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359 阅读:9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笔结构,包含一笔管、多个笔芯单体、一金属管及一压触单元,各笔芯单体包含一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前端凸伸的一笔芯,该些笔芯单体的套接部的尾端套接另一笔芯单体的套接部的前端,以使该些笔芯单体互相串接而设置于笔管内。笔管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金属管的下部套接于入口端,压触单元设置于金属管的上部,其中欲将该些笔芯单体中之一经由入口端置入笔管时,是利用压触单元将该笔芯单体压入笔管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具有一种多节笔芯替换式免削铅笔,其是具有多个笔芯单体,一旦使用者将其中一笔芯单体的笔芯书写至磨钝,可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由笔管前端取出,并由笔管后端推入,使未磨钝的笔芯单体受推力突出于笔管前端,以供使用者使用。 但,前述笔芯单体的后端为一薄壳开孔,当使用者使用大拇指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向笔管后端推入时,常因施力处过于集中而在大拇指上留下圆形红印,造成使用者经验上感官的不适,进而影响购买此产品的意愿。 本案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节笔 芯替换式免削铅笔的笔芯单体由后端压入时,手指施力处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使用观感上的 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结构,具有一压触单元以将一笔芯单体压 入笔管的入口端,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指将笔芯单体压入笔管时,手指施力处过于集中 而造成使用者不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笔管,该笔管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 —金属管,该金属管的下部套接于该笔管的入口端; —压触单元,设置于该金属管的上部;及 多个笔芯单体,该些笔芯单体中之一突出于该出口端,各笔芯单体包含 —套接部,该些套接部的尾端套接另一套接部的前端,以使该些笔芯单体互相串接而设置于该笔管内;及 —笔芯,自该套接部的前端凸伸出; 其中,欲将该些笔芯单体中之一经由该入口端置入该笔管时,利用该压触单元将 该笔芯单体压入该笔管中。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管的入口端具有一窄颈结构,该窄颈结构的直径 尺寸小于该笔管的管径尺寸,该金属管的下部环套于该窄颈结构。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管套设于该压触单元,该压触单元的顶面露出 该金属管,该压触单元的底面位于该金属管内,利用该压触单元的底面将该套接部压入该 笔管中。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触单元为一橡皮擦。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为一柱状壳体,该套接部前端的直径尺寸小 于该套接部尾端的直径尺寸。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芯为一铅笔笔芯。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笔芯单体的该套接部与该笔芯为塑料件,且该 套接部与该笔芯为一体成型件。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触单元为一橡皮擦材质件或一塑料材质件。 上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管的外侧具有多个环状刻纹。 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指将笔芯单体压入时造成手指不适的问题,本技术的笔结构由于具有压触单元,可在使用者欲将磨钝的笔芯单体由入口端置入笔管时,将压触单元自入口端取下并套于前述笔芯单体,借由按压压触单元将前述笔芯单体压入笔管中,增加本技术的笔结构在使用上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笔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笔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3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笔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应用例中,笔芯单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4A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应用例中,笔芯单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5本技术的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6本技术的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笔管1 入口端ll 出口端12 笔芯单体2 套接部21 前端211 尾端212 笔芯22 金属管3 压触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笔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笔结构包含一笔管1、多个笔芯单体2 (在本图中只显示其中之一 )、一金属管3以及一压触单元4。笔管l可为透明材料所构成,供使用者握持,具有一入口端ll及一出口端12。 入口端11及出口端12各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入口及出口是连通笔管1内的容置通道。该些笔芯单体2互相串接而设置于容置通道中,其中之一笔芯单体2通过出口突 出于出口端12以供书写。 金属管3的外侧具有多个环状刻纹以作为装饰,金属管3下部套接于笔管1 。压触 单元4设置于金属管3的上部,可由一橡皮擦材质或一塑料材质所构成,造型上可呈一圆柱 体或由圆柱体上再延伸出 一装饰体。 如图1所示,压触单元4为一由橡皮擦材质所构成的圆柱体,但也可如图2所示, 压触单元4'由塑料材质所构成,并由圆柱体上延伸出玩偶造型的装饰体。值得注意的是, 装饰体可具有各式各样的设计,不为本图面所限制。 接着,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笔结构的局部剖面暨分解示意 图。如图所示,笔管1的入口端11具有一窄颈结构,该窄颈结构的直径尺寸小于笔管1的 管径尺寸。金属管3的下部借由环套于所述的窄颈结构而套接于笔管l,其中,金属管可以 固设或者可拆卸的方式套接于笔管1。 笔管1的出口端12具有出口,以供该些笔芯单体2中之一突出于出口端12。笔 管1内部的容置通道放置该些笔芯单体2,各笔芯单体2包含一套接部21及一笔芯22,套 接部21具有一前端211及一尾端212。 金属管3套设于压触单元4,压触单元4的顶面露出金属管3,压触单元4的底面 位于金属管3内,利用压触单元4的底面将套接部21压入笔管1中。压触单元可为一橡皮 擦。 请参阅图4,其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应用例中,笔芯单体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套接部21为一柱状壳体,前端211的直径尺寸小于尾端212的直径尺寸,尾端 212上具有多个肋条。笔芯22自前端211凸伸出,在本应用例中,笔芯22为一铅笔笔芯。 同时,请参阅图4A,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应用例中,笔芯单体的放大 示意图。如图所示,同样地,笔芯单体2'的套接部21'为一柱状壳体,前端211'的直径尺寸 小于套接部21'尾端212'的直径尺寸,尾端212'上具有多个肋条,笔芯22'自套接部21' 前端211'凸伸出。 惟,在本应用例中,笔芯单体2'的套接部21'与笔芯22'以塑料所制成,且该套接 部21'与该笔芯22'为一体成型,以作为电阻式触控屏幕的触控笔的用途。 请回头参阅图3。如图3所示,在剖开的笔管1中可见该些笔芯单体2的套接部 21的尾端212套接另一笔芯单体2的套接部21的前端211,以使该些笔芯单体2相互串接 而同时设置于笔管l内。 请参阅图5,其为本技术的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技术的笔结构供 使用者进行书写,当突出于出口端12的笔芯单体2的笔芯22书写至已磨钝,使用者可由出 口端12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2取出,并将金属管3暨设置于金属管3上部的压触单元4由 入口端11取下,以便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2经由入口端11置入笔管1内,使整串笔芯单体 2往前推动另一笔芯单体2突出于出口端12。 当使用者欲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2经由入口端11置入笔管1时,可利用压触单元 4将笔芯单体2压入该笔管1中。如图4所示,使用者先将已磨钝的笔芯单体2的前端211 置入入口端ll,接着,以大拇指与中指夹持金属管3,以食指轻按压触单元4,以使金属管3 的下部套于笔芯单体2的尾端212,并施力以利用压触单元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笔管,该笔管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一金属管,该金属管的下部套接于该笔管的入口端;一压触单元,设置于该金属管的上部;及多个笔芯单体,该些笔芯单体中之一突出于该出口端,各笔芯单体包含:一套接部,该些套接部的尾端套接另一套接部的前端,以使该些笔芯单体互相串接而设置于该笔管内;及一笔芯,自该套接部的前端凸伸出;其中,欲将该些笔芯单体中之一经由该入口端置入该笔管时,利用该压触单元将该笔芯单体压入该笔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政华
申请(专利权)人:百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