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贤象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56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包括设在箱体内的行星变速机构和换向升速机构;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太阳齿轮均配合在共用输入轴上;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轴承与共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配合;所述共用输入轴的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一端板配合并伸出箱体与发动机配合连接,所述共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一侧配合,所述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共用输入轴同轴的共用行星架输出轴;所述行星变速机构与换向升速机构配合;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分别与钢带制动构件配合。其换档变速快速平稳,操作非常简单,输出轴的受力状况良好,可靠性高,承载提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
技术介绍
現在小轿车的变速箱大部份採用齿轮变速箱。这是因为齿轮传动简单可靠,刚性大。性价比高。尤其是双离合器DSG的变速箱最为先进.舒适,领导世界新潮流.宝马,迈腾,澳迪都用用双离合器DSG变速箱。例如德国大众六速变速箱(见图7),其原理如下:当要由一档换为二档时,此时单档离合器接通,传递动力。电子操纵机构进行预选二档工作,合上它的同步器挂档。此时二档无动力传动,但同时只能在双离合器控制轴上挂一个档。然后打开单档离合器,从而切断动力,再合上双档离合器接通动力,則需经过短暂的停留,才能由一档变为二档传递动力,实现平稳无缝连接。此时电子操纵机构只能在双档离合器所控制的轴上选一個任意双数档,因为该轴无动力,可以预选搭配。但是当要由一档变为三档成其它单数档,必需经过先换成双数档,再打开单数档离合器,预选单数档(这是因为换档必需在无动力轴上进行),再打开双档离合器,合上单档离合器,才能成功换档。共要开合两次单档和双档离合器,预选挂档两次,开合两次同步器。这些动作虽然由电子操纵机构来完成,但工作程序一个不能少。但現实常常需要跳级挂档的情况,如上坡成突然追击。挂档频繁,同步器和离合器开合太多,就容易出故障。再说单双离合器控制的轴套轴的长轴,在齿轮传递动力时要受到齿轮的径向力和切向力的作用,产生较大的弯矩和扭矩形成复合力容易使轴变形,时间长了影响齿轮啮合,容易出故障。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又要进一步加強变速箱的承载力和可靠性,因此行星变速器应运而生。如CN101936368A公开的“行星变速器”,在箱体的内壁上固定大小齿圈,大、小齿圈只能顺向滑动,大小齿圈由调速拉杆连接在一起,调速拉杆穿出箱盖,在箱体的一端安装输入轴,输入轴上同轴安装大小太阳齿轮,在箱体的另一端安装输出轴,箱体内的输出轴上联接行星架,行星架上同轴安装至少三对大小行星齿轮,大行星齿轮啮合小太阳齿轮和小齿圈,小行星齿轮啮合大太阳齿轮和大齿圈。该行星变速器通过两组行星齿轮系获得变速,但不能满足汽车变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其换档变速快速平稳,操作非常简单,输出轴的受力状况良好,可靠性高,承载提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包括设在箱体内的行星变速机构和换向升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太阳齿轮均配合在共用输入轴上;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轴承与共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配合(即空套配合);所述共用输入轴的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一端板配合并伸出箱体与发动机配合连接,所述共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一侧配合,所述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共用输入轴同轴的共用行星架输出轴,所述共用行星架输出轴的端部穿过箱体内的隔板与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配合连接,该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与所述换向升速机构配合;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均通过非标准滚珠轴承与箱体的内壁配合,各个内齿圈的外圆均设有V形环槽,各V形环槽分别与钢带制动构件配合。进一步,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五个行星传动机构,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一太阳齿轮、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二太阳齿轮、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三太阳齿轮、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四太阳齿轮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五太阳齿轮依次通过花键配合在所述共用输入轴上;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一行星齿轮、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二行星齿轮、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三行星齿轮、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四行星齿轮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五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组合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配合(即空套配合);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一内齿圈、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二内齿圈、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三内齿圈、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四内齿圈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五内齿圈均通过两套非标准滚珠轴承与箱体的内壁配合;所述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三内齿圈、第四内齿圈和第五内齿圈的外圆均设有V形环槽,各个V形环槽分别与一钢带制动构件配合。进一步,所述换向升速机构包括配合连接在箱体上并与所述共用输入轴平行的中间轴和输出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部通过花键配合有一中间小齿轮、另一端部通过花键配合有一中间大齿轮;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部通过轴承配合有一反向齿轮、中部通过花键配合有一换向同步器、另一端部通过轴承配合有一正向齿轮;所述中间小齿轮与所述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中间大齿轮与所述正向齿轮啮合,所述反向齿轮与所述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啮合,所述换向同步器与正向齿轮的端面卡合,或者与反向齿轮的端面卡合。进一步,所述钢带制动构件为三段断面呈梯形的圆弧钢带铰接构成的开口圆环,第一段圆弧钢带外圆弧面的中部设有凸起,该凸起与箱体内壁铰接,第二段圆弧钢带和第三段圆弧钢带结构相同;第二段圆弧钢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圆弧钢带的一端铰接,第二段圆弧钢带的另一端设有凸块;第三段圆弧钢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圆弧钢带的另一端铰接,第三段圆弧钢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凸块;第二段圆弧钢带另一端的凸块与第三段圆弧钢带另一端的凸块对应,两凸块与换档控制构件配合联接。所述钢带制动构件由三段断面呈梯形的圆弧钢带铰接构成,形成开口的圆环制动构件,在开口处于松弛状态时,对与其对应配合的内齿圈不起制动作用,该内齿圈只沿箱体内壁滑动,不随共用行星架转动,不传递扭距;在开口处于收紧状态时,则对与其对应配合的内齿圈起制动作用,该内齿圈不转动,共用行星架转动传递扭距。进一步,所述共用行星架由输入端行星架和输出端行星架连接组成,所述输入端行星架和输出端行星架均由两块端板、三根行星齿轮轴和三根行星架连杆连接构成;所述一档行星传动机构和二档行星传动机构设在输入端行星架上,所述三档行星传动机构、四档行星传动机构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设在输出端行星架上。进一步,在所述输入端行星架靠近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端板外圆设有共用行星架制动槽,该共用行星架制动槽与制动构件配合,能够控制共用行星架转动。所述的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均为双联齿轮。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换档变速时,只需松开己刹住的内齿圈,再去刹住准备换档变速那个档的内齿圈后,就由上一档变成了下一档,不用开合复杂的离合器及娇气的同步器以及预选換档,所以,换档变速非常简单。由于输出轴不承受径向力,只承受切向力,没有弯矩,所以,输出轴的可靠性高,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 — B断面图;图4是钢带制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 —A剖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德国大众六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箱体,2 —输入端行星架、3 —行星齿轮轴,4 一输出端行星架,5 —行星架连杆;6 —共用行星架输出轴,61 —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7 —中间轴,71 —中间小齿轮,72 —中间大齿轮;8 —输出轴,81 —反向齿轮,82 —换向同步器,83 —正向齿轮;9 一钢带制动构件,90 —第一段圆弧钢带,91 一凸起,92 —第二段圆弧钢带,93 —第二段圆弧钢带;10 一共用输入轴;11 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包括设在箱体(1)内的行星变速机构和换向升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太阳齿轮均配合在共用输入轴(10)上;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轴承与共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配合;所述共用输入轴(10)的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一端板配合并伸出箱体(1)与发动机配合连接,所述共用输入轴(10)的另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一侧配合,所述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共用输入轴(10)同轴的共用行星架输出轴(6),所述共用行星架输出轴的端部穿过箱体(1)内的隔板与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61)配合连接,该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与所述换向升速机构配合;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均通过非标准滚珠轴承(20)与箱体(1)的内壁配合, 各个内齿圈的外圆均设有V形环槽, 各V形环槽分别与钢带制动构件(9)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包括设在箱体(1)内的行星变速机构和换向升速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太阳齿轮均配合在共用输入轴(10)上; 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轴承与共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配合;所述共用输入轴(10)的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一端板配合并伸出箱体(1)与发动机配合连接,所述共用输入轴(10)的另一端与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一侧配合,所述共用行星架的另一端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共用输入轴(10)同轴 的共用行星架输出轴(6),所述共用行星架输出轴的端部穿过箱体(1)内的隔板与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61)配合连接,该共用行星架输出齿轮与所述换向升速机构配合; 各个行星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均通过非标准滚珠轴承(20)与箱体(1)的内壁配合,各个内齿圈的外圆均设有V形环槽,各V形环槽分别与钢带制动构件(9)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行星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五个行星传动机构,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一太阳齿轮(11 )、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二太阳齿轮(21)、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三太阳齿轮(31)、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四太阳齿轮(41)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五太阳齿轮(51)依次通过花键配合在所述共用输入轴(10)上; 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2)、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二行星齿轮(22)、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三行星齿轮(32)、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四行星齿轮(42)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三个第五行星齿轮(52)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共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轴(3)配合; 一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一内齿圈(13)、二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二内齿圈(23)、三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三内齿圈(33)、四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四内齿圈(43)和五档行星传动机构的第五内齿圈(53)均通过两套非标准滚珠轴承(20)与箱体(1)的内壁配合; 所述第一内齿圈(13)、第二内齿圈(23)、第三内齿圈(33)、第四内齿圈(43)和第五内齿圈(53)的外圆均设有V形环槽,各个V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贤象文丰
申请(专利权)人:文贤象文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