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正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进一步节省使用成本的按压式修正带。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按压式修正带100,其包括壳体1、按压部2和修正部3, 该壳体1具有内空腔13,该内空腔13容纳该按压部2和修正部3,该按压部2位于内空腔 13的后端,该按压部2与修正部3抵靠,通过对按压部2的按压,从而使该修正部3能实现 伸出或縮入该壳体l。 该按压部2包括按压杆21、旋转杆22以及设置在后壳体内的限制孔23,该按压杆 21后端还可形成突出于壳体的触头211,该触头211突出于壳体1后端供使用者按压,设置 该触头211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提高使用者在按压时的舒适度,该按压杆21 —端与触头211 卡合,另一端的侧面形成等距的凸筋212,该按压杆21还具有通孔213,该旋转杆22包括细 部端221和粗部端222,该细部端221可在按压杆通孔213内滑动,该粗部端222与按压杆 21具有凸筋212的一侧的相对表面之间上还形成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该粗部端222的外 缘还形成凸棱2221,当该粗部端222与按压杆21齿形配合时,按压杆21的凸筋212与粗 部端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包括壳体、修正部和按压部,该壳体设置为可拆装结构,该修正部包括两带盘面和设置在两带盘面前端的舌板切刀,该按压部包括按压杆、旋转杆以及设置在壳体后端内的限制孔,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杆内形成具有限制部的中孔,该旋转杆与修正部转动相连,该按压部还包括具有头部和杆部的连接杆和弹性元件,该连接杆杆部依次穿过旋转杆中孔、按压杆通孔而固定在壳体后端部,该弹性元件位于旋转杆中孔中,并套设在杆部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在限制部和头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包括壳体、修正部和按压部,该壳体设置为可拆装结构,该修正部包括两带盘面和设置在两带盘面前端的舌板切刀,该按压部包括按压杆、旋转杆以及设置在壳体后端内的限制孔,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杆内形成具有限制部的中孔,该旋转杆与修正部转动相连,该按压部还包括具有头部和杆部的连接杆和弹性元件,该连接杆杆部依次穿过旋转杆中孔、按压杆通孔而固定在壳体后端部,该弹性元件位于旋转杆中孔中,并套设在杆部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在限制部和头部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限制部为在中孔内形成的环状挡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锺,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厦门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