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56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上夹板上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复合凸模包括气口成型凸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凸模,下模板由左至右依次开有气口刺破凹模、一次冲孔凹模、切边凹模、二次冲孔凹模、复合凹模、阀腿刺破凹模、阀腿成型凹模、边缘成型凹模、上阀腿定型凹模、切断成型凹模,复合凹模包括气口成型凹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凹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圆形浮阀的连续冲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浮阀,是浮阀塔板上的气相分散构件,其可以在塔板上浮动,随着气体流量的变化而改变其开启度。浮阀的型式很多,有圆形浮阀,还有条形的角阀等。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圆形浮阀。现有圆形浮阀的加工采用单工序、多步骤的方法和工艺来实现,其存在以下弊端和问题:1、投入设备多:因为每台冲床设备配合相应的模具只能进行I个工序的加工,对于圆形浮阀来讲,需要六道工序,因而相应的设备也需要六台;2、占用面积大:设备多势必占用较大的面积,目前土地稀缺、地价高涨,无疑增大了生产成本;3、投入人力多:设备多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增加了人力成本;4、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工序多,操作人员多,因而易造成产品的质量不稳定;5、维护成本高:设备多从而增大了维护成本;6、安全隐患高: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手工进行送料、放料,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投入的人力多,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安全隐患;7、生产效率低:采用单工序、多步骤的工艺,每天8小时生产数量约为8500个,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以解决现有圆形浮阀采用单工序、多步骤加工,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所述上夹板上固定有多个凸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所述复合凸模包括气口成型凸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凸模,所述下模板上开有多个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凹模、一次冲孔凹模、切边凹模、二次冲孔凹模、复合凹模、阀腿刺破凹模、阀腿成型凹模、边缘成型凹模、上阀腿定型凹模、切断成型凹模,所述复合凹模包括气口成型凹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凹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座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上模座的上端连接有上垫脚,所述上垫脚的上端连接有上托板,具有抗压减震、延长模具寿命的作用,且方便了架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的下端连接有下垫脚,从而方便排除废料。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误送检测销。本技术通过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配合一次冲孔凹模、切边凹模、二次冲孔凹模可冲压出圆形浮阀基本的外轮廓,只留下中间一小段的引导段,且引导段上冲压有引导孔,通过气口刺破凸模配合气口刺破凹模可将气口撕破,通过气口成型凸模配合气口成型凹模可使气口中间处折弯并向上凸起,形成气口,通过阀腿边缘成型凸模配合阀腿边缘成型凹模可使得阀腿边缘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阀腿刺破凸模配合阀腿刺破凹模可将各个阀腿与中间阀面的连接段撕破,通过阀腿成型凸模配合阀腿成型凹模可将各个阀腿折弯成型,上阀腿定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凹模的设置是由于上阀腿与中间阀面的连接段较宽,成型后会出现上翘的现象,通过上阀腿定型凸模配合上阀腿定型凹模对上阀腿再一次折弯冲压,可使上阀腿定型,通过边缘成型凸模配合边缘成型凹模可实现中间阀面的边缘上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切断成型凸模配合切断成型凹模可将相邻两个圆形浮阀的引导段切断,得到最终的产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投入设备少:通过采用本技术的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只需一台冲床和一台送料机即可完成加工;2、占地面积少:由于只需两台设备即可完成加工,大大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节约了成本;3、投入人力少:设备的减少节约了人力成本;4、产品质量稳定:通过采用本技术的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可实现连续稳定的生产,因此产品质量稳定、可靠;5、维护成本减少:设备的减少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6、安全隐患小:人力投入的减少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隐患;7、生产效率高:通过采用本技术的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I台冲床每天8小时生产数量可达到19200多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圆形浮阀的料带图。图中:1、上托板;2、上垫脚;3、盖板;4、上模座;5、上垫板;6、上夹板;7、止挡板;8、脱料板;9、下模板;10、下垫板;11、下模座;12、下垫脚;13、条料;14、气口刺破凹模;15、一次冲孔凹模;16、切边凹模;17、二次冲孔凹模;18、气口成型凹模;19、阀腿边缘成型凹模;20、阀腿刺破凹模;21、阀腿成型凹模;22、边缘成型凹模;23上阀腿定型凹模;24、切断成型凹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圆形浮阀的料带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模座4、上垫板5、上夹板6、止挡板7、脱料板8,上模上还设置有误送检测销,所述上模座4的上端连接有2块盖板3,且上模座4的上端连接有上垫脚5,所述上垫脚5的上端连接有上托板I,所述上垫板5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上夹板6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止挡板7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脱料板8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11、下垫板10、下模板9,所述下模板9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下垫块10为2块且水平并排布置,所述下模座11的下端连接有下垫脚12,所述上夹板6上固定有多个凸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所述复合凸模包括气口成型凸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凸模,所述下模板9上开有多个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凹模14、一次冲孔凹模15、切边凹模16、二次冲孔凹模17、复合凹模、阀腿刺破凹模20、阀腿成型凹模21、边缘成型凹模22、上阀腿定型凹模23、切断成型凹模24,所述复合凹模包括气口成型凹模18及阀腿边缘成型凹模19。本技术在工作时,条料13由送料机送入,然后在冲床的带动下,以步进的方式经过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依次加工,最终做出圆形浮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设计新颖,为圆形浮阀的生产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资源利用高及产品质量高的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本专利技术可进行圆形浮阀的连续冲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所述上夹板上固定有多个凸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所述复合凸模包括气口成型凸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凸模,所述下模板上开有多个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凹模、一次冲孔凹模、切边凹模、二次冲孔凹模、复合凹模、阀腿刺破凹模、阀腿成型凹模、边缘成型凹模、上阀腿定型凹模、切断成型凹模,所述复合凹模包括气口成型凹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凹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浮阀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所述上夹板上固定有多个凸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凸模、一次冲孔凸模、切边凸模、二次冲孔凸模、复合凸模、阀腿刺破凸模、阀腿成型凸模、边缘成型凸模、上阀腿定型凸模、切断成型凸模,所述复合凸模包括气口成型凸模及阀腿边缘成型凸模,所述下模板上开有多个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由左至右依次包括气口刺破凹模、一次冲孔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诚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