,则可藉一次之画线而同时画出精确无比之二条或数条平行线,其条数端视横向连结之笔具单元体2之个数而定,因此不必使用平行规、丁字尺,亦可节省多次画线之麻烦。再者,前述平行线并不限于直线,任何平行之曲线或不规则之平行线均可以一次动作轻易绘制,故极适合绘制空心字、广告画、图案画等,非常方便。此时如采用具有不同粗细或颜色之笔芯13之笔具单元体2构成之笔具1,则可以一次动作绘出多色或粗细不同之线条,而使图案、字画更具变化。当芯材13用至已不适于书写时,可将图1最前端之笔具单元体2拔下来并插接于末端之笔具单元体2,原来为第二节之笔具单元体2即变成最前端之笔具单元体2,而可使用其露出前端未用之芯材13。此外,吾人亦可将多支笔具分解而将笔具单元体2作为积木玩具之基本单元,而随意纵横装接组合成为各种立体形状如图9所示,按图9所示者为教堂,但显然可依个人之创作而组合成为飞机、动物、建筑物、桥梁等等,对启发学童之思考想像力甚为有益。此时,芯材13未耗尽之单元体2固亦可作为积木单元使用,但若收集已用过芯材13之单元体2来作为积木玩具之单元,更可收废物利用之效。前述实施例中,构成笔具单元体2之笔芯构件6系对于筒状本体4之筒状突起部3可插拔自如者,故笔具单元体2之笔芯构件6之芯材13除铅笔芯之外,亦可使用其他异种芯材如色笔、炭笔、腊笔、粉笔、原子笔、签字笔等等,又如采用同颜色或不同颜色之芯材,甚至采用非笔芯之眉笔、口红、橡皮擦等均无不可。此等用途当然包含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多个笔具单元体呈纵向彼此头尾可装卸地相互套接而成杆状之笔具,其特征在于:该笔具单元体系由一端形成筒状突起部之具任意横断面形状之筒状本体,及可插拔地插接于上述筒状突起部之笔芯构件所构成,而上述筒状本体之一端形成有供另一个笔具单元体之筒状突起部可装卸地呈纵向嵌插连接之嵌插孔,筒状突起部则形成有供上述笔芯构件之芯筒端可插拔地嵌插之嵌插孔,筒状本体之外周面复设有可供另一笔具单元体呈横向并列状装卸自如地嵌合连接之至少一条嵌合凸条及与此嵌合凸条对应配合之至少一道嵌合凹槽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政华
申请(专利权)人:百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