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642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28
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截留罩和导流斜板,截留罩由两块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截留板构成,截留罩的下端敞口,截留罩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管,两块截留板的外侧均分布有导流斜板,同一侧的导流斜板平行间隔排布,每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该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两侧的导流斜板整体与截留罩连接在一起,每一侧导流斜板的下端与该侧截留板之间设置有升流缝。该装置尤其使较小的污泥颗粒得到有效沉淀和截留,重新返回至反应槽,减少了出水中悬浮物浓度,提高了出水水质,降低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流失,维持生物量,增强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对气相、液体和固相进行分离的三相分离器,属于气固液三相分离

技术介绍
三相分离器是升流式厌氧反应(UASB)中的重要装置,用于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沼气)、固体(颗粒污泥)和液体(泥水混合液)进行有效分离,通常设置于反应器的上部。要处理的污水从反应器底部流入与其内污泥层中与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的较稀薄的污水混合物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并排出。目前对三相分离器的改进技术都是集中在如何提高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上,如中国专利文献CN2220468公开的《多级组装式三相分离器》,CN203170110 U公开的《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沉淀器》,CN2626989公开的《三相分离装置》等。CN1406879A公开的三相分离器则是由多层垂直交错排列的倒角形挡板。但是受到进水水质特征与运行管理的影响,反应器中的厌氧颗粒污泥特性会受到破坏或解体,导致污泥层悬浮污泥的含量明显增加,加上水量波动对系统的冲击和产生沼气造成的扰动,使得颗粒较小、不易沉淀的悬浮污泥随出水流失,出水中悬浮物浓度加大,影响其达标排放或增加后续处理工艺的难度。现有的三相分离器对于较小颗粒和不易沉淀的悬浮污泥基本没有截留分离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分离截留较小颗粒和不易沉淀的悬浮污泥的分离器,使气固液三相更好的得到分离,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气固液的现有三相分离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分离截留较小颗粒和不易沉淀悬浮污泥的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本技术的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该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截留罩和导流斜板,截留罩由两块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截留板构成,截留罩的下端敞口,截留罩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管,两块截留板的外侧均分布有导流斜板,同一侧的导流斜板平行间隔排布,每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该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导流斜板的水平倾角为45° -60°,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两侧的导流斜板整体与截留罩连接在一起,每一侧导流斜板的下端与该侧截留板之间设置有升流缝,两侧最上一块导流斜板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并且位于截留罩的上方,与截留罩之间形成缝隙。截留罩的顶部夹角为100° -150°。相邻导流斜板的间距为90mm—120mm。上述装置安装在厌氧反应装置的内上部,截留罩两侧的最下一个导流斜板的上端与厌氧反应槽的内壁连接,其余导流斜板的上端与厌氧反应槽的内壁之间均留有缝隙。气固液向上运行时,较大的污泥颗粒受截留罩以及两侧最下层导流斜板的阻挡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气泡则自动向上富集至集气管排出,泥水混合液折返后沿导流斜板与截留罩之间的缝隙以及相邻导流斜板的间隙向上运行,较小污泥颗粒随液流在各处缝隙中爬升过程中下落并被下方的导流斜板捕捉,当捕捉的颗粒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下滑。本技术整体性强,安装方便,在截留罩的两侧增设平行排布的导流斜板,使得气固液分离彻底,尤其使较小的污泥颗粒得到有效沉淀和截留,重新返回至反应槽,减少了出水中悬浮物浓度,提高了出水水质,降低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流失,维持生物量,增强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厌氧反应槽,2、截留罩,3、导流斜板,4、三相分离器,5、连接杆,6、连接片,7、集气管,8、升流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截留罩2和在截留罩2两侧排布的导流斜板3。截留罩2由两块截留板焊接而成,两块截留板的上端焊接在一起,下端敞口,比较理想地,两块截留板的顶部夹角(也就是截留罩2的顶部夹角)为100° -150°。截留罩2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管7。在两块截留板的外侧均分布有导流斜板3,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平行间隔排布,相邻导流斜板的间隔间距比较理想地为90mm-120mm。每一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该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左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左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右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右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导流斜板的水平倾角为45° -60°。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均通过连接杆5连接在一起,两侧的导流斜板整体与截留罩2通过连接片6连接在一起。每一块导流斜板3的下端与该侧截留板之间设置有升流缝8,并且各处升流缝8的大小是一致的。左右两侧最上一块导流斜板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形成V形分流堰,并且连接处在截留罩2顶端的上方,与截留罩2之间形成分流缝隙。截留板和导流斜板2可以选择各种材料,如塑料板(PVC、聚丙烯等)、水泥板、木质板、玻璃钢板等。上述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将上述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整体安装在厌氧反应槽I的内上部,使截留罩2两侧的最下一个导流斜板的上端与厌氧反应槽I的内壁连接,其余导流斜板的上端与厌氧反应槽I的内壁之间均留有缝隙。废水在厌氧反应槽I内反应,产生气固液混合体并在厌氧反应槽I内向上运行。当运行至截留罩2下方时,受截留罩2的两块截留板以及两侧最下层导流斜板的阻挡,较大的污泥颗粒受重力作用向下沉降,气泡则自动向上富集至集气管7排出。泥水混合液折返后沿两侧最下层的导流斜板与截留罩2两侧的缝隙向上运行,继而沿导流斜板与该侧截留板之间的升流缝8以及相邻导流斜板之间的缝隙继续向上运行。悬浮的较小污泥颗粒随液流在各处缝隙中爬升过程中,因密度较大开始下落,与液流背道而行,下落一定距离后即被下方的导流斜板捕捉,当导流斜板上捕捉的颗粒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下滑,最终重新返回至厌氧反应槽I的下部,重新参与反应,这样便达到分离各种颗粒的目的。泥水混合液则继续向上运行,经厌氧反应槽I上部的沉淀区沉淀过滤,排出清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截留罩和导流斜板,其特征是:截留罩由两块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截留板构成,截留罩的下端敞口,截留罩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管,两块截留板的外侧均分布有导流斜板,同一侧的导流斜板平行间隔排布,每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该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导流斜板的水平倾角为45°‑60°,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两侧的导流斜板整体与截留罩连接在一起,每一侧导流斜板的下端与该侧截留板之间设置有升流缝,两侧最上一块导流斜板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并且位于截留罩的上方,与截留罩之间形成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固液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截留罩和导流斜板,其特征是:截留罩由两块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截留板构成,截留罩的下端敞口,截留罩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管,两块截留板的外侧均分布有导流斜板,同一侧的导流斜板平行间隔排布,每侧导流斜板的倾斜方向与该侧截留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导流斜板的水平倾角为45° -60°,同一侧的各个导流斜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两侧的导流斜板整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