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强化水解酸化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强化水解酸化反应装置,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技术介绍
传统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该工艺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消化环境条件,具有较厚的污泥床,能够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胶体、大分子物质等迅速截留和吸附下来,通过水解菌、产酸菌释放的酶促使非溶解态有机物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并将一些难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后续好氧生化处理有机污染物去除速率,并能促使有机污染物降解更加彻底。传统水解酸化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处理工艺简单,建造成本、运行费用较低,在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水解酸化一般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反应器中的污泥以絮状污泥为主,如工艺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污泥流失,进而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以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另外,该工艺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较为广泛,但由于有机降解不够彻底,有机负荷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强化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主体(1)分隔为反应区和泥水分离区,反应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配水槽(5),分配水槽(5)与总配水槽(4)连通,总配水槽(4)通过进水管(3)与进水提升泵(2)的出水口连通,泥水分离区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回流管(11),出水回流管(11)和待处理的废水与进水提升泵(2)的进水口连通,泥水分离区内设置有若干个三相分离器(9),三相分离器(9)的出气端与由反应区的上部空间构成的气室(17)连通,气室(17)顶部设置有沼气利用/放空管(18),泥水分离区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进泥管(12),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强化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主体(I)分隔为反应区和泥水分离区,反应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配水槽(5),分配水槽(5)与总配水槽(4 )连通,总配水槽(4 )通过进水管(3 )与进水提升泵(2 )的出水口连通,泥水分离区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回流管(11),出水回流管(11)和待处理的废水与进水提升泵(2)的进水口连通,泥水分离区内设置有若干个三相分离器(9),三相分离器(9)的出气端与由反应区的上部空间构成的气室(17)连通,气室(17)顶部设置有沼气利用/放空管(18),泥水分离区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进泥管(12),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14),污泥回流进泥管(12)通过污泥回流泵(13)分别与剩余污泥排放管(15)和污泥回流管(1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化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英,韩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润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