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螺旋转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381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21
一种复合式螺旋转子的制造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是分别透过铸造方式与加工程序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透过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与将轴部进行冷冻处理二者之其一方式,使螺旋部之中心内孔外径因热力扩张而大于轴部外径,以及轴部外径小于螺旋部之中心内孔外径之外径情况下,螺旋部即可套入轴部上,待其逐渐恢复常温后,即可使螺旋部与轴部紧密的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制造成本、时间以及可提高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属于机械加工
。其主要是分别透过铸造方式与加工程序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透过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与将轴部进行冷冻处理二者之其一方式,使螺旋部之中心内孔外径因热力扩张而大于轴部外径,以及轴部外径小于螺旋部之中心内孔外径之外径情况下,螺旋部即可套入轴部上,待其逐渐恢复常温后,即可使螺旋部与轴部紧密的结合。本专利技术可降低制造成本、时间以及可提高强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尤指一种可降低制造成本、时间以及可提高强度的复合式螺旋转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与图2所示,为目前所较常见的螺旋转子制造方法,图1所示为钢棒方式,其主要是取一约略大于螺旋转子成品的金属圆棒材料1,并透过车床、齿形粗铣、外圆研磨等加工制造流程,以将该金属圆棒材料I多余的材料去除后,形成出螺旋转子成品的轴心11与螺旋部12,而图2所示则为铸造方式,其主要是透过具有模穴的铸造模具2,将铸件材料填满该铸造模具2内,以由该等模穴完成轴心21与螺旋部22部分,然,上述的钢棒方式与铸造方式乃存在下列缺失:<钢棒方式>(I)金属圆棒材料I需裁切约略大于螺旋转子成品的外径与长度,但由于钢棒材料的标准长度通常为6公尺,当裁切至最后时会剩余长度不足的余料,若无法转作其他用途,则会因浪费材料而造成提高制作成本,尤其在制作尺寸较大的螺旋转子成品时浪费材料的情况更为明显;(2)由于是透过车床、齿形粗铣、外圆研磨等加工制造流程,因此需耗费相当长的工时,且会产生大量的铁屑:(3)其中螺旋部12为重切削力的削铣程序,若冷却调整不当,则极易造成刀具(刀片)损伤或崩裂,亦使得削铣程序受力不均与增加削铣,最后造成螺旋部12变形,使后续制程产生变异,质量亦受到影响;<铸造方式>(I)在铸件材料填充与冷却的过程当中,因铸件材料的化学元素比重不同,较重的铸件材料化学元素乃会分布并凝固于下方,使得轴心21与螺旋部22比重不均的情况下,无法顺利的进行旋转动作,需耗费较长的校正作业时间;(2)在铸造的过程中,铸件材料极易产生气孔或缩孔的情况,若该等情况发生于螺旋部22的轴颈处(螺旋部22的轴颈处乃为连接外部设备的受力部分),则可能在转动时造成断裂的情况;故,如何将上述缺失问题加以改进,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分别透过铸造方式与加工程序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使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因热力而扩张,让螺旋部可顺利套入轴部,待螺旋部逐渐冷却后,即可紧密的与轴部结合。分别透过铸造方式与加工程序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将轴部进行冷冻处理,使轴部受到低温的影响而收缩,让螺旋部可顺利套入轴部,待轴部回复至常温后,即可紧密的与轴部结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I)透过铸造模具以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2)进行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加工;(3)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4)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5)将螺旋部套入轴部;其主要是透过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以及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使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因热力而扩张,让螺旋部可顺利套入轴部,等待螺旋部逐渐冷却后,即可紧密的与轴部结合。其中螺旋部乃是以直立铸造方式进行,以使铸件材料的化学元素可顺着螺旋部的螺旋方向平均分布,让螺旋部比重平均。其中金属棒材乃透过车床与外圆研磨的加工程序形成轴部。其中金属棒材透过加工形成轴部时,在该轴部上乃设置有一嵌合面,而该嵌合面的外径与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外径尺寸相同,长度与螺旋部的中心内孔长度相同。其中轴部乃为常温的状态。其包括有(I)透过铸造模具以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2)进行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加工;(3)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4)将轴部进行冷冻处理;(5)将螺旋部套入轴部;其主要是透过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以及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将轴部进行冷冻处理,使轴部因低温而收缩,让螺旋部可顺利套入轴部,等待轴部逐渐恢复常温后,即可紧密的与螺旋部结合。其中螺旋部乃是以直立铸造方式进行,以使铸件材料的化学元素可顺着螺旋部的螺旋方向平均分布,让螺旋部比重平均。其中螺旋部乃为常温的状态。其中金属棒材乃透过车床、齿形粗铣与外圆研磨的加工程序形成轴部。其中金属棒材透过加工形成轴部时,在该轴部上乃设置有一嵌合面,而该嵌合面的外径与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外径尺寸相同,长度与螺旋部的中心内孔长度相同。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之所以分别透过铸造方式与加工程序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主要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以可达到下列的优点:(一 )相较现有技术以钢棒经过加工制程来制作螺旋部与轴部,会产生大量的余料而增加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则因螺旋部与轴部分别制作,可大幅降低余料的产生;( 二)相较现有技术以钢棒经过加工制程来制作螺旋部,透过铸造方式制造螺旋部,即便的后需透过加工处理获得更精确尺寸的螺旋部,亦可大幅降低所需的工时;(三)由于螺旋部后续的加工工时降低,因此亦可降低加工所需刀具的耗损率,并可增加螺旋部的生产效率;(四)由于螺旋部乃是透过直立的方式铸造,因此可让螺旋部比重平均,以使螺旋部可顺利的进行旋转而不偏离重心;(五)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铸造的过程中,铸件材料极易因气孔或缩孔的情况发生于螺旋部的轴颈处(螺旋部的轴颈处乃为连接外部设备的受力部分),使其在转动时极易造成断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透过轴部贯穿螺旋部与的结合,大幅增加整体的强度,除可避免断裂的情况外,更可提高螺旋部与轴部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螺旋转子制造方法示意图一。图2为现有技术的螺旋转子制造方法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制造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图7与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示意图与另一制造方法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主要包括有:( S I)透过铸造模具3以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4 ;( S 2)进行螺旋部4的中心内孔40加工;( S 3)将金属棒材5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51 ;( S 4)将螺旋部4进行加热处理;( S 5)将螺旋部4套入轴部51 ;其中,在透过铸造模具3制作螺旋部4时,乃是以直立方式进行,以使铸件材料的化学元素可顺着螺旋部4的螺旋方向平均分布,让螺旋部4比重平均,以使螺旋部4可顺利的进行旋转而不偏离重心;而在将金属棒材5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51时,除了透过车床与外圆研磨等程序完成轴部51外,亦会在该轴部51上设置有一嵌合面511,该嵌合面511的外径并与螺旋部4的中心内孔40外径尺寸相同,长度与螺旋部4的中心内孔40长度相同,主要是用以套合上螺旋部4 ;承上述,当完成螺旋部4与轴部51 二者后,先将螺旋部4进行加热处理,此步骤主要是让螺旋部4的中心内孔40因热力而扩张,使得中心内孔40的外径大于嵌合面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螺旋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其包括透过铸造模具以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2)进行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加工;(3)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4)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5)将螺旋部套入轴部;其主要是透过铸造方式制作螺旋部,以及将金属棒材透过加工程序形成轴部,并在螺旋部套入轴部前将螺旋部进行加热处理,使螺旋部的中心内孔因热力而扩张,让螺旋部可顺利套入轴部,等待螺旋部逐渐冷却后,即可紧密的与轴部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濠
申请(专利权)人: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