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439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杆夹具包括夹具底板、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夹具底板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固定在车床刀架上。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轴心和连杆小孔柱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其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铣床对连杆大孔头侧的油槽和倒角的加工,使用铣床夹具进行夹持,而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操作繁琐不便、连杆杆体易变形等不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连杆夹具包括夹具底板、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夹具底板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固定在车床刀架上。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轴心和连杆小孔柱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其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铣床对连杆大孔头侧的油槽和倒角的加工,使用铣床夹具进行夹持,而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操作繁琐不便、连杆杆体易变形等不足。【专利说明】一种连杆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连杆夹具。
技术介绍
连杆是连杆机构中两端分别与主动和从动构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它包括设置有大孔的大孔头和设置有小孔的小孔头,大孔头两侧设置有油槽和倒角。现有技术对连杆大孔头侧的油槽和倒角加工,使用的是铣床加工。这种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需要先在一台铣床上对连杆大孔头一侧的油槽加工,然后更换倒角刀完成倒角的加工;第二步:更换另一台铣床对连杆大孔头另一侧的油槽进行加工,然后更换倒角刀完成倒角的加工。加工过程中使用铣床夹具进行夹持。由于铣床加工铣削时,切削力较大,又是断续切削,振动较大,因此连杆杆体承受扭矩力很大,易导致出现变形现象。显然,现有技术使用铣床对连杆大孔头侧的油槽和倒角的加工,需要至少两台铣床,生产成本高;并且铣床加工过程中,连杆杆体部分承受扭矩力很大,易导致连杆杆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使用铣床对连杆大孔头侧的油槽和倒角的加工,使用铣床夹具进行夹持,而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操作繁琐不便、连杆杆体易变形等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杆夹具。本技术连杆夹具包括夹具底板、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夹具底板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固定在车床刀架上。连杆大孔柱和连杆小孔柱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轴心和连杆小孔柱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进一步特征,α为20。。进一步特征,连杆夹具还包括连杆压盖和螺杆。螺杆固定安装在连杆大孔柱前端,连杆压盖与螺杆螺纹配合,用于将连杆的大孔头压紧固定在第一底板上。进一步特征,连杆夹具的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圆弧状的通孔,紧固螺帽一和紧固螺帽二螺纹配合在连杆小孔柱两端,用于将插入通孔的连杆小孔柱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本技术创造构思是设计一种全新的且更为简便的连杆夹具,以实现使用车床代替铣床对连杆的油槽和倒角的加工。具体实施时,将夹持好连杆的本技术连杆夹具固定在车床刀架上,在车床卡盘上安装上刀体组件,然后校正好车床即可启动车床进行加工。前文所述刀体组件包括刀体杆、倒角刀、间隔套筒、槽刀和紧固螺帽三。刀体杆由一体成型的粗、细两段直杆组成,粗细两段直杆相接部位形成位于粗段直杆的环状台阶面。倒角刀、间隔套筒和槽刀依次被刀体杆的细段直杆贯穿,并由与细段直杆前端螺纹配合的紧固螺帽三压紧固定在粗段直杆的环状台阶面上。本技术一种连杆夹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夹具实现了使用车床代替铣床对连杆的油槽和倒角进行加工。并且使用一台车床即可实现对连杆两侧的油槽和倒角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连杆大孔柱轴心和连杆小孔柱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当α角度为20°时候,加工过程中连杆杆体承受的扭矩力最小,连杆杆体最不易发生形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连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I为夹具底板,2为连杆大孔柱,3为螺杆,4为连杆小孔柱,5为紧固螺帽O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附图2中I为夹具底板,2为连杆大孔柱,3为螺杆,4为连杆小孔柱,5为紧固螺帽一,6为紧固螺帽二。附图3为刀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中,7为刀体杆,8为倒角刀,9为间隔套筒,10为槽刀,11为紧固螺帽三。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连杆夹具作进一步阐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技术连杆夹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连杆夹具包括夹具底板1、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夹具底板I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I固定在车床刀架上。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2轴心和连杆小孔柱4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20°。螺杆3固定安装在连杆大孔柱2前端,连杆压盖与螺杆3螺纹配合,用于将连杆的大孔头压紧固定在第一底板上。连杆夹具的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圆弧状的通孔,紧固螺帽一 5和紧固螺帽二 6螺纹配合在连杆小孔柱4两端,用于将插入通孔的连杆小孔柱4固定在第一底板上。附图3为刀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刀体组件包括刀体杆7、倒角刀8、间隔套筒9、槽刀10、紧固螺帽三11。刀体杆7由一体成型的粗、细两段直杆组成,粗细两段直杆相接部位形成位于粗段直杆的环状台阶面。倒角刀8、间隔套筒9和槽刀10依次被刀体杆7的细段直杆贯穿,并由与细段直杆前端螺纹配合的紧固螺帽三11压紧固定在粗段直杆的环状台阶面上。本实施例连杆夹具具体实施时,通过以下几步实现。第一步:将连杆大孔柱2套入待加工的连杆大头孔,然后旋上连杆压盖,压紧连杆大孔头侧;第二步:将连杆小孔柱4套入连杆小头孔,然后组装上紧固螺帽一 5和紧固螺帽二 6并旋紧;第三步:将组装好的连杆夹具固定在车床刀架上。上述步骤完成后,将刀体组件加持在车床卡盘上,启动车床,即可开始进行连杆的油槽和倒角加工。本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不应当对本技术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任何在不违背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结构或者连接方式等等的简单变化,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底板(I)、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所述夹具底板(I)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I)固定在车床刀架上;所述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2)轴心和连杆小孔柱(4)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c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夹具还包括连杆压盖和螺杆(3);螺杆(3)固定安装在连杆大孔柱(2)前端,所述连杆压盖与螺杆(3)螺纹配合,用于将连杆的大孔头压紧固定在第一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圆弧状的通孔,紧固螺帽一(5)和紧固螺帽二(6)螺纹配合在连杆小孔柱(4)两端,用于将插入通孔的连杆小孔柱(4)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文档编号】B23Q3/00GK203804576SQ201320886990【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专利技术者】刁鱼, 曹正素 申请人: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底板(1)、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所述夹具底板(1)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夹具底板(1)固定在车床刀架上;所述连杆大孔柱(2)和连杆小孔柱(4)安装在第一底板的同侧,连杆大孔柱(2)轴心和连杆小孔柱(4)轴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鱼曹正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