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38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的一种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具有倾斜的滚筒支架、滚圈、滚筒、滚筒驱动装置,滚圈套装在滚筒上并由滚筒支架上的滚轮支撑,滚筒的较低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下部的滚筒上设有出料口,滚筒的另一端设有进料口,滚筒上设有烟风出口,其中:位于进料口端的滚筒内套装有内筛分筒,内筛分筒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筛分筒的外周壁由筛分网构成,内筛分筒的内侧端部封堵有环形滤网,所述进料口与内筛分筒相连通,位于出口端燃烧器下方的滚筒内设有沥青喷管。具有结构紧凑合理,热交换效率高,废旧沥青混合料不需经过二次破碎,对块状废旧沥青混合料可直接进行加热再生,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可直接利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再生 加热拌和滚筒。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是道路的主要类型,约占道路路面的70-80%,随着路面沥青 的逐渐老化,黏结力和强度逐渐下降,最终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 轨迹,波浪,裂缝,坑槽,飞散等现象,不能满足汽车安全,舒适,经济, 快捷,行驶的要求时,就要对路面进行翻修或改建。在沥青路面的翻修和 改建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其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包含有碎石,砂 以及3-4%左右的老化沥青,要是把它不再利用直接废弃,不仅造成资源的 浪费,还会成为地下水污染源。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现有技术一般 是先采用铣刨机将沥青路面铣刨成粒状和块状,再将粒状或块状废旧沥青 混合料破碎成小颗粒后才能由再生配套设备再生利用,这种沥青路面再生 方式,由于经过破碎成粒状,成本较高,且原有级配被破坏,粉状物增加, 部分骨料粒径减小,从而不得不进行筛分分级后再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合理,热交换效率高,废旧沥青混合料不需经过二次破碎,可对块状废旧 沥青混合料直接进行加热再生,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可直接利用的沥青混 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沥青混合料再生 加热拌和滚筒具有倾斜的滚筒支架、滚圈、滚筒、滚筒驱动装置,滚圈套 装在滚筒上并由滚筒支架上的滚轮支撑,滚筒驱动装置与滚圈配合驱动, 滚筒的较低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下部的滚筒上设有出料口,滚筒的另一 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部的滚筒上设有烟风出口,滚筒内壁上设有搅拌 叶片,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料口端的滚筒内套装有内筛分筒,内筛分筒与 滚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筛分筒的外周壁由筛分网构成,内筛分筒的内侧端 部封堵有环形滤网,所述进料口与内筛分筒相连通,位于出口端燃烧器下方的滚筒内设有沥青喷管。所述内筛分筒的筛分网从外到内由三级筛分网构成,最外侧的一级筛 分网的孔径为80mmX80mm 110mmX110mm,中部的二级筛分网的孔径为 60mmX60mm 80mmX80mm,末端的三级筛分网的孔径为40mmX 40mm 60mm X60mm。所述一级筛分网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设置有齿形提料叶片和螺旋阻 料叶片,所述二级筛分网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多排拨料柱,多排 拨料柱的端部伸入到内筛分筒内,二级筛分网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设置 有齿形提料叶片;所述三级筛分网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多排拨料 柱,多排拨料柱的端部伸入到内筛分筒内,三级筛分网对应的滚筒低端的 内壁上环绕设置齿形提料叶片。所述燃烧器火焰区的外周设有遮焰弧形板。所述滚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箱,位于出料箱的下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滚筒的烟风出口连接有回烧风管,回烧风管的出口与燃烧器的进风口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在 位于进料口端的滚筒内固定套装有内筛分筒,内筛分筒的外周壁由筛分网 构成,内筛分筒的内侧端部封堵有环形滤网,进料口与内筛分筒相连通。 在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时,不需经过二次破碎,可直接将块状的废旧沥 青混合料直接加入到内筛分筒内,内筛分筒随着外部的滚筒一起转动,燃 烧器在加热时,使废旧沥青混合料逐步软化、分离,内筛分筒外周壁的筛 分网将大小块状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分离,较小废旧沥青混合料通过筛分 网落入滚筒内部,废旧沥青混合料在这种蒸闷加热方式下,废旧沥青混合 料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位于滚筒的上部位置,使受热更均匀,热交换效率高,基本保持了原混合料的性质,避免由过热引起的沥青老化问题;位于出口端的滚筒内设有沥青喷管,可根据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通过沥青 喷管喷入沥青进行混合,使再生的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达到规范要求。 内筛分筒的筛分网从外到内由三级筛分网构成,使分离出的较小的废旧沥 青混合料即时从内筛分筒内分离,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及滚筒的产率。滚 筒内壁设置有齿形提料叶片、螺旋阻料叶片和拨料柱,将从内筛分筒内分 离出的较大颗粒提升,同时阻挡较小颗粒前进,延长加热、破碎时间,拨 料柱同时对滚筒和内筛分筒内的较大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撞击破碎,提高 了加热分离效率。该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改变了小规模、低能率、 小量生产的生产模式,能够进行大批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连续再生,废旧 料不需经过二次破碎,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骨材的破损率,因此不需添加新材料,使废旧料的再生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再生后能直接用于二级以下公路和停车场等场地的施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的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具有由前支腿33、后支 腿28支撑形成的倾斜的滚筒支架32,滚筒3外层包裹有保温层31,滚筒3 通过套装其外部的两个滚圈8及与滚圈8相配合的滚轮设置在滚筒支架32 上,位于滚筒支架上的滚筒前驱动装置34和滚筒后驱动装置29驱动滚筒8 转动,从而带动滚筒一起转动。进料口 l位于滚筒3较高的一端,进料口 1 上部位置的滚筒上设有烟风出口 4,滚筒较低端设有燃烧器20。位于进料 口端的滚筒内套装有内筛分筒2,内筛分筒2与滚筒3固定连接,内筛分筒 的外周壁由筛分网构成,内筛分筒的内侧端部封堵有环形滤网15,进料口 l与内筛分筒2相连通,内筛分筒的筛分网从外到内由三级筛分网构成,最 外侧的一级筛分网6的孔径为80mmX80mn或90mmX90mm或110mmX 110mm,中部的二级筛分网11的孔径为60mmX60mm或70mmX70mm或80腿 X80mm,末端的三级筛分网14的孔径为40mmX40mm或50mmX 50mm或60mm X60mm。在一级筛分网6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设置有齿形提料叶片7和 螺旋阻料叶片9,齿形提料叶片7具有齿形的边缘,在搅拌过程中可对废旧 沥青混合料进行破碎,齿形提料叶片可在滚筒内设置多排,如图示齿形提 料叶片12、 16,螺旋阻料叶片9在滚筒3轴向方向具有螺旋的叶片,可以阻挡滚筒内较小颗粒的沥青混合料向前移动速度,延长了加热时间。二级筛分网11和三级筛分网14对应的滚筒内壁上环绕固定有多排拨料柱10, 拨料柱10的端部伸入到内筛分筒内,拨料柱10在随滚筒的转动过程中可 同时对滚筒内的较小的颗粒以及内筛分筒内未完全分离的废旧沥青混合料 进行破碎。内筛分筒2的内侧端部设有内筒检修门30。位于滚筒在中后部 的滚筒内壁上分别环绕设置有倾斜展料叶片17和水平展料叶片18。位于滚 筒低端的燃烧器20的火焰区的外周设有遮焰弧形板21,遮焰弧形板21对 火焰进行遮挡,避免了沥青再生料落入火焰区使沥青因高温老化。位于出 口端燃烧器下方的滚筒内设有沥青喷管22,对分离成较小颗粒的废旧沥青 混合料补充沥青,使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达到标准要求。滚筒前端的烟风 出口 4连接有回烧风管5,回烧风管5的出口与燃烧器20的进风口相连通, 当废旧沥青混合料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烟风出口 4使滚筒内产生压差,热 空气通过滚筒内,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不断加热,实现连续生产,同时,由 于加热而产生的沥青烟通过回烧风管5而进入燃烧器20的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合料再生加热拌和滚筒,具有倾斜的滚筒支架、滚圈、滚筒、滚筒驱动装置,滚圈套装在滚筒上并由滚筒支架上的滚轮支撑,滚筒驱动装置与滚圈配合驱动,滚筒的较低端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下部的滚筒上设有出料口,滚筒的另一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部的滚筒上设有烟风出口,滚筒内壁上设有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料口端的滚筒内套装有内筛分筒,内筛分筒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筛分筒的外周壁由筛分网构成,内筛分筒的内侧端部封堵有环形滤网,所述进料口与内筛分筒相连通,位于出口端燃烧器下方的滚筒内设有沥青喷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蔚张航彭长顺王旭朗牛润涛王召瑞闫树林王宏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陆德筑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