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制药中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36091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02
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噻唑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药中的用途,尤其是在抗肿瘤中的应用。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式I化合物具有抗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式I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药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根据催化机制不同,蛋白酶主要可以分为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及金属蛋白酶5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则主要包括去泛素化酶(DUBs)、半胱天冬酶、钙蛋白酶及组织蛋白酶等。肿瘤的发生是以细胞自身对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功能及凋亡等信号的错误应答为特征的。从本质上看,这些细胞过程是由转录、蛋白质翻译、合成及降解等调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促进肿瘤发生,而蛋白质降解在这其中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真核生物的蛋白质降解有溶酶体途径和蛋白酶体途径,前者降解细胞外及跨膜蛋白,后者则降解细胞内蛋白。蛋白酶体途径需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参与。该系统由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包括泛素、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DUB及蛋白酶体。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在标记上泛素标签后被运送至蛋白酶体进行讲解,而DUBs可以逆转该过程,将泛素从底物蛋白上切割下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UPS的脱管制与人类诸多疾病如肿瘤存在密切关系。蛋白酶体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噻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氮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其中:X选自氢原子、硝基、卤素、腈基、‑SCF3或‑SO2CF3;Y选自硫原子、氧原子、‑SO或‑SO2;R1选自非取代或Z1取代的芳基、非取代或Z2取代的吡啶基;Z1、Z2各选自1~10个碳的非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氟、氯、溴、碘、腈基、硝基、三氟甲基、羧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苯基、‑NR3R4、‑SO2‑NR3R4、‑SO2‑R5、‑CONR3R4、‑NHCONR3R4、‑NHCOR3、‑COOR5、‑SR5、‑OR5;R2选自卤素、1~10个碳的非取代或Z2取代的烷基(或烯基、炔基)、1~1...

【技术特征摘要】
1.噻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氮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的化合物中: X选自氢原子、硝基、腈基; Y选自硫原子、氧原子; R1优选Z1取代的芳基(或吡啶基);R2 选自-CORa、-CH (OH) Ra 或-CONR3R4 ; Ra选自I~6个碳的非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上述所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的化合物中: X选自氢原子、硝基; Y选自硫原子; R1选自Z1取代的芳基(或吡啶基)(Lx如上述所定义;R2 选自-CORa ; Ra选自1~6个碳的非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或其氮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1-[5-(2,3-二氯苯基硫代)噻唑-2-基]乙酮 1-[5-(3,4_ 二氯苯基硫代)噻唑-2-基]乙酮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斌宋洁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