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折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579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管件折弯结构,包括支承架,在支承架上安装有立柱,在立柱上开有环形槽,支承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挡块,且挡块正对环形槽的弧顶,挡块上开有半圆槽,在半圆槽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安装有滚轮,滚轮通过转轴与半圆槽连接。以环形槽正对挡块的一侧的弧顶为支撑点,半圆槽的两端分别对直管件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得直管件开始弯曲发生形变,环形槽与半圆槽相互配合,使得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逐渐发生形变,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各部分受力均匀,避免在直管件的弯曲处出现局部隆起,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折弯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管材折弯装置,具体是指管件折弯结构。
技术介绍
装载机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类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装卸其他物料的工作。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浙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装料等作业。由于它具有作业速度快,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成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机械。在装载机工作时,由于其工作负荷大,因此与轿车及轻型家用汽车排气管道的角度方向一般是向后平行于地面的相比,而大功率运输车以及工程用的装载机等大型车辆排气管道的角度通常是折向地面的。在排气管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排气管道的折弯通常采用简单的弯管器材,由人工操作对管件进行弯管,此类方法虽简单易行,但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弯管后的排气管上会出现明显的皱痕,即管件因受力不均而使得局部隆起,而管件的局部隆起处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废气等油缸排除物腐蚀,使得装载机的尾气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件折弯结构,避免排气管在折弯时在弯管处出现金属疲劳而降低排气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弯管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管件折弯结构,包括支承架,在所述支承架上安装有立柱,在所述立柱上开有环形槽,支承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挡块,且所述挡块正对环形槽的弧顶,所述挡块上开有半圆槽,在半圆槽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安装有滚轮,滚轮通过转轴与半圆槽连接;还包括滑行槽,所述滑行槽设置在支承架上,滑行槽的两端端部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通过导线与液压缸的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减震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将排气管的直管件放置在立柱上的环形槽上,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推动挡块在滑行槽内向立柱方向移动,当挡块与立柱接触并且将直管件夹持时,半圆槽的两壁以及槽底上的滚轮与直管件接触,液压缸继续在滑行槽内移动,以环形槽正对挡块的一侧的弧顶为支撑点,半圆槽的两端分别对直管件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得直管件开始弯曲发生形变,环形槽与半圆槽相互配合,使得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逐渐发生形变,并且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各部分受力均匀,避免在直管件的弯曲处出现局部隆起,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当挡块移动至滑行槽的端部时,挡块的端面与滑槽槽壁上的行程开关接触,行程开关通过导线与液压缸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液压缸为活塞式液压缸,液压缸的控制装置为油泵,行程开关与油泵连接,并且控制油泵分别向出油口、进油口注油,以此控制液压缸的伸缩,行程开关可控制液压缸停止工作,避免挡块的过度推进造成排气管弯曲过度而造成损伤,当弯管工序结束后,液压缸的输出端回退,带动挡块与立柱分离,挡块继续在滑行槽中移动,在于滑行槽另一端槽壁上的行程开关接触后,行程开关控制液压缸停止工作,即完成了排气管的弯管。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滚轮支架和支撑筒,支撑筒固定在半圆槽内,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滚轮支架上,在滚轮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安装在支撑筒内,支撑杆上设有限位块,在限位块与支撑筒的筒底之间安装有扭转弹簧。在排气管的直管件与半圆槽的两端接触时,在液压缸的推进作用下,半圆槽的槽壁与槽底上的滚轮开始向直管件施加压力,同时直管件发生形变后会对半圆槽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很容易造成半圆槽的两端扭曲变形,在半圆槽两端的端部设置支撑筒,支撑筒与滚轮支架之间安装有扭转弹簧,当滚轮受力,滚轮支架压缩扭转弹簧,扭转弹簧产生的弹力可将大部分的压力缓冲掉,以此来减轻半圆槽的受损程度,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所述半圆槽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的滚轮的轴心线所成的夹角为60°。三个滚轮在半圆槽上的分布直接影响排气管的直管件的受力情况,滚轮之间的轴心线所成的夹角为60°,使得直管件在半圆槽内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受力点,在挡块向前推进时,保证直管件的受力平衡,避免在直管件上出现压痕。还包括U形块,所述U形块的两端固定在支承架上,在U形块的弯曲部开有通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穿过通孔与挡块连接。倒置的U形块可对液压缸的输出端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液压缸输出端以及挡块在滑行槽内稳定移动。在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套管,在所述套管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在挡块与直管件接触时,液压缸的输出端会受到径向的应力,使得挡块发生一定的跳动,进而导致挡块与立柱上的环形槽错位,影响直管件弯管的精度,在通孔内设置套管,位于套管与通孔壁上的弹簧可将径向应力消除,保证液压缸与挡块在水平方向的稳定移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管件折弯结构,以环形槽正对挡块的一侧的弧顶为支撑点,半圆槽的两端分别对直管件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得直管件开始弯曲发生形变,环形槽与半圆槽相互配合,使得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逐渐发生形变,并且直管件在弯曲的密闭空间内各部分受力均匀,避免在直管件的弯曲处出现局部隆起,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管件折弯结构,三个滚轮在半圆槽上的分布直接影响排气管的直管件的受力情况,滚轮之间的轴心线所成的夹角为60°,使得直管件在半圆槽内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受力点,在挡块向前推进时,保证直管件的受力平衡,避免在直管件上出现压痕;3、本技术管件折弯结构,在通孔内设置套管,位于套管与通孔壁上的弹簧可将径向应力消除,保证液压缸与挡块在水平方向的稳定移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挡块的截面图;图3为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U形块的截面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承架、2-立柱、3-液压缸、4-环形槽、5-挡块、6_半圆槽、7_滑行槽、8_行程开关、9-U形块、10-滚轮、11-滚轮支架、12-支撑筒、13-支撑杆、14-限位块、15-扭转弹簧、16-转轴、17-直管件、18-通孔、19-弹簧、20-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管件折弯结构,包括支承架I,在所述支承架I上安装有立柱2,在所述立柱2上开有环形槽,支承架I上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挡块5,且所述挡块5正对环形槽的弧顶,所述挡块5上开有半圆槽6,在半圆槽6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通过转轴16与半圆槽6连接;还包括滑行槽7,所述滑行槽7设置在支承架I上,滑行槽7的两端端部安装有行程开关8,所述行程开关8通过导线与液压缸3的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转轴16上还安装有减震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将排气管的直管件17放置在立柱2上的环形槽上,启动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推动挡块5在滑行槽7内向立柱2方向移动,当挡块5与立柱2接触并且将直管件17夹持时,半圆槽6的两壁以及槽底上的滚轮10与直管件17接触,液压缸3继续在滑行槽7内移动,以环形槽正对挡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件折弯结构,包括支承架(1),在所述支承架(1)上安装有立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2)上开有环形槽(4),支承架(1)上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挡块(5),且所述挡块(5)正对环形槽(4)的弧顶,所述挡块(5)上开有半圆槽(6),在半圆槽(6)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通过转轴(16)与半圆槽(6)连接;还包括滑行槽(7),所述滑行槽(7)设置在支承架(1)上,滑行槽(7)的两端端部安装有行程开关(8),所述行程开关(8)通过导线与液压缸(3)的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转轴(16)上还安装有减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件折弯结构,包括支承架(I),在所述支承架(I)上安装有立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2)上开有环形槽(4),支承架(I)上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挡块(5),且所述挡块(5)正对环形槽(4)的弧顶,所述挡块(5)上开有半圆槽(6),在半圆槽(6)的两端的内壁以及槽底上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通过转轴(16)与半圆槽(6)连接;还包括滑行槽(7),所述滑行槽(7)设置在支承架(I)上,滑行槽(7)的两端端部安装有行程开关(8),所述行程开关(8)通过导线与液压缸(3)的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转轴(16)上还安装有减震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滚轮支架(11)和支撑筒(12),支撑筒(12)固定在半圆槽(6)内,滚轮(10)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