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37375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固体碳源由至少三种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经制粒和烧制制得。将固体碳源放置于缺氧池中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将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的污水依次流经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中进行处理,出水的总氮含量等于或小于10mg/L,总磷含量等于或小于0.5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多种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制成,各种物质的纤维易互为渗透和缠绕,混合烧制后可形成致密的纤维素层结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固体碳源的释放速率,使污水中碳源长期稳定、充足;此外,固体碳源由多种物质制成,可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不同功能所需,提高碳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对控制城市水污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氮的去除率较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虽然通过三级深度处理可进一步净化水体,达到较好的脱氮效果,但处理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基建运行费用昂贵等,因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的应用。为了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应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总氮浓度维持在较低范围内,因而要寻求一种简单、高效、低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脱氮处理技术。城市污水经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一般在70% -90%,然而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仍然含有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总氮和总磷。经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城市污水处理 厂的出水尚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然而尾水中仍然含有含量大于20mg/L的总氮和含量大于0.5mg/L的总磷。即使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尾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仍高于地表水V类水污染物质的标准,部分指标甚至是地表水质量标准的几倍,如不经深度处理将其直接排放,尾水仍然会对地表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主要以硝酸盐氮形式存在,硝酸盐氮的去除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制约尾水中硝酸盐氮去除的主要因素是尾水中的有机碳含量低,难以满足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菌对碳源的需求,从而导致脱氮效率低。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反硝化阶段投加外加碳源,所用外加碳源主要有甲醇、乙醇或葡萄糖等液体有机物。但是使用这些外加碳源,需频繁投放且极易造成碳源不稳定,造成反硝化细菌生长困难,从而影响生物脱氮效率。另一方面,投加此类有机物质,不仅增加了反硝化成本,而且带来了二次污染。此外,还有使用木薯酒糟、稻壳和玉米芯等未经加工的富含纤维素的物质作为固体碳源。未经加工的或单一使用一种废弃农作物的固体碳源,其纤维素层结构较为松弛,释放速率较快,还有待进一步降低固体碳源的释放速度。并且使用单一的废弃农作物作固体碳源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其成分较单一,相当一部分碳源不能被微生物生物降解,易造成碳源的流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碳氮比低,其碳源不足或不稳定而导致进一步深度处理时脱氮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释放速度缓慢及营养丰富的固体碳源,以及该种固体碳源的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一种应用该种固体碳源且脱氮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碳源,由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后经制粒及烧制工艺制成: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所述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的粒度均为200-300目。优选的,所述固体碳源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秸杆粉末6-8份,米糠3-5份,稻草粉末1份。更优选的,所述固体碳源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秸杆粉末6份,米糠3份,稻草粉末1份。优选的,所述固体碳源的粒度为10_15mm。以上所述固体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称取用于制作固体碳源的各物质和水并混合均匀,所述水的质量为各物质总质量的35-45%,得混合物;S2、将混合物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并初步干燥,得料球;干燥温度为70-80°C,干燥时间为50-70min ;S3、将料球放入105-110°C的烤箱中,烘烤1.5-2.5h,得生料球;S4、将生料球置于300-500°C的旋转窑中预热30min,将旋转窑的温度逐渐升至1100-1200°C,升温速度为20-35°C;接着停止对旋转窑加热,待旋转窑的温度降至1000°C时将颗粒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固体碳源。应用以上所述固体碳源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格栅过滤的 污水汇入调节池中进行均质均量,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汇入预脱硝池中进行初步脱硝处理;接着污水依次流经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分别进行释磷处理、硝化处理、反硝化和好氧吸磷处理;再接着污水进入沉淀池中,污水中的污泥沉淀至沉淀池的下层并通过污泥排放口进入污泥池中;沉淀池中的上层液体流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后排放;所述缺氧池中放置有固体碳源,所述固体碳源相对污水处理量的用量为0.7-0.9g/m3。优选的,所述好氧池中的污水每隔Ih回流一次至缺氧池中,所述污水回流时间为20min,所述好氧池中污水的进水量与回流量的体积之比为1:1-3。优选的,所述污泥池中的污泥每隔IOmin回流一次至调节池中,所述污泥回流时间为2min,所述污泥池中污泥的流入量与回流量的体积之比为1:0.7_1。优选的,所述污泥池的污泥出口高于调节池的污泥进口。优选的,所述污水在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中的总停留的时间为2-5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多种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混合到一起并经制粒及烧制处理,因各种物质的纤维结构中具有较大的空隙,易互为渗透和缠绕,混合烧制后可形成致密的纤维素层结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固体碳源的释放速率,使污水中碳源长期稳定、充足;此外,固体碳源由多种物质制成,可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不同功能所需,使碳源几乎能被不同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大大提高了碳源的利用率。将碳源原材料粉碎至200-300目并将固体碳源制成粒度为10-15mm的颗粒,固体碳源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同时其释放速率适中,便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保障污水中碳源长期稳定、充足。在污水处理中,将固体碳源放置于缺氧池中,固体碳源的消耗量仅为0.7-0.9g/m3,固体碳源利用率高,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污水处理中,污水进入厌氧池前先经预脱硝池,并且将污泥池中的部分活性污泥先经调节池回流至预脱硝池,在缺氧条件下充分去除回流活性污泥中的硝酸盐。然后污水再流至厌氧池,从而使活性污泥在厌氧池中释放磷的效率大大提高,强化了生化系统的除磷效果。经厌氧池处理的污水及由好氧池回流的污水进入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好氧池回流的污水所带入的大量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好氧池中设有悬浮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经过曝气的污水以一定的速度流经池内填料,通过与生物膜的不断接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以污水中氧气和污染物为能量源进行增值代谢,污水中污染物以CO2和H2O的形式被代谢掉,从而污水得到净化。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作用实现泥水分离,沉淀池中的上清液进入消毒池中经微波紫外消毒后达标排放;沉淀池中底部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调节池,再利用提升泵调入预脱硝池进行脱氮,剩余活性污泥则转移至污泥干化场,通过污泥回流方式可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浓度及污泥龄。污水从流入预脱硝池到流出沉淀池仅需2_5h即可使出水的总氮含量≤10mg/L,总磷含量< 0.5mg/L,脱氮脱磷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后经制粒及烧制工艺制成: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所述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的粒度均为200‑300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后经制粒及烧制工艺制成: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所述稻壳粉末、玉米芯粉末、秸杆粉末、稻草粉末和米糠的粒度均为200-300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秸杆粉末6-8份,米糠3-5份,稻草粉末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秸杆粉末6份,米糠3份,稻草粉末1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碳源的粒度为10-15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分别称取用于制作固体碳源的各物质和水并混合均匀,所述水的质量为各物质总质量的35-45%,得混合物; 52、将混合物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并初步干燥,得料球;干燥温度为70-80°C,干燥时间为 50-70min ; 53、将料球放入105-110°C的烤箱中,烘烤1.5-2.5h,得生料球; 54、将生料球置于300-500°C的旋转窑中预热30min,然后将旋转窑的温度逐渐升至1100-1200°C,升温速度为20-35°C;接着停止对旋转窑加热,待旋转窑的温度降至1000°C时将颗粒取出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廷权李文生黄雪森李健驰黄金秀常金增周洪昌周岗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合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