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客车副车架结构领域,技术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技术背景目前,国内运营的大部分客车后悬架大都是采用C形梁结构,传统C形梁结构应用于客车结构时所需要的纵向距离较大,占用较多的行李舱空间;左右两侧的空气弹簧间距较小,降低了整车的侧倾刚度;c形梁受力较为复杂在客车各行驶工况中既存在弯曲应力又存在扭转应力,所需截面尺寸较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的实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现根据我国客车结构形式提出一种新型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受力简单,重量轻,更适合承载式客车车身受力特点的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之间通过纵梁固定连接并且平行设置,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中部都为向下凹陷的U形部,所述U形部两端水平的向外侧延伸形成平直延伸部;纵梁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分别固定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后两端。或者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分别固定在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U形部底边的两端。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纵梁的中部设置局部加强板,所述局部加强板位于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之间通过纵梁固定连接并且平行设置,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中部都为向下凹陷的U形部,所述U形部两端水平的向外侧延伸形成平直延伸部;纵梁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分别固定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后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之间通过纵梁固定连接并且平行设置,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中部都为向下凹陷的U形部,所述U形部两端水平的向外侧延伸形成平直延伸部;纵梁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分别固定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后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中部设置局部加强板,所述局部加强板位于纵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局部加强板之间设置局部加强块,通过螺栓将局部加强板和局部加强块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所述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截面形状为口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平直部的外侧设置空气弹簧,相对于空气弹簧内侧设置减震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景新,袁正,张苹苹,李婷婷,刘玉,王童,白霜,陶士振,张师源,蔡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