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涉及发动机领域。其中,该润滑结构,包括:对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的定导轨,所述定导轨上设置一安装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润滑喷嘴,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该润滑结构通过将润滑喷嘴插设于定导轨上的安装孔内,并使润滑油从导油孔直接跟链条接触,进行润滑,节省了润滑喷嘴的布置空间,减少了特制喷油嘴、安装螺栓等零件数量,降低发动机成本;且该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可靠性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正时系统多采用链条传动,平衡轴也由链条机构进行驱动,链条系统比皮带驱动更加可靠,寿命更长,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更换。现在大部分链条系统采用在缸体前端或前盖油道处安装独立喷油嘴或通过飞溅进行润滑,成本高且润滑效果不好,容易加剧链条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及发动机,节省发动机润滑结构中润滑喷嘴的布置空间,减少零件数量,同时降低发动机成本;且加工工艺简单,可靠性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包括:对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的定导轨,所述定导轨上设置一安装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润滑喷嘴,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其中,所述定导轨包括对发动机平衡轴链条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槽和对发动机正时链条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其中,所述润滑喷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配合,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润滑喷嘴的第二端与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配合,置于所述缸体的主油道内;以及所述中心油道连通所述润滑喷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贯通。其中,所述润滑喷嘴与所述定导轨的安装孔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润滑喷嘴与所述定导轨的安装孔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所述平衡轴链条之间设置一第一导油孔;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所述正时链条之间设置一第二导油孔。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链条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中,通过将润滑喷嘴插设于定导轨上的安装孔内,并使润滑油从导油孔直接跟链条接触,进行润滑,节省了润滑喷嘴的布置空间,减少了特制喷油嘴、安装螺栓等零件数量,降低发动机成本;且该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的整体布局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装配有本技术实施例的润滑结构的发动机定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图2中定导轨沿A-A的剖视图;图4表示图2中定导轨沿C-C的剖视图;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的润滑喷嘴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链条润滑结构成本较高且润滑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中,通过将润滑喷嘴插设于定导轨上的安装孔内,并使润滑油从导油孔直接跟链条接触,进行润滑,节省了润滑喷嘴的布置空间,减少了特制喷油嘴、安装螺栓等零件数量,降低发动机成本;且该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可靠性强。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包括:对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的定导轨3,所述定导轨3上设置一安装孔4 ;插设于所述安装孔4内的润滑喷嘴5,所述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本技术是上述实施例中,发动机系统多采用链条传动,定导轨3对发动机的链条系统起导向作用,保证链条系统的正常传动;在所述定导轨3上不影响发动机链条正常工作的部位设置一安装孔4,该安装孔4用于安装润滑喷嘴5,该润滑喷嘴5插设于所述安装孔4内,且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与该定导轨导向的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润滑油从该导油孔流出,直接与发动机链条接触并进行润滑,节省了喷油嘴的布置空间,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如安装螺栓等),降低了发动机成本;且同时由于润滑油通过导油孔直接与链条接触,可对发动机链条起到冷却作用,提高了整机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定导轨3可以对多个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如发动机的平衡轴链条和发动机的正时链条共用一个定导轨;贯通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和发动机链条的导油孔也可以多个,可根据发动机链条的使用频率、需被润滑程度等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是指设置于所述润滑喷嘴5内部的油道,较佳的为设置于润滑喷嘴5中心的油道,但不仅限于此,其他设置于润滑喷嘴5内部,起到传输油等液体的作用的油道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均适用。较佳的,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定导轨3包括对发动机平衡轴链条2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槽D和对发动机正时链条I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槽F ;所述安装孔4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D和所述第二导向槽F之间。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减少零件数量,且同时到达较佳的润滑效果,发动机平衡轴链条2和发动机正时链条I共用一定导轨3,且定导轨2包括第一导向槽D和第二导向槽F,为了同时对发动机平衡轴链条2和发动机正时链条I进行润滑,安装孔4设置于第一导向槽D和第二导向槽F的连接处,该设计可使用一个润滑喷嘴5同时润滑两个发动机链条,减少了润滑喷嘴5的设置,降低了发动机成本;且该设计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可靠性强。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润滑喷嘴5的第一端B与所述安装孔4的形状配合,插设于所述安装孔4内;所述润滑喷嘴5的第二端A与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配合,置于所述缸体的主油道内;以及所述中心油道连通所述润滑喷嘴5的第一端B和第二端A,并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贯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润滑喷嘴5包括第一端B、第二端A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端B和第二端A的中心油道,为了使润滑喷嘴5的设置及使用不影响发动机链条的正常传动,不给发动机链条的传动增加阻力,润滑喷嘴5的第一端B须与安装孔4的形状配合,插设于所述安装孔4内;且润滑喷嘴5的第二端A在安装过程中直接连同定轨道3 —起压入对应的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安装方便,且使该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贯通,则主油道的油可直接进入中心油道,并通过导油孔对发动机链条直接接触并进行润滑,大大降低了链条的磨损,优化了链条系统的整体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置于缸体的主油道内的中心油道仅用于将主油道的油传输进中心油道,不用 于对链条进行润滑。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喷嘴5与所述定导轨3的安装孔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喷嘴5与所述定导轨3的安装孔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润滑喷嘴5直接集成在定导轨3上面,减少了特制喷油嘴、安装螺栓等零件的使用,优化了整机安装空间。同时为了保证其安装坚固性,可通过胶水粘合的方式将润滑喷嘴5和定导轨3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其他的能够将润滑喷嘴5和定导轨3固定连接的方式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均适用,例如卡合连接等,在此不--赘述。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与所述平衡轴链条2之间设置一第一导油孔G ;所述润滑喷嘴5的中心油道与所述正时链条I之间设置一第二导油孔M。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同时润滑平衡轴链条2和正时链条1,润滑喷嘴5上设置第一导油孔G和第二导油孔M,第一导油孔G设置于平衡轴链条2侧,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的定导轨,所述定导轨上设置一安装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润滑喷嘴,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发动机链条起导向作用的定导轨,所述定导轨上设置一安装孔; 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润滑喷嘴,所述润滑喷嘴的中心油道与发动机链条通过一导油孔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导轨包括对发动机平衡轴链条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槽和对发动机正时链条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槽; 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喷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配合,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润滑喷嘴的第二端与发动机的缸体的主油道配合,置于所述缸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延奇,曹海明,汪源,黄志玲,李贞,李果,兰燕杰,梁立峰,贺燕铭,马童立,田安民,李红强,周启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