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释放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039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释放带,所述药物释放带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所述药物释放带由相互紧贴的基片和盖片构成,所述基片上形成有多个药泡,所述药物由所述基片和盖片密封在所述药泡内,所述药物释放带的释放端部的基片和盖片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和盖片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和盖片缠绕轮上,所述基片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中的突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药物释放带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结构简单,卡扣牢固,不易从狭缝中脱离,且安装简单,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并且由于卡扣结构不会造成缠绕直径变大,增大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药泡条带,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状药物的释放带。
技术介绍
哮喘、鼻炎等过敏类疾病经常使用吸入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将粉末或颗粒状药物设置于夹层结构的药泡条带中,通过外力将药泡条带刺破,然后经过吸入方式将药物吸入患者口鼻或肺部,以到达治疗的目的。CN 101084032 A和US 6792945 B2均公开有上述类型的药物释放带。其中,所述药物释放带由相互紧贴的基片和盖片构成,其中基片上形成有多个药泡,治疗哮喘或鼻炎的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由基片和盖片密封在药泡内。药物释放带的释放端部的基片和盖片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和盖片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和盖片缠绕轮上,通过基片缠绕轮和盖片缠绕轮的转动将基片和盖片逐渐分离,以使药泡内的药物露出,从而可以通过患者吸气的方式将露出的药物吸入患者的口鼻或肺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药物释放带的基片与基片缠绕轮上的狭缝配合的时候,必须借助外力或者器具将基片的末端折叠缠绕到缠绕轮的转轴上,以防止基片的末端从狭缝中滑脱,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由于折叠缠绕操作随机性很大,基片的末端容易从狭缝中脱落,而且装配过程复杂,无法标准化作业。另外,为了降低折叠缠绕到转轴上的基片的缠绕直径,现有技术需要将基片的末端切割成宽度渐窄的形状,增加的工序,但是,由于基片的末端始终都是要缠绕到转轴外侦牝使得基片的缠绕直径始终得不到降低,从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安装的药物释放带的长度受到了限制,降低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另外,手工或者器械缠绕基片的末端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物释放带,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药物释放带,所述药物释放带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所述药物释放带由相互紧贴的基片和盖片构成,所述基片上形成有多个药泡,所述药物由所述基片和盖片密封在所述药泡内,所述药物释放带的释放端部的基片和盖片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和盖片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和盖片缠绕轮上,其中,所述基片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中的突起部。优选地,所述基片缠绕轮的狭缝设置于基片缠绕轮的圆柱状空心转轴上,所述突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狭缝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的内径。优选地,如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释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药泡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突起部卡入所述狭缝中时,所述基片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的外表面。本技术的上述药物释放带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结构简单,卡扣牢固,不易从狭缝中脱离,且安装简单,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并且由于卡扣结构不会造成缠绕直径变大,增大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一种药物释放装置,其中可安装使用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药物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药物释放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1-3所示,其中显示的一种根据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药物释放带为一种可用于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的药泡条带,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哮喘类吸入粉末状药物的释放带。具体来说,图1显示的是一种药物释放装置,其中可安装使用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药物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其中去掉了图1的部分外部结构;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药物释放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可用于安装在图1所示的药物释放装置中,该药物释放装置的基本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通过
技术介绍
所提供的现有技术理解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的安装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从图2-3可见,本技术的药物释放带I可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10,所述药物释放带I由相互紧贴的基片11和盖片12构成,所述基片11上形成有多个药泡111,所述药物10由所述基片11和盖片12密封在所述药泡111内,所述药物释放带I的释放端部的基片11和盖片12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11和盖片12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和盖片缠绕轮30上。通过基片缠绕轮20和盖片缠绕轮30的转动可以将基片11和盖片12逐渐分离,以使药泡111内的药物10露出,从而可以通过患者吸气的方式将露出的药物10吸入患者的口鼻或肺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基片11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21中的突起部112,使用的时候可以很简单的将该突起部112卡入到狭缝21中,可以很容易加以安装,且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另外,上述突起部112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机械冲压方式进行加工,结果均一化好,避免了后续缠绕安装的随机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本技术所采用的上述突起卡扣结构安装更牢固,基片的末端不易从狭缝中脱离,而且由于省掉了缠绕过程,可以大大降低基片的缠绕直径,增大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设置于基片缠绕轮20的圆柱状空心转轴22上,所述突起部112的尺寸大于所述狭缝21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圆柱状空心转轴22,可以将基片11的末端的突起部112卡扣在圆柱状空心转轴22内部,从而增强了卡扣的牢固性。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112与所述药泡111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由于突起部112和药泡111的结构相同,因而形成突起部112的时候可以采用与冲压形成药泡111完全相同的模具来实现,减少的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112卡入所述狭缝21中时,所述基片11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外表面。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基片11卡入圆柱状空心转轴22之后,不会有额外的结构突出在圆柱状空心转轴22的外表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基片的缠绕直径,更加有利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安装设置更长的有效药物释放带,提高了药物释放带的利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上述药物释放带提供了可标准化加工的突起部,结构简单,卡扣牢固,不易从狭缝中脱离,且安装简单,不易在安装过程中引入污染,并且由于卡扣结构不会造成缠绕直径变大,增大了药物释放带的有效使用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释放带,所述药物释放带(1)用于定量释放粉末或颗粒状药物(10),所述药物释放带(1)由相互紧贴的基片(11)和盖片(12)构成,所述基片(11)上形成有多个药泡(111),所述药物(10)由所述基片(11)和盖片(12)密封在所述药泡(111)内,所述药物释放带(1)的释放端部的基片(11)和盖片(12)呈分离状结构,并且呈分离状结构的基片(11)和盖片(12)的末端分别缠绕到基片缠绕轮(20)的狭缝(21)和盖片缠绕轮(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1)的末端冲压形成有一个可卡扣到所述狭缝(21)中的突起部(1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辉张喜全顾红梅董平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