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属于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液压油输出口、溢流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三油道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出口;所述第四油道上设有所述溢流口,所述第四油道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位置处安装有溢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集成控制阀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液压管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方便了检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
本技术属于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
技术介绍
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由于其液压举升器不仅运行平稳、噪音小,而且运动速度快,存取车时间短,工作可靠性高,因此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多个液压举升器,液压举升器均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站相连,液压站按液压举升器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使液压举升器带动载车板实现升降运动。液压站包括驱动用电动机、液压泵、油箱和液压控制阀。液压泵由电动机驱动,该液压泵的进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油箱连接,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举升器连接,其出油口与液压举升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设有液压控制阀。目前,在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中,将单向阀安装于液压泵的出口,一方面防止系统的压力冲击影响液压泵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在液压泵不工作时,防止系统的油液倒流经液压泵回油箱。采用溢流阀保证液压泵出口压力的恒定。由于在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中包含多个液压举升器,因此单向阀和溢流阀的数量较多,导致液压管路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以解决现有的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中液压管路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液压油输出口、溢流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和液压油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两侧,所述溢流口和液压油输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油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油道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油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油道内,所述单向阀的阀芯上设有使液压油由所述第二油道单向流入所述第一油道的第一内部油道;所述第三油道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出口 ;所述第四油道上设有所述溢流口,所述溢流口沿第四油道的径向设置,所述第四油道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位置处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四油道内,所述溢流阀的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四油道和溢流口的第二内部油道。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单向阀和溢流阀均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阀体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液压油输出口、溢流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油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油道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油道内,所述单向阀的阀芯上设有第一内部油道;所述第三油道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出口 ;所述第四油道上设有所述溢流口,所述溢流口沿第四油道的径向设置,所述第四油道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位置处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四油道内,所述溢流阀的阀芯上设有第二内部油道;通过将单向阀和溢流阀集成到同一阀体上,使得集成控制阀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液压管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方便了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液压油输入口,3、液压油输出口,4、溢流口,5、第一油道,51、第一堵头,6、第二油道,7、第三油道,71、第二堵头,8、第四油道,9、单向阀,91、第一内部油道,10、溢流阀,101、第二内部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I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 2、液压油输出口 3、溢流口 4、第一油道5、第二油道6、第三油道7和第四油道8,液压油输入口 2和液压油输出口 3位于第一油道5的两侧,溢流口 4和液压油输入口2位于第一油道5的同一侧;第一油道5的端部设有第一堵头51,第一油道5依次连通第二油道6、第三油道7和第四油道8,第二油道6靠近第一堵头51设置,第二油道6、第三油道7和第四油道8均与第一油道5垂直设置;第二油道6的一端连接液压油输入口 2、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9,单向阀9的阀芯滑动安装于第二油道6内,单向阀9的阀芯上设有使液压油由第二油道6单向流入第一油道5的第一内部油道91 ;第三油道7 —端与阀体I之间设有第二堵头71,另一端连接液压油输出口 3 ;第四油道8上设有溢流口 4,溢流口 4沿第四油道8的径向设置,第四油道8上位于溢流口 4位置处安装有溢流阀10,溢流阀10的阀芯滑动安装于第四油道8内,溢流阀10的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第四油道8和溢流口 4的第二内部油道101。单向阀9和溢流阀10均通过螺纹安装于阀体I上,拆卸安装方便,当然单向阀9和溢流阀10还可以通过焊接安装于阀体I上。使用时,液压泵输出的高压油从液压油输入口 2进入第二油道6,经单向阀9内部的第一内部油道91进入第一油道5,最后经第三油道7从液压油输出口 3输出,当液压泵输出高压油的压力超过溢流阀10的调定压力时,此时,溢流阀10开启,第四油道8和溢流口4连通,部分高压油经第二油道6、第四油道8和第二内部油道101,最后从溢流口 4回流至油箱,从而保证液压泵出口压力恒定。本技术提供的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通过将单向阀9和溢流阀10集成到同一阀体上,使得集成控制阀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液压管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方便了检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液压油输出口、溢流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和液压油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两侧,所述溢流口和液压油输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油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油道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油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油道内,所述单向阀的阀芯上设有使液压油由所述第二油道单向流入所述第一油道的第一内部油道;所述第三油道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出口;所述第四油道上设有所述溢流口,所述溢流口沿第四油道的径向设置,所述第四油道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位置处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四油道内,所述溢流阀的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四油道和溢流口的第二内部油道。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用集成控制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液压油输入口、液压油输出口、溢流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和液压油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两侧,所述溢流口和液压油输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道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油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油道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油道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油输入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博,李祥啟,姜明堂,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大洋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