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林江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63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属沥青加工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倾斜式底架(1),带轴流风机的燃烧器(4),带进料口和出料口(11)的外筒(10)、部分置于外筒内带进料口(17)和卸料口(18)的内滚筒(14),驱动传动装置(15),置于内滚筒上与驱动传动装置(15)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13),置于内滚筒内壁上的翻料叶片组(19)、外壁上的搅拌叶桨组(20)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集逆流式干燥、顺序加料与连续式强制搅拌于一体,能同时实现新料加热、烘干并与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废沥青再生剂及粉料混合、搅拌工序,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废旧料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属沥青加工设备的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如按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5-20年计,全国每年需翻修的沥青路面以10%计,则十年以后仅高级、次高级沥青路面就有5万多公里需进行大、中修,每年所产生的废旧沥青料将超过1500万吨。这些为数巨大的废旧沥青料翻挖出来后,若不进行再生利用而白白地废弃掉,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推广和应用废旧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及设备是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准则,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途径组织生产的重要举措。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达到经济与资源环境“双赢”的目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在加热、搅拌过程中,其配比精度决定了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现有的连续式滚筒拌合设备,主要为单滚筒结构,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局限性,加入的旧沥青混合料直接接触燃烧器的明火,使得旧料加热不均匀,且旧料中沥青成分易在高温状态下局部老化,从而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连续完成新料加热、烘干并与旧沥青混合料混合、搅拌工序,形成级配良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本技术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包括底架,置于底架上的燃烧器,带加料口和出料口的外筒,部分置于外筒内并与外筒有同轴度要求的内滚筒,分别置于内滚筒两端的进料口和卸料口,其特征在于底架为倾斜式,底架上还设有驱动传动装置,所述内滚筒上设有与驱动传动装置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所述内滚筒的内壁上设有翻料叶片组,外壁上设有搅拌叶桨组。工作时,内滚筒在驱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新骨料从进料口进入内滚筒内,由燃烧器对新骨料进行烘干加热,通过翻料叶片组将加热到一定工作温度的新骨料从内滚筒的卸料口卸到内滚筒与外筒之间的夹层中,与夹层中的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废沥青再生剂、粉料等在搅拌叶桨组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混合、强制搅拌后从外筒的出料口出料,即成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底架上还可设有导轨,燃烧器可置于导轨内的小车上,通过小车在导轨内的移动,可调整燃烧器的火焰在内滚筒内的位置。所述外筒上的加料口可包括旧沥青混合料进料口,带新沥青喷洒槽的废沥青再生剂进料口,粉料进料口等。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还可设有耐磨衬板,以提高外筒的使用寿命。所述外筒的出料口上还可设有热电偶测温装置,不仅降低成本、控制方便,而且直接保证成品出料的温度。所述内滚筒的两侧还可设有支承滚圈,底架上设有与支承滚圈配套的托轮组,以提高内滚筒的运转平稳性。本技术设计合理,集逆流式干燥、顺序加料与连续式强制搅拌于一体,能同时实现新料加热、烘干并与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废沥青再生剂及粉料混合、搅拌工序,形成级配良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废旧料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更主要的是在旧料加热过程中避免了明火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沥青成分的老化,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同时,内滚筒用一组驱动传动装置在物料集中的一侧驱动,其受力更为合理。与驱动传动装置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因链圈同时啮合的齿数多,使单个链齿受力相对较小,且其制造成本大大低于齿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面结构半剖视图。图中1为底架,2为导轨,3为小车,4为燃烧器,5为内滚筒上的支承滚圈,6为沥青喷洒槽,7、8、9分别为旧沥青混合料、废沥青再生剂、粉料的进料口,10为外筒,11成品为出料口,12为热电偶测温装置,13为可拆分式链圈,14为内滚筒,15为驱动传动装置,16为与支承滚圈配套的托轮组,17为内滚筒上的新骨料进料口,18为内滚筒上的卸料口,19为翻料叶片组,20为搅拌叶桨组,21为耐磨衬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由倾斜式底架1,置于底架1上的托轮组16、带小车3的导轨2、带轴流风机的燃烧器4,带旧沥青混合料进料口7、新沥青喷洒槽6、废沥青再生剂进料口8、粉料进料口9、出料口11、热电偶测温装置12的外筒10、部分置于外筒10内并与外筒有同轴度要求的内滚筒14,由电动机、减速器、马鞍式链条等组成的驱动传动装置15,分别置于内滚筒14两端的进料口17和卸料口18,置于内滚筒14上与驱动传动装置15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13、与托轮组16配套的支承滚圈5,置于内滚筒14内壁上的翻料叶片组19、外壁上的搅拌叶桨组20,置于外筒10内壁上的耐磨衬板21等构成。底架1可根据用户使用需要选择固定式或可搬移式,移动式,并使底架连同内、外滚筒向燃烧器方向形成一个倾斜角,以利于冷骨料在烘干加热的同时,通过翻料叶片组向卸料口移送。工作时,通过连续冷料配料机构及输料系统,将由各级配粒径的石料等组成的冷骨料输送到新骨料进料口17,进入内滚筒14,内滚筒14左端的燃烧器4将冷骨料加热烘干,在冷骨料烘干的过程中,外筒7固定,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减速器、马鞍式链条传动可拆分式链圈13,使内滚筒14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内滚筒14内壁布置的翻料叶片组19不断翻滚冷骨料,形成料帘,并将冷骨料向左输送,从而迅速烘干并加热冷骨料到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成热骨料;通过内滚筒14左端的斜形卸料口18,将热骨料卸到内滚筒14与外筒10的夹层中。同时,将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废沥青再生剂、粉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分别由加料口7、6、8、9按序输送入内滚筒14与外筒10的夹层中。内、外滚筒之间的夹层空间相当于搅拌器,在这里冷的旧沥青混合料一方面接受热骨料的热量,另一方面接受内滚筒14外壁上的辐射热,并在较短时间内,冷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加热到所需要的工作温度,同时,热骨料、旧沥青混合料、新沥青、废沥青再生剂、粉料在安装于内滚筒14外壁上的搅拌叶桨组20的作用下经长时间强制搅拌,使各组分均匀混合,形成性能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拌合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从外滚筒的出料口11出料,通过提升机构到达贮料仓储存。权利要求1.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包括底架(1),置于底架(1)上的燃烧器(4),带加料口和出料口(11)的外筒(10),部分置于外筒(10)内并与外筒有同轴度要求的内滚筒(14),分别置于内滚筒(14)两端的进料口(17)和卸料口(18),其特征在于底架(1)为倾斜式,底架(1)上还设有驱动传动装置(15),所述内滚筒上设有与驱动传动装置(15)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13),所述内滚筒的内壁上设有翻料叶片组(19),外壁上设有搅拌叶桨组(2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还设有导轨(2),燃烧器(4)置于导轨(2)内的小车(3)上。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的加料口包括旧沥青混合料进料口(7),带新沥青喷洒槽(6)的废沥青再生剂进料口(8),粉料进料口(9)。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还设有耐磨衬板(21)。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出料口(11)上还设有热电偶测温装置(12)。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包括底架(1),置于底架(1)上的燃烧器(4),带加料口和出料口(11)的外筒(10),部分置于外筒(10)内并与外筒有同轴度要求的内滚筒(14),分别置于内滚筒(14)两端的进料口(17)和卸料口(18),其特征在于底架(1)为倾斜式,底架(1)上还设有驱动传动装置(15),所述内滚筒上设有与驱动传动装置(15)连接传动的可拆分式链圈(13),所述内滚筒的内壁上设有翻料叶片组(19),外壁上设有搅拌叶桨组(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杨林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