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持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首、尾两端分别接有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所述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均包括相对于支撑杆展开并与支撑杆成一夹角的工作状态、向支撑杆收拢并贴附于支撑杆侧边的折叠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展开时,可放置在各种场合的地面并放置闲置的云台,而当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收拢时,两者皆贴附于支撑杆侧边,极大的节省了支架的整体占用空间,便于拍摄人员的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搁放闲置的中大型手持云台。(*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手持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首、尾两端分别接有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所述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均包括相对于支撑杆展开并与支撑杆成一夹角的工作状态、向支撑杆收拢并贴附于支撑杆侧边的折叠状态。本技术的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展开时,可放置在各种场合的地面并放置闲置的云台,而当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收拢时,两者皆贴附于支撑杆侧边,极大的节省了支架的整体占用空间,便于拍摄人员的随身携带。本技术可应用于搁放闲置的中大型手持云台。【专利说明】手持云台支架
本技术涉及中大型手持云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云台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影视工业中已经开始使用中大型云台系统来实现拍摄画面的平稳,其手持云台往往尺寸较大并且重量较重。在日常使用中,闲置空档时拍摄人员需要将云台放下以休息,然而由于拍摄地点的多变性与变化频繁,拍摄人员暂时还没有一款专用的云台放置支架。市面上部分手持云台产品在购买时会配套有一些专用的搁置支架,但其往往与云台一样重量沉而且占据大量的空间,不仅携带起来十分不便,还给使用者带来了二次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简单、便于携带的手持台支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云台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首、尾两端分别接有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所述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均包括相对于支撑杆展开并与支撑杆成一夹角的工作状态、向支撑杆收拢并贴附于支撑杆侧边的折叠状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首端接有连接块,所述折叠搁置件通过折叠调整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接块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搁置件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接块上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云台连接件。旋转座的旋转带动连接管和云台连接件旋转,从而在展开的工作状态时撑开连接管用于搁置云台,亦可收拢时节约空间,便于携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云台连接件为套装在连接管末端的挂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具有至少两个接口,每个接口上均对应设有装配了连接管的旋转座,各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工作状态时,各连接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连接管成一夹角。各连接管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有利于保持搁置云台的平衡,而各连接管形成放射状可以有效的利用周围的空间,并且在折叠收拢时不产生重叠干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座与连接块的连接面上设有旋转时定位用的卡槽,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卡槽卡嵌配合的卡齿。旋转座每次旋转到位后相应的卡槽就与相应的卡齿卡嵌,从而将两者转向定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调整装置包括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从旋转座中穿过并旋入连接块,使旋转座压紧连接块。当需要将连接管折叠或展开时,先松开手拧螺丝使旋转座与连接块松脱,再将旋转座转动到位,使相应的卡槽、卡齿配合,最后拧紧手拧螺丝将旋转座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尾端接有底座连接块,所述折叠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座连接块上的旋转底座,每个旋转底座上接有底座管,在工作状态时,各底座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底座管成一夹角。各底座管呈散射的叉开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现场环境,即使是放置了杂物、布满碎石等复杂地形,底座管都容易找到合适的支撑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旋转底座均对应设有松紧螺丝,所述松紧螺丝从旋转底座中穿过并旋入底座连接块,使旋转底座压紧底座连接块。当需要将底座管折叠或展开时,先松开松紧螺丝使旋转底座与底座连接块松动,再将旋转底座转动到位,最后拧紧手拧螺丝将旋转底座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连接块上设有用于运输的悬挂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展开时,可放置在各种场合的地面并放置闲置的云台,而当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折叠收拢时,两者皆贴附于支撑杆侧边,极大的节省了支架的整体占用空间,便于拍摄人员的随身携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折叠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的手持云台支架,包括位于中部的支撑杆I。支撑杆I的上端接有连接块2,该连接块2具有垂直于支撑杆I的伸出端。伸出端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个接口,各个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各接口处装配有一个旋转座3,每个旋转座3均具有一插口,插口中插装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末端安装有云台连接用的挂钩5。每个旋转座3可沿相应接口的轴线轴向旋转,从而带动连接管4展开或收拢折叠。连接管4在处于展开的工作状态时垂直于支撑杆1,且两连接管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围成一夹角;两连接管4收拢折叠并处于折叠状态时贴附于支撑杆I侧边并基本保持与支撑杆I平行。为了保证连接管4在折叠或展开时的稳定定位,手拧螺丝6从外侧穿过旋转座3并旋入连接块2,将旋转座3压紧连接块2。同时,旋转座3与连接块2的连接面上设有四道呈“十”字型的卡槽31,连接块2上也有四道与卡槽31卡嵌配合的卡齿21。旋转座3每旋转90°,相对应的卡槽31、卡齿21相互配合,保证展开或折叠到位。当需要将连接管4折叠或展开时,先松开手拧螺丝6使旋转座3与连接块2松脱,再将旋转座3转动到位,使相应的卡槽31、卡齿21配合,最后拧紧手拧螺丝6将旋转座3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4、挂钩5构成了折叠搁置件,旋转座3、手拧螺丝6构成了折叠调整装置。支撑杆I的下端接有底座连接块7,该底座连接块7与连接块2的结构相似,具有垂直于支撑杆I的伸出端,伸出端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个接口,各个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各接口处装配有一个旋转底座8,每个旋转底座8均具有一插口,插口中插装有底座管9,底座管9的末端为底座端子12。每个旋转底座8可沿相应接口的轴线轴向旋转,从而带动底座管9展开或收拢折叠。底座管9在处于展开状态时垂直于支撑杆1,且两底座管9呈散射的叉开状,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围成60°的夹角;两底座管9收拢折叠并处于折叠状态时贴附于支撑杆I侧边并基本保持与支撑杆I平行。在本技术其他实施方式中,两底座管9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围成其他固定角度的夹角,并不仅仅只限于60°。为了保证底座管9在折叠或展开时的稳定定位,松紧螺丝10从外侧穿过旋转底座8并旋入底座连接块7,将旋转底座8压紧底座连接块7。当需要将底座管9折叠或展开时,先松开松紧螺丝10使旋转底座8与底座连接块7松脱,再将旋转底座8转动到位,最后拧紧松紧螺丝10将旋转底座8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管9、旋转底座8、松紧螺丝10构成了折叠底座,并且折叠底座的结构与折叠搁置件、折叠调整装置的组合结构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底座连接块7上还设有用于运输的悬挂口 11。如图2所示,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相对折叠并平行的贴附于支撑杆I侧边,处于合拢的折叠状态;如图1所示,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反向展开并与支撑杆I垂直而处于展开的工作状态。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云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首、尾两端分别接有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所述折叠搁置件和折叠底座均包括相对于支撑杆展开并与支撑杆成一夹角的工作状态、向支撑杆收拢并贴附于支撑杆侧边的折叠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