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95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壳体由二半壳对合组成,该壳体内设有复数个固定件以活动穿设复数个活动件,其包括一棘爪部及一棘轮部,其中该棘爪部对应设置于该固定件上,该棘爪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且该每一棘爪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活动件的安装方向,该棘轮部设于该活动件对应于该棘爪部的一端部而进行啮合,且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的斜面均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使用时,因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啮合的缘故,该活动件仅能单向旋转,该棘爪的延伸设计也能避免受震动或误操作而过度输出功能带体影响使用功能。

Check structure of feed bel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
本技术涉及文具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使用功能带体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使该活动件仅能朝单一方向旋转且不会反转,以免受震动或误操作使该功能带体过度输出而影响其功能。
技术介绍
按,文具用品中,经常可见使用功能带体进行如:覆盖或粘贴等操作者,最常见的功能带体就是修正带装置,修正带装置系一种应用具有不透明遮蔽效果的功能带体作为文字误缮时的覆盖修正用途的工具,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一转写头(或称导带嘴)、一功能带体及一传动组,其中该转写头设于该转写头一侧的开口处,而该功能带体的二端分别绕设于该传动组的二活动件之间,且该二活动件通过如:橡皮带或是齿轮等传动件而相互连动,带动该功能带体的一段至该转写头而输出使用。使用时,将该转写头抵压于欲修改文字的表面,使该功能带体压制覆盖于文字表面后而形成可重新书写的表面,且将承载该功能带体的承载带体加以回收。使用过程中,传动组能够一边释放该功能带体,一边回收使用完毕后的该功能带体,并在过程中确保该功能带体运转的张力值,以确保收放带时的顺畅性,故该传动组具有能够调整张力的设计,通常系利用复数个棘爪及设置于该至少一活动件上的一单向棘轮来达成;使用时,该棘爪顺着该单向棘轮的方向转动,当反向转动时,该棘爪则卡掣于该棘轮表面,使该活动件无法转动以达到调整张力的目的。但该棘爪虽能有效调整张力,但因摩擦阻力过大又会造成出带不顺的问题,况且,这些棘爪都是设置于该单向棘轮的水平方向上,当收纳或使用时遇到不当外力的冲击时,极有可能造成啮合不顺,甚至脱齿等情况发生,影响后续使用时的顺畅性及可能产生绕带松垮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经过不断地测试及研究后,特别设计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修缮或粘贴用功能带体的送带模块中,作为张力调整机制的止回结构,其通过将棘爪设置于棘轮的垂直方向上,并进一步设计该棘爪与该棘轮啮合时的卡掣面形状,避免在收纳或使用时遇到不当外力的冲击时,所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彻底解决啮合不顺畅所可能产生的脱齿情况或是绕带松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俾通过垂直设置且造型特殊的棘爪,配合可以相互啮合的一棘轮,来达到防止逆转回带的功能,以提升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及顺畅性等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活动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壳体由二半壳对合组成,以供储放并输出一功能带体,其中该壳体内设有复数个固定件,且该送带模块设有活动件,以将该活动件活动定位于每一固定件上,该止回结构的特征是包括:一棘爪部,由四支以下的棘爪所构成,该棘爪部对应设置于该活动件上,该棘爪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且该每一棘爪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活动件的安装方向;及一棘轮部,设于该固定件的一侧且对应于该棘爪部的一端部,使该棘爪部位于对应该棘轮部的旋转范围内,故该棘轮部在各种状态下均保持与该棘爪部相互限位啮合,且该棘轮部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该活动件仅能朝单一方向旋转,且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互限位啮合而不会反转。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棘爪部下方通过一弹臂连接至该活动件。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还具有一挡止块,设于该棘爪部的一侧,且该棘爪部相对该活动件旋转时的负方向而形成一推动面,以及在该推动面的反方向形成有一卡止面,该活动件欲反向转动时,该推动面受带动而令该卡止面朝该挡止块并形成挡止固定,以卡止该棘轮部而使该活动件无法反向转动。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卡止面对应该挡止块而形成一第一卡止面及一第二卡止面,且该第一卡止面及该第二卡止面邻接设置而形成有一设定夹角。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固定件是定位环或定位柱,该活动件是一送带轴管及一收带轴管。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活动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壳体由二半壳对合组成,以供储放并输出一功能带体,其中该壳体内设有复数个固定件,且该送带模块设有活动件,以将该活动件活动定位于每一固定件上,该止回结构的特征是包括:一棘轮部,设于对应该活动件的该固定件表面,且该棘轮部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及一棘爪部,其由四支以下的棘爪所构成,该棘爪部设置于该活动件对应该固定件的一端部,该每一棘爪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使该棘爪部位于对应该棘轮部的旋转范围内,故该棘轮部在各种状态下均保持与该棘爪部相互限位啮合,且该棘爪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活动件的安装方向;该活动件仅能朝单一方向旋转,且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互限位啮合而不会反转。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棘爪部下方通过一弹臂连接至该活动件。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还具有一环挡墙,设于该棘爪部的一侧,且该棘爪部相对该活动件旋转时的负方向而形成一推动面,以及于该推动面的反方向形成有一卡止面,该活动件欲反向转动时,该推动面受带动而令该卡止面朝该环挡墙并形成挡止固定,以卡止该棘轮部而使该活动件无法反向转动。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卡止面对应该环挡墙而形成一第一卡止面及一第二卡止面,且该第一卡止面及该第二卡止面邻接设置而形成有一设定夹角。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中,该固定件是定位环或定位柱,该活动件是一送带轴管及一收带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因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啮合的缘故,该活动件仅能单向旋转,该棘爪的延伸设计也能避免受震动或误操作而过度输出功能带体影响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图1C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图4C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送带模块;2-止回结构;21-棘爪部;211-棘爪;2111-推动面;2112-卡止面;21121-第一卡止面;21122-第二卡止面;22-棘轮部;23-挡止块;24-环挡墙;241-缺口;3-上方半壳;31-固定件;4-下方半壳;5-功能带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A、图1B、图1C、图2、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示意图及其组合剖视图,以及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技术的送带模块1的止回结构2,活动安装于一上方半壳3及一下方半壳4之间,以供储放并输出一功能带体5,并于该上方半壳3及该下方半壳4分别设有复数个如:定位环或定位柱等固定件31,且该送带模块1设有如:一送带轴管及一收带轴管等活动件11,以将该活动件11分别活动定位于该每一固定件31上,该止回结构2包括一棘爪部21、一棘轮部22及一止挡块23。其中该棘爪部21由四支以下的棘爪211所构成,且该每一棘爪211通过一弹臂212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活动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壳体由二半壳对合组成,以供储放并输出一功能带体,其中该壳体内设有复数个固定件,且该送带模块设有活动件,以将该活动件活动定位于每一固定件上,该止回结构的特征是包括:一棘爪部,由四支以下的棘爪所构成,该棘爪部对应设置于该活动件上,该棘爪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且该每一棘爪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活动件的安装方向;及一棘轮部,设于该固定件的一侧且对应于该棘爪部的一端部,使该棘爪部位于对应该棘轮部的旋转范围内,故该棘轮部在各种状态下均保持与该棘爪部相互限位啮合,且该棘轮部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该活动件仅能朝单一方向旋转,且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互限位啮合而不会反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活动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壳体由二半壳对合组成,以供储放并输出一功能带体,其中该壳体内设有复数个固定件,且该送带模块设有活动件,以将该活动件活动定位于每一固定件上,该止回结构的特征是包括:一棘爪部,由四支以下的棘爪所构成,该棘爪部对应设置于该活动件上,该棘爪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且该每一棘爪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活动件的安装方向;及一棘轮部,设于该固定件的一侧且对应于该棘爪部的一端部,使该棘爪部位于对应该棘轮部的旋转范围内,故该棘轮部在各种状态下均保持与该棘爪部相互限位啮合,且该棘轮部的斜面对应该活动件旋转时的正方向;该活动件仅能朝单一方向旋转,且受到该棘爪部及该棘轮部相互限位啮合而不会反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棘爪部下方通过一弹臂连接至该活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挡止块,设于该棘爪部的一侧,且该棘爪部相对该活动件旋转时的负方向而形成一推动面,以及在该推动面的反方向形成有一卡止面,该活动件欲反向转动时,该推动面受带动而令该卡止面朝该挡止块并形成挡止固定,以卡止该棘轮部而使该活动件无法反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止面对应该挡止块而形成一第一卡止面及一第二卡止面,且该第一卡止面及该第二卡止面邻接设置而形成有一设定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带模块的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是定位环或定位柱,该活动件是一送带轴管及一收带轴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