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回收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再生滚筒,再生滚筒的正下方设置用于对碎石、矿粉、沥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再生滚筒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的进料相对应布置;混合搅拌机的侧上方设置用于向混合搅拌机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投料机构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与混合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上述结构的系统中,混合搅拌机构与再生滚筒之间不需要设置对回收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输送的再生料溜道管道以及导热油加热、保温装置,减少整个生产系统的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了再生料溜道管道磨损的维护保养以及再生料粘料问题,另外也大大减小了再生楼的高度,减轻系统的安装难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浙青混凝土由碎石、矿粉、浙青混合构成,是一种常用的路面铺设材料。路面在进行铺设施工、养护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旧浙青混凝土,这些废旧浙青混凝土需被再利用。目前,用于生产浙青混凝土的系统结构是在一楼层的上、下位置处分别设置碎石、矿粉、浙青的投料机构以及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习惯将该设置投料机构的楼层称为原生楼。而对于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利用则是在原生楼的旁侧设置再生楼,再生楼上安装有对废旧浙青混凝土进行加热融化回收的再生滚筒,再生滚筒的出料口通过再生料溜道管道与混合搅拌的入料口相连通连接,从而实现对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回收利用。这种实施方式中,需防止经再生滚筒加热融化回收的浙青混凝土在再生料溜道管道内输送时发生冷却凝结,因此需要在再生料溜道管道的管壁上设置复杂的导热油加热、保温装置,造成废旧浙青混凝土回收装置的成本高。另外,经再生滚筒加热融化回收的浙青混凝土的粘度较大,为了使浙青混凝土顺畅的流入混合料搅拌机,要求再生料溜道管道设置较大倾斜角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再生料溜道管道的长度,引起再生楼高度增加,使得设备的安装难度加大。同时,再生料溜道管道长度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磨损,使的环绕于再生料溜道管道外周壁的导热油流出,因此维护保养的难度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溜道管壁的外侧不需要设置导热油加热、保温装置,整个用于支撑安装系统的楼层高度低,减小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的制造成本和便于维护。本技术的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回收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再生滚筒,再生滚筒的正下方设置用于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再生滚筒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的进料相对应布置;混合搅拌机的侧上方设置用于向混合搅拌机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投料机构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与混合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作为优选,投料机构包括对碎石进行筛分的振动筛,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不同规格碎石分别进行储存的骨料储存仓,骨料储存仓的下方设置对骨料进行计量的骨料计量装置,骨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与混合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再生滚筒与混合搅拌机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临时储存回收的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再生料暂存仓和以及对回收的废旧浙青混凝土进行计量测量的再生料计量仓,所述的再生料计量仓位于再生料暂存仓的正下侧。该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还包括用于储放浙青的浙青罐,该浙青罐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入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浙青的输送泵和对浙青进行计量的浙青计量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用于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设置在再生滚筒的正下方,向混合搅拌机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设置在混合搅拌机的侧上方,这样混合搅拌机构与再生滚筒之间不需要设置对回收废旧浙青混凝土进行输送的再生料溜道管道以及导热油加热、保温装置,减少整个生产系统的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了再生料溜道管道磨损的维护保养以及再生料粘料问题,另外也大大减小了原料楼的高度,减轻系统的安装难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回收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再生滚筒21,再生滚筒21的正下方设置用于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22,再生滚筒21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22的进料相对应布置;混合搅拌机22的侧上方设置用于向混合搅拌机21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11,投料机构11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31与混合搅拌机21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再生滚筒21、混合搅拌机22安装在再生楼20上,投料机构11安装在原生楼10上,原生楼10与再生楼20之间设置碎石溜道管道31。将用于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22设置在再生滚筒21的正下方,向混合搅拌机22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11设置在混合搅拌机22的侧上方,这样混合搅拌机构22与再生滚筒21之间不需要设置对回收废旧浙青混凝土进行输送的再生料溜道管道以及导热油加热、保温装置,减少整个生产系统的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了再生料溜道管道磨损的维护保养以及再生料粘料问题,另外也大大减小了原生楼10的高度,减轻系统的安装难度。并且,投料机构11与混合搅拌机21的碎石溜道管道31在发生磨损后,维修保养也极为容易。进一步的方案为:投料机构11包括对碎石进行筛分的振动筛,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不同规格碎石分别进行储存的骨料储存仓,骨料储存仓的下方设置对骨料进行计量的骨料计量装置,骨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31与混合搅拌机22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再生滚筒21与混合搅拌机2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临时储存回收的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再生料暂存仓23和以及对回收的废旧浙青混凝土进行计量测量的再生料计量仓24,所述的再生料计量仓24位于再生料暂存仓23的正下侧。该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还包括用于储放浙青的浙青罐,该浙青罐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入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浙青的输送泵和对浙青进行计量的浙青计量装置。当然这里投料机构11还包括对矿粉进行计量的粉料计量装置,以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总之,本技术有效减小整个浙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制造成本,便于维修护养操作简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热回收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再生滚筒(21),再生滚筒(21)的正下方设置用于对碎石、矿粉、沥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22),再生滚筒(21)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22)的进料相对应布置;混合搅拌机(22)的侧上方设置用于向混合搅拌机(21)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11),投料机构(11)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31)与混合搅拌机(21)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热回收废旧浙青混凝土的再生滚筒(21),再生滚筒(21)的正下方设置用于对碎石、矿粉、浙青进行混合的混合搅拌机(22),再生滚筒(21)出料口与混合搅拌机(22)的进料相对应布置;混合搅拌机(22)的侧上方设置用于向混合搅拌机(21)进行投至碎石物料的投料机构(11),投料机构(11)的出料口通过碎石溜道管道(31)与混合搅拌机(21)的进料口相连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浙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投料机构(11)包括对碎石进行筛分的振动筛,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不同规格碎石分别进行储存的骨料储存仓,骨料储存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昕,李金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