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171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包括:一机壳,其上分成有一低压段及一高压段的设计,并具有:一低压段容置空间及高压段容置空间;一进气端,形成于低压段上;及一排气端,形成于高压段上;一转子组件,具有一大导程段及一小导程段,分别设置于该低压段容置空间及该高压端容置空间间内;一低压端板,连接于机壳的低压段;多个低压段轴承,设置于该低压端板中,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多个高压段轴承,设置于机壳内的高压段,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一对同步齿轮,从低压段连接并带动转子组件运转;及一马达,从高压段连接于转子组件,并带动其进行转动。本真空泵机壳一体成形,无须额外进行组装及校正,还方便转子组件的更换或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泵,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方便组装的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
技术介绍
真空泵被应用于制造真空的环境,其作用方式是于一进气口将空气输入,并利用内部的螺旋转子将此进气口的低压气体压缩至高压端的排气口,以制造出真空的状态,故真空制造效果的好坏与转子有密切的关系,故转子亦被称为真空泵的心脏,除了影响真空泵的效能,亦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及成本。 一般在现有技术当中,真空泵在电力成本的花费上相当高,其原因系在于,根据气体作用力方程式F=AP,若排气端的压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转子压缩的截面积又相同,则转子所耗费的机械能则维持恒定,故会造成电力成本或能源的花费,故此,若转子外径跟螺距若维持相同的情况下,则此情况便不易解决,而为了解决此问题,便有了双段导程的转子设计,利用降低转子后段的截面积,来减少气体作用力,进一步减低机械能的消耗及能源的浪费,然而此种设计的缺点在于,两种不同导程的转子必须设置于两种不同的机壳内,再进行组装,组装的同时更要进行校正,如此一来不仅在组装上必须花费许多人力及时间成本,要更换或维修转子也会造成相当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依据多年研究的经验累积,并搭配自身的创意及不断的尝试下,进而研发出一种可有效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缺陷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借由利用轴承将转子组件固定于低压端板上,并将机壳设计为一体成形,如此一来便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将机壳设计为两段,必须额外进行组装及校正的情事,此外,由于轴承将转子组件固定于低压端板上,故使用者只要将低压端板拆下,便可直接将转子组件抽出,以方便转子组件的更换或维修。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其包括:一机壳,其上分成有一低压段及一高压段,并具有:一低压段容置空间及高压段容置空间,分别形成于于该低压段及一高压段中;一进气端,形成于低压段上且连通于低压段容置空间;及一排气端,形成于高压段上且连通于高压段容置空间;一转子组件,系具有一大导程段及一小导程段,并该大导程段与该小导程段系分别设置于该低压段容置空间及该高压端容置空间内,借由大导程段的外径及螺距大于小导程段,可使该转子组件运转时产生压缩的效果;一低压端板,连接于机壳的低压段;多个低压段轴承,设置于该低压端板中,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只要移动低压端板便可连带移动转子组件;多个高压段轴承,设置于机壳内的高压段,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一对同步齿轮,从低压段连接并带动转子组件运转;及一马达,从高压段连接于转子组件,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借由利用轴承将转子组件固定于低压端板上,并将机壳设计为一体成形,如此一来便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将机壳设计为两段,必须额外进行组装及校正的情事,此外,由于轴承将转子组件固定于低压端板上,故使用者只要将低压端板拆下,便可直接将转子组件抽出,以方便转子组件的更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及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机壳 11:低压段 111:低压段容置空间 112:进气端 12:高压段 121:高压段容置空间 122:排气端 2:转子组件 21:大导程段 22:小导程段 31:低压端板 41:低压段轴承 42:高压段轴承 51:同步齿轮 61:马达 7:真空产生器 71:过压阀装置 8: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含:一机壳1,其上有一低压段11及一高压段12的设计,并具有:一低压段容置空间111及高压段容置空间121,分别形成于该低压段11及一高压段12中,并且,该低压段容置空间111的口径大于该高压段容置空间121;一进气端112,形成于低压段11上并联通于低压段容置空间111;及一排气端122,形成于高压段12上且连通于高压段容置空间121;一转子组件2,具有一大导程段21及一小导程段22,并该大导程段21与该小导程段22分别设置于该低压段容置空间111及该高压端容置空间121内,借由大导程段21的外径及螺距大于小导程段22,可使该转子组件2运转时产生压缩的效果,其中,大导程段21的半径大于该小导程段22,此外,更具有一主动转子及一从动转子;一低压端板31,连接于机壳1的低压段11;多个低压段轴承41,设置于该低压端板31中,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2,只要移动低压端版31便可连带移动转子组件2;多个高压段轴承42,设置于机壳1内的高压段12,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2,其中,高压段12更可设有一高压端板,并在其中具有一轴承座来承载该多个高压段轴承42;一对同步齿轮51,从低压段11连接并带动转子组件2运转;及一马达61,从高压段12连接于转子组件2,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如上所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元件连接关已做了一详尽的描述,以下将进一步说明转子组件2的替换方式,请继续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该低压端板31,连接于机壳1的低压段11;并且借由设置于其中的多个低压段轴承41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2,故当使用者想要替换或维修转子组件2,只要从低压端版31施拉力,或利用吊挂器具吊起,便可直接连带将转子组件2拉起,如此一来,便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需个别拆卸大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壳,其上分成有一低压段及一高压段,并具有:一低压段容置空间及高压段容置空间,分别形成于于该低压段及一高压段中;一进气端,形成于低压段上且连通于低压段容置空间;及一排气端,形成于高压段上且连通于高压段容置空间;一转子组件,系具有一大导程段及一小导程段,并该大导程段与该小导程段系分别设置于该低压段容置空间及该高压端容置空间内,借由大导程段的外径及螺距大于小导程段,可使该转子组件运转时产生压缩的效果;一低压端板,连接于机壳的低压段;多个低压段轴承,设置于该低压端板中,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只要移动低压端板便可连带移动转子组件;多个高压段轴承,设置于机壳内的高压段,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件;一对同步齿轮,从低压段连接并带动转子组件运转;及一马达,从高压段连接于转子组件,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机壳,其上分成有一低压段及一高压段,并具有:
一低压段容置空间及高压段容置空间,分别形成于于该低压段及
一高压段中;
一进气端,形成于低压段上且连通于低压段容置空间;及
一排气端,形成于高压段上且连通于高压段容置空间;
一转子组件,系具有一大导程段及一小导程段,并该大导程段与
该小导程段系分别设置于该低压段容置空间及该高压端容置空间内,
借由大导程段的外径及螺距大于小导程段,可使该转子组件运转时产
生压缩的效果;
一低压端板,连接于机壳的低压段;
多个低压段轴承,设置于该低压端板中,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组
件,只要移动低压端板便可连带移动转子组件;
多个高压段轴承,设置于机壳内的高压段,用以支撑及固定转子
组件;
一对同步齿轮,从低压段连接并带动转子组件运转;及
一马达,从高压段连接于转子组件,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段螺旋导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段容置空间的口径大于该高压段容置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焜诚郑坤铨刘明信刘邱豪
申请(专利权)人: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