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转写具及其导带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91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涂膜转写具,由一本体及一固设于本体出带口的导带嘴组成,另将一转写带缠绕在释带及收带机构之间,转写带由剥离膜片贴附于透明膜片构成。导带嘴横亘设置一隔板,使其下、上方分隔成一释带区及一收带区,隔板左右侧有纵向延伸的侧壁,并于后段具有固定部,固定部前方邻接一狭长形颈部,并于释带区的固定部与颈部间形成一宽度变化机构,使转写带于颈部位置形成竖立型态,而移动至压带端位置则扩张形成平直型态,而收带区的压带端连接颈部底面,且于两侧壁与隔板间形成一收带槽;释带机构释带,使转写带于释带区前端的压带端将剥离膜片遮蔽欲覆盖的部分,并将透明膜片于收带区通过压带端、颈部底面及收带槽,由收带机构收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涂膜转写具,尤指一种具有不致产生视觉阻挡效果的导带嘴的涂膜转写具(Coating Film Transfer Tool)。尤有进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不致产生视觉阻挡效果的导带嘴。
技术介绍
涂膜转写具,例如修正带于人们生活周遭多有所见,尤其对撰文、制图人员,乃至于一般学生而言,堪称为必备的工具之一。探究其原因,乃其具有遮覆所欲覆盖的部分功能,且因使用便捷,不像传统的橡皮擦有损及纸张之虞。所以,时至今日,各文具店或书店均有贩卖。基本上,公知的涂膜转写具是由一本体及其前端出带口的导带嘴所组合而成,且该本体内部具有一释带机构及一收带机构,而转写带则绕过位于该出带口的导带嘴。所以,使用时,是通过该导带嘴端处按压于欲拭去的部分,然后移动,以转写带的剥离膜片遮覆所欲覆盖的部分。由此可见,导带嘴为涂膜转写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之一。如图1所示,乃公知涂膜转写具的立体图,其中,该本体20前端的出带口 201位置设有一导带嘴IO,其内侧端部延伸一固定部IOI,例如突榫是固设于出带口 201内部的接合部202,例如榫槽,而转写带203则绕过该导带嘴10,为避免该转写带203的脱离,因此在该导带嘴10左右侧分别垂设一挡壁102,用以规范该转写带203不致偏斜,而能够平稳地让该转写带203通过。举凡使用过涂膜转写具的使用者均知,在进行转写带遮覆所欲覆盖的部分,例如文字、线条或图案,常因该导带嘴及转写带均具有一预设宽度w,以致在遮覆的过程中,该宽度w往往会阻挡所欲覆盖的部分,使得人们在视觉上无法观察,以致造成遮覆不足或过之的现象发生,而极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文具产品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潜 心研究,期能克服现有涂膜转写具的导带嘴于操作过程中,因宽度及所绕 过的转写带等因素,将导致人们肉眼无法观察所欲覆盖的部分,从而产生遮覆不足或过之的缺陷;以及基于本专利技术申请人于2007年10月8日申请 的中国台湾第096137654号专利案的「涂膜转写具及其导带嘴」的后续研 究,希冀另辟蹊径,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公开本专利技术的「涂膜转写具 及其导带嘴」。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不致产生视觉阻挡效果的导带嘴的 涂膜转写具。本专利技术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不致产生视觉阻挡效果的导带嘴。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涂膜转写具,其包括 一本体,其内部的容置空间具有一释带机构及一收带机构,且一侧开设一出带口,另将一转写带缠绕在该释带及收带机构之间,该转写带是由剥离膜片贴附于透明膜片所构成;以及一导带 嘴,其横亘设置一隔板,使其下、上方分隔成一释带区及一收带区,该隔 板左右侧具有纵向延伸的侧壁,该导带嘴后段具有固定部的设置,以利固 设于出带口,且该固定部前方邻接一狭长形颈部,并于该释带区的固定部 与颈部间形成一宽度变化机构,使该转写带于颈部位置形成竖立型态,而 移动至压带端位置则扩张形成平直型态,而该收带区的压带端是连接颈部 底面,且于两侧壁与隔板间形成一收带槽;借此,该释带机构释带,使转 写带于释带区前端的压带端将剥离膜片遮蔽欲覆盖的部分,并将透明膜片 于收带区通过压带端、颈部底面及收带槽,并由收带机构收带。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涂膜转写具的导带嘴,其包 括 一横亘设置的隔板,使其下、上方分隔成一释带区及一收带区,该隔 板左右侧具有纵向延伸的侧壁,该导带嘴后段具有固定部的设置,其前方 邻接一狭长形颈部,并于该释带区的固定部与颈部之间形成一宽度变化机 构,使该转写带于颈部位置形成竖立型态,而移动至压带端位置则扩张形成平直型态,而该收带区的压带端是连接颈部底面,且于两侧壁与隔板间 形成一收带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导带嘴的狭长形颈部设计,使得转写带于释 带区的该段位置是处于竖立型态,从而縮减其宽度;当转写带处于收带区 时,因剥离膜片业已剥离,使得透明膜片以平直状态通过颈部时,不会干 扰视觉的穿透效果,以利于使用者的肉眼可穿透该狭长形颈部及透明膜 片,以便观察所欲覆盖的部分,此举,有利于眼手一致的操作,而不致发 生遮覆不足或过之的现象发生。再者,该颈部左右侧壁的设置,除限定转 写带形成竖立状态之外,尚有增加该导带嘴整体强度的效果,而有利于操 作。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涂膜转写具的立体图2为本专利技术涂膜转写具的立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带嘴的立体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带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带嘴的剖面图6a及图6b为本专利技术转写带绕过导带嘴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涂膜转写具实际使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揭示本专利技术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l为 公知涂膜转写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涂膜转写具的立体图,图3为本 专利技术导带嘴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带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本 专利技术导带嘴的剖面图,图6a及图6b为本专利技术转写带绕过导带嘴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涂膜转写具实际使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基本上,本专利技术的涂膜转写具是由一本体3,及一导带 嘴4所组合而成。其中,本体3是为公知技术,其内部的容置空间具有一释带机构及一 收带机构(公知机构组件未予以图标),该本体3—侧设有一出带口 31,则供后叙导带嘴4的固定及伸出之用;而缠绕在该释带及收带机构间的转写带32则绕过该导带嘴4,使该本体3具有释带及收带的功能,且该转写带 32是由剥离膜片贴附于透明膜片所构成,此为公知技艺,在此不拟赘述。如图3至图6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特点在于,该导带嘴4具有可供 视觉穿透效果,如图3所示,该导带嘴4横亘设置一隔板41,其后段左右 侧纵向延伸的侧壁42是对应转写带32宽度,使与隔板41分隔成一释带 区43及一收带区44。该导带嘴4后段具有固定部45,例如相对突设的凸 肋451及/或凹槽,其是与出带口 31内部预设的定位槽及/或定位榫(公知 组件未予以图标)套接与定位。而为使该转写带32(虚线所示)于释带过程 中,可由平直型态与竖立型态的互换,例如一字型转变U字型或V字型, 借以有效缩减该转写带32的宽度,如图3所示,该转写带32由宽度Wl 缩减为宽度W2。该两侧壁42前方邻接于颈部46位置开具一颈口 453。为 使该转写带32于释带区43得以由宽而窄地改变宽度,所以,该隔板41 在该对侧壁42朝向该颈口 453位置分别向内突设一弧形渐縮导缘411,借 以形成一宽度变化机构,例如漏斗状的内导引槽412,其是与颈口 453相 通,以便转写带32以竖立型态进入颈部46。当本体3内的释带机构释带时,该转写带32通过该释带区43的内导 引槽412的集中作用,可由平直型态转变成竖立型态,并通过颈口 453及 中段的颈部46。由于狭长形颈部46左右侧两直立侧壁42小于转写带32 宽度,使其无法阻挡所欲覆盖的部分,直到处于竖立状态的转写带移动至 压带端47时,因失去两侧壁42的规范,而扩张并转变成平直型态,以利 于该压带端47可按压于欲覆盖部分,然后移动,使转写带32的剥离膜片 遮覆所欲覆盖的部分。其中,该对侧壁42端缘向内突设一段挡缘421,借 以规范呈竖立状态的转写带32两侧缘不致由颈部46径向脱出。该压带端47是朝向收带区44呈一倾斜角度延伸,以便连接于颈部46 底面,该压带端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内部的容置空间具有一释带机构及一收带机构,且一侧开设一出带口,另将一转写带缠绕在该释带及收带机构之间,该转写带由剥离膜片贴附于透明膜片所构成;以及 一导带嘴,其横亘设置一隔板,使其下 、上方分隔成一释带区及一收带区,该隔板左右侧具有纵向延伸的侧壁,该导带嘴后段具有固定部的设置,以利固设于出带口,且该固定部前方邻接一狭长形颈部,并于该释带区的固定部与颈部间形成一宽度变化机构,使该转写带于颈部位置形成竖立型态,而移动至压带端位置则扩张形成平直型态,而该收带区的压带端连接颈部底面,且于两侧壁与隔板间形成一收带槽; 该释带机构释带,使转写带于释带区前端的压带端将剥离膜片遮蔽欲覆盖的部分,并将透明膜片于收带区通过压带端、颈部底面及收带槽,由收带机构收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内部的容置空间具有一释带机构及一收带机构,且一侧开设一出带口,另将一转写带缠绕在该释带及收带机构之间,该转写带由剥离膜片贴附于透明膜片所构成;以及一导带嘴,其横亘设置一隔板,使其下、上方分隔成一释带区及一收带区,该隔板左右侧具有纵向延伸的侧壁,该导带嘴后段具有固定部的设置,以利固设于出带口,且该固定部前方邻接一狭长形颈部,并于该释带区的固定部与颈部间形成一宽度变化机构,使该转写带于颈部位置形成竖立型态,而移动至压带端位置则扩张形成平直型态,而该收带区的压带端连接颈部底面,且于两侧壁与隔板间形成一收带槽;该释带机构释带,使转写带于释带区前端的压带端将剥离膜片遮蔽欲覆盖的部分,并将透明膜片于收带区通过压带端、颈部底面及收带槽,由收带机构收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变化机构为一漏斗状导引槽,其在隔板的两侧壁间分别向内突设一渐缩状导缘,其与该固定部与颈部间的颈口相通。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于释带区的两侧壁端缘向内突设一段挡缘。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型态为一字型,而竖立型态则为U型或V型。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带端于收带区的两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