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模机构及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76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控制杆、动模控制杆、固定块、第一和第二活动块、第一和第二弹性件。固定块装于中间模并开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第一活动块横跨第一槽孔结构;第二活动块横跨第二槽孔结构;定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定模上,另一端穿置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一活动块并具有第一卡合阻挡部及第一带动部;第一活动块位于第一带动部及定模之间;动模控制杆一端固定于动模上,另一端穿置第二槽孔结构和第二活动块并具有第二卡合阻挡部及第二带动部;第一弹性件驱使第一活动块与第二卡合阻挡部卡合,第二弹性件驱使第二活动块与动模控制杆抵触,有效准确地控制开合模作动。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双分型面注塑模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合模机构及双分型面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合模机构及双分面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消费品,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加速了物质消费品的需求量,而塑胶制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塑胶制品大多数是由注塑模具所成型的,借助注塑模具能高效地成型出所需外形的塑胶制品,从而加速了注塑模具的发展步伐。而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就是诸多注塑模具中的一种,由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需要二次开模作动的,故能成型出结构比较复杂且质量比较高的塑胶制品,从而使得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正由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存在两次开合模动作,即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的开合模作动,故对第一分型面及第二分型面的有序开合要求很高,而现有的安装在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上的开合模装置是没法精准有效地控制开合模顺序的。因此,急需要一种能有效且精准地控制开合模顺序并具有结构简单的开合模机构及双分型面注塑模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且精准地控制开合模顺序并具有结构简单的开合模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且精准地控制开合模顺序并具有结构简单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合模机构,设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上,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定模、中间模及动模,所述定模及动模可相对所述中间模做开合模的移动。其中,本技术的开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控制杆、动模控制杆、固定块、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中间模并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块及第二活动块均沿交错于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移动的装配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定模控制杆及动模控制杆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布置,所述定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定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一活动块并具有第一卡合阻挡部及第一带动部,所述第一活动块沿开模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带动部及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动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动模上,所述动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和第二活动块并具有第二卡合阻挡部及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第二卡合阻挡部卡合而阻挡所述动模控制杆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二活动块朝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处移动而与所述第二带动部相互顶推;开模时,所述定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则所述定模控制杆通过所述第一带动部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脱离与第二卡合阻挡部的卡合而允许所述动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移动的所述动模驱使所述动模控制杆的第二带动部脱离与所述第二活动块的顶推而允许该第二活动块与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卡合。较佳地,所述定模控制杆及动模控制杆相互平行且彼此分开。较佳地,所述第一活动块及第二活动块的移动方向均与开模方向相垂直。较佳地,所述固定块沿交错于开模方向还开设有第三槽孔结构及第四槽孔结构,所述第三槽孔结构和第四槽孔结构均连通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块装配于所述第三槽孔结构并可于该第三槽孔结构内移动,所述第二活动块装配于所述第四槽孔结构并可于该第四槽孔结构内移动。较佳地,所述第三槽孔结构及第四槽孔结构相互平行且彼此分开。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三槽孔结构内并抵触于所述定模控制杆和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四槽孔结构内并抵触于所述动模控制杆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位于所述定模控制杆邻近所述动模控制杆的一侧处,所述第一带动部位于所述定模控制杆远离所述动模控制杆的一侧处;所述第二卡合阻挡部位于所述动模控制杆邻近所述定模控制杆的一侧处,所述第二带动部位于所述动模控制杆远离所述定模控制杆的一侧处。较佳地,所述第一带动部为一第一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斜面结构沿所述定模控制杆远离所述第一槽孔结构的移动方向朝靠近所述动模控制杆处倾斜。较佳地,所述第二带动部为第二斜面结构,所述第二斜面结构沿所述动模控制杆远离所述第二槽孔结构的移动方向朝远离所述定模控制杆处倾斜。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定模、中间模及动模,所述定模及动模可相对所述中间模做开合模的移动。其中,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还包括前述的开合模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动模控制杆、定模控制杆、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及固定块的配合,故在开模时,定模沿远离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使定模控制杆通过第一带动部带动第一活动块脱离与第二卡合阻挡部的卡合,此时才允许动模沿远离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移动的动模驱使动模控制杆的第二带动部脱离与第二活动块的顶推而允许该第二活动块与第一卡合阻挡部卡合,实现开模的目的;合模时,动模先沿靠近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移动的动模通过动模控制杆的第二带动部带动第二活动块脱离与第一卡合阻挡部的卡合,此时才允许定模控制杆沿伸入第一槽孔结构内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定模沿靠近中间模处移动,实现合模的目的;因此,本技术的开合模机构能有效且精准地确保安装有本技术的开合模机构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之开合模顺序,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过程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100依次包括定模20、中间模30及动模40,定模20及动模40可相对中间模30做开合模的移动,即在图2中,定模20可沿图2中的上下方向相对中间模30进行移动,动模40可沿图2中的上下方向相对中间模30进行移动,以满足双分型面的开合模的要求。其中,本技术的双分型面注塑模具100还包括开合模机构10,开合模机构10包括定模控制杆11、动模控制杆12、固定块13、第一活动块14、第二活动块15、第一弹性件16及第二弹性件17。固定块13安装在中间模30上,且固定块13沿双分型面注塑模具100的开模方向(即图2中由上至下的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结构131和第二槽孔结构132,较优的是,第一槽孔结构131和第二槽孔结构132是彼此分开的,以便于第一槽孔结构131及第二槽孔结构132的成型加工,当然,第一槽孔结构131及第二槽孔结构132也可部分重叠而相互连通的,但不以此为限;可选择的是,使第一槽孔结构131及第二槽孔结构133沿开模方向贯穿固定块13。第一活动块14及第二活动块15均沿交错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100的开模方向移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合模机构,设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上,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定模、中间模及动模,所述定模及动模可相对所述中间模做开合模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控制杆、动模控制杆、固定块、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中间模并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块及第二活动块均沿交错于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移动的装配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定模控制杆及动模控制杆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布置,所述定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定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一活动块并具有第一卡合阻挡部及第一带动部,所述第一活动块沿开模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带动部及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动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动模上,所述动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和第二活动块并具有第二卡合阻挡部及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第二卡合阻挡部卡合而阻挡所述动模控制杆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二活动块朝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处移动而与所述第二带动部相互顶推;开模时,所述定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则所述定模控制杆通过所述第一带动部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脱离与第二卡合阻挡部的卡合而允许所述动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移动的所述动模驱使所述动模控制杆的第二带动部脱离与所述第二活动块的顶推而允许该第二活动块与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模机构,设于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上,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定模、中间模及动模,所述定模及动模可相对所述中间模做开合模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控制杆、动模控制杆、固定块、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中间模并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块及第二活动块均沿交错于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移动的装配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活动块横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并可于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二槽孔结构之间移动,所述定模控制杆及动模控制杆沿所述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开模方向布置,所述定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定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和第一活动块并具有第一卡合阻挡部及第一带动部,所述第一活动块沿开模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带动部及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动模控制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动模上,所述动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置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和第二活动块并具有第二卡合阻挡部及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第二卡合阻挡部卡合而阻挡所述动模控制杆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块及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二活动块朝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处移动而与所述第二带动部相互顶推;开模时,所述定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则所述定模控制杆通过所述第一 带动部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脱离与第二卡合阻挡部的卡合而允许所述动模沿远离所述中间模的方向相对该中间模移动,移动的所述动模驱使所述动模控制杆的第二带动部脱离与所述第二活动块的顶推而允许该第二活动块与所述第一卡合阻挡部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君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