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包括柱状的药芯和圆筒状的释控膜,所述释控膜紧密地套在柱状药芯上,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所述药芯为非圆柱体,所述释控膜由0.1mm的医用橡胶制成,所述释控膜的内表面与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吻合,可以采取在宫内药物释放体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多个凹陷,另外,所述药物释放体可以长度不变,但直径更细,这样药物释放体总体上是由一束更细的药物释放体排列而成,最终药物失效时残留在药物释放体内部的药物会更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宫内药物释放体,特别涉及一种宫内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
技术介绍
一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给药,因而需要一次给药而效果长期保持的药物缓慢释放制剂。但一些情况下由于人体内环境的限制,药物缓慢释放制剂的体积不能过大,否则会无法或很困难放置到所需要的部位,体积过大也会引起不适感。例如子宫内放置的药物释放体,可用于抗生育、治疗某些妇科疾病,但由于子宫内体积有限,药物释放体的体积是有限制的,否则会引起不适,甚至损伤子宫壁。目前所使用的宫内药物释放体通常为圆柱体,即圆柱体的药芯I外套装有圆筒状释控膜2,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在不增大目前宫内药物释放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进而提高药物释放速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包括柱状的药芯和圆筒状的释控膜,所述释控膜紧密地套在药芯上,本专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因此,将所述药芯设计为非圆柱体,所述释控膜由0.1mm的医用橡胶制成,所述释控膜的内表面与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吻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可以是下述几种情形之一:以一圆柱体回转表面为基面,在该基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陷;以一圆柱体的底面不动,该圆柱体的顶面绕圆柱体的轴线旋转2~10圈后所形成的表面构成;由一五角星形状的平面沿垂直于该平面的一直线移动一个距离后所形成的表面构成,其中,移动的一个距离等于柱状药芯的长度。另外,所述药物释放体可以由一束长度不变,但直径更细的药物释放体组成,即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整个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该药物释放体由一束直径为整个宫内药物释放体直径的1/5至1/2的独立药物释放体组合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宫内药物缓释装置的有益效果是:(I)在不增加占据空间的条件下,增加了药物释控膜的表面积,进而增加了药物释放速度。 (2)药物释放体内部的药物距离释膜表面更近,更容易扩散释放出来,最终药物失效时残留在药物释放体内部的药物会更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圆柱体形状的宫内药物释放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宫内药物释放体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宫内药物释放体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宫内药物释放体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宫内药物释放体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与现有技术圆柱形释放体的释放速度曲线图;图7是一药物释放体T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在宫内药物释放体的基体形状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加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即释放面积),所采用的手段包括在药物释放体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凹陷和凸起,或通过加工使药物释放体的表面形成曲折面或利用药物释放体本身所具有的柔软性使药芯的表面在圆柱体回转面的基础上产生变形,这样在圆柱体基体不增大的情况下可形成比圆柱体表面更大的表面积;如果药芯无法形成弯曲等变形,则可以将药芯设计为由多个直径较小的棒状药芯构成,还可以通过在增加药芯长度的同时减小直径,然后,通过对药芯的旋转使药物释放体增大释放面积,药物更容易通过释控膜扩散释放出来,最终药物失效时残留在药物 释放体内部的药物会更少。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包括柱状的药芯I和圆筒状的释控膜2,所述释控膜2紧密地套在药芯I上,本专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因此,将所述药芯I设计为非圆柱体,由于,所述释控膜2由0.1_的医用橡胶制成,因此,将该释控膜2套装在药芯I后,所述释控膜2的内表面与所述药芯I的外表面的形状是相互吻合、紧贴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芯I的外表面的形状可以是下述几种情形之一:实施例1,以一圆柱体回转表面为基面,在该基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陷11,如图2所示。实施例2,以一圆柱体的底面不动,该圆柱体的顶面绕圆柱体的轴线旋转6圈后所形成的表面构成,如图3所示,该表面上具有一定螺旋线升角的螺旋形的凹槽13和凸起12。实施例3,由一五角星形状的平面15沿垂直于该平面15的一直线移动一个距离后所形成的表面构成,其中,移动的一个距离等于药芯I的长度,如图4所示,所述药芯I为一上下底均为一五角星的柱体。实施例4,所述药物释放体可以由一束长度不变,但直径更细的药物释放体组成,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整个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条件下,该药物释放体由一束直径为整个宫内药物释放体直径的1/5至1/2的独立药物释放体组合构成,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均是通过增大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了提高药物的释放速度,不增加其占据空间体积的条件下,增加了药物控释膜的表面积,进而增加了药物释放速度。同时,药物释放体内部药物由于距离控释膜更近,更容易扩散释放出来,最终药物失效时残留在药物释放体内部的药物会更少。对比例:药芯的配方是左炔诺孕酮:聚己内酯=50:50 ;或左炔诺孕酮:硅橡胶=50:50 ;释控膜由厚度为0.1mm的医用橡胶制成,释放体的直径为2.0毫米,长为2.5厘米,该药物释放体中药芯的形状如图1所示的圆柱形释放体,将其放置在如图7所示的T型支架的一个中空臂5内,该中空臂的内径为3.0毫米,长度为2.5厘米。实验例:与对比例不同之处是:该药物释放体中药芯的形状如图4所示,其释放体外接圆的直径为2.0毫米,长为2.5厘米,也是将其放置在如图7所示的T型支架的一个中空臂5内,该中空臂的内径为3.0毫米,长度为2.5厘米。图6示出了该实验例与对比例的药物释放速度曲线,可以得出,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得药物释放体在不增加占据空间体积的情况下,增加药物释放速度30%。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包括柱状的药芯和圆筒状的释控膜,所述释控膜紧密地套在药芯上,其特征在于,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所述药芯为非圆柱体,所述释控膜由0.1mm的医用橡胶制成,所述释控膜的内表面与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提高药物释放速度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包括柱状的药芯和圆筒状的释控膜,所述释控膜紧密地套在药芯上,其特征在于,在不增大以圆柱体为基体的宫内药物释放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宫内药物释放体的表面积,所述药芯为非圆柱体,所述释控膜由0.1mm的医用橡胶制成,所述释控膜的内表面与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芯的外表面的形状是:以一圆柱体回转表面为基面,在该基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内药物释放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范,张超,宋存先,孔德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