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解决了现有的减压阀打开速度较慢,使得与之相连的制动器容易损坏的问题。它包括阀体和弹簧座,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座、阀芯和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设于弹簧座内另一端与阀芯相抵,所述阀座上设有阀座进油口和用于与制动器相连通的阀座出油口,所述的阀芯设于阀座内且与阀座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上设有阀芯进油孔和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的阀芯出油孔,所述的阀芯进油孔与阀座进油口相对应,所述的阀芯出油孔具有闭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座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换向的方式使减压阀通入的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值时才使减压阀出口打开,从而保证制动器入口的压力范围,避免制动器的损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器用减压阀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压阀,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
技术介绍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制动器用减压阀对于减压阀的出口压力有一定要求,出口压力过大则制动器不能承受;如果出口压力低了,制动器打开不完全,会产生摩擦而烧坏。现有的减压阀通常为出口常开,出口压力随着通入油压的升高而缓慢升高,当通入油压升高到减压阀的调定压时起减压作用,减压到调定压力,经常使得与之相连的制动器烧坏,因此需要一种在通入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值时才使减压阀打开的出口常闭减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减压阀常开的特性,出口建压需要一定过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包括阀体和弹簧座,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座、阀芯和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设于弹簧座内另一端与阀芯相抵,所述阀座上设有阀座进油口和用于与制动器相连通的阀座出油口,所述的阀芯设于阀座内且与阀座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上设有阀芯进油孔和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的阀芯出油孔,所述的阀芯进油孔与阀座进油口相对应,所述的阀芯出油孔具有闭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座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阀体上设有泄压口,所述的泄压口与阀座出油口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上设有挡肩,所述的挡肩与阀座内壁相贴合,所述的挡肩上设有使泄压口与阀座出油口相连通的泄压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阀座出油口相对应,所述的台阶上设有使泄压口与阀座出油口相连通的节流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所述容置槽的宽度大于阀座进油口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与阀芯出油孔相连通,所述的环形槽的宽度小于阀座出油口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减压阀设置成出口常闭状态,通过换向的方式使减压阀通入的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值时才使减压阀出口打开,从而保证制动器入口的压力范围,避免制动器的损坏。而且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更能与制动器的特殊 工况相符合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阀芯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附图4为附图2的半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附图6为本技术与现有减压阀的压力曲线示意图。图中,1、阀体;11、泄压口 ;2、弹簧座;3、阀座;31、阀座进油口 ;32、阀座出油口 ;4、阀芯;41、阀芯进油孔;42、阀芯出油孔;43、挡肩;431、泄压通道;44、台阶;441、节流通道;45、容置槽;46、环形槽;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3、4、5、6所示,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包括阀体I和弹簧座2,所述的阀体I内设有阀座3、阀芯4和弹簧5,所述的弹簧5 —端设于弹簧座2内另一端与阀芯4相抵,所述阀座3上设有阀座进油口 31和用于与制动器相连通的阀座出油口 32,所述的阀芯4设于阀座3内且与阀座3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阀芯进油孔41和与阀芯进油孔41相连通的阀芯出油孔42,所述的阀芯进油孔41与阀座进油口 31相对应,所述的阀芯出油孔42具有闭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座出油口 32相连通的第二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减压阀设置成出口常闭状态,通过换向的方式使减压阀通入的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值时才使减压阀出口打开,从而保证制动器入口的压力范围,避免制动器的损坏。而且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更能与制动器的特殊工况相符合的优点。所述的阀体I上设有泄压口 11,所述的泄压口 11与阀座出油口 32相连通。具体的说,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挡肩43,所述的挡肩43与阀座3内壁相贴合,所述的挡肩43上设有使泄压口 11与阀座出油口 32相连通的泄压通道431。更具体的说,所述的弹簧与阀芯上的挡肩相抵。具体的说,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台阶44,所述台阶44与阀座出油口 32相对应,所述的台阶44上设有使泄压口 11与阀座出油口 32相连通的节流通道441。这样的结构能起到很好的动态节流效果,特别是阀芯上台阶的设置,随着阀芯的运动,台阶上节流通道与阀座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会进行调整,从而起到可调节节流阀的作用,提高了减压阀的动态性能。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容置槽45,所述的容置槽45与阀芯进油孔41相连通,所述容置槽45的宽度大于阀座进油口 31的直径。具体的说,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环形槽46,所述的环形槽46与阀芯出油孔42相连通,所述的环形槽46的宽度小于阀座出油口 32的直径。容置槽的宽度大于阀座进油口的直径,便于介质流入阀芯内,而环形槽的宽度小于阀座出油口的直径,便于介质流出阀芯,起到快速开启减压阀,同时又能保证介质的流出使用。当介质从P 口经阀座进油口、阀芯进油孔流入阀芯腔体内,此时,阀芯内的介质顶开弹簧,阀芯在阀座内滑移,使得阀芯出油孔与阀座出油口连通,介质可以快速从P 口连通制动器,通过换向的方式,从而保证减压阀P 口介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减压阀出口才会快速打开。此时,由于阀芯上容置槽的宽度大于阀座进油口的直径,阀芯移动后P 口仍能通过阀座进油口给阀芯提供介质。而阀芯移动后,台阶及设于台阶上的节流通道相对阀座出油口运动,从而起到可调节节流阀的作用,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附图6中①为现有的减压阀出口处的压力曲线,P为介质流入时介质的压力,A为出口介质压力(即与制动器连接处介质的压力)。②为本技术减压阀在阀座出油口处的压力曲线,P为介质流入时介质压力,A为出口介质压力即与制动器连接处介质的压力。当P 口流入的压力达到Pl时,本技术的减压阀快速打开,此时出口介质压力从Pl缓慢升至P2,通常Pl选用值为16bar,P2为20bar。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对出口介质压力进行调難iF.0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包括阀体(1)和弹簧座(2),所述的阀体(1)内设有阀座(3)、阀芯(4)和弹簧(5),所述的弹簧(5)一端设于弹簧座(2)内另一端与阀芯(4)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上设有阀座进油口(31)和用于与制动器相连通的阀座出油口(32),所述的阀芯(4)设于阀座(3)内且与阀座(3)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阀芯进油孔(41)和与阀芯进油孔(41)相连通的阀芯出油孔(42),所述的阀芯进油孔(41)与阀座进油口(31)相对应,所述的阀芯出油孔(42)具有闭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座出油口(32)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用减压阀,包括阀体(I)和弹簧座(2),所述的阀体(I)内设有阀座(3)、阀芯(4)和弹簧(5),所述的弹簧(5) —端设于弹簧座(2)内另一端与阀芯(4)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上设有阀座进油口(31)和用于与制动器相连通的阀座出油口(32),所述的阀芯(4)设于阀座(3)内且与阀座(3)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4)上设有阀芯进油孔(41)和与阀芯进油孔(41)相连通的阀芯出油孔(42),所述的阀芯进油孔(41)与阀座进油口(31)相对应,所述的阀芯出油孔(42)具有闭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座出油口(32)相连通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用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I)上设有泄压口(11),所述的泄压口(11)与阀座出油口(3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用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4)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王震山,魏新焕,史浙安,
申请(专利权)人:圣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