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046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它包括相互配合的泵体和泵盖,泵体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有调整环,调整环与泵体铰接;在调整环外圆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可随着调整环沿着工作腔内壁周向滑动,第一凸起的周向一侧面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导杆螺栓,导杆螺栓一侧端部固定连接在工作腔内壁上,导杆螺栓另一侧端部与第一凸起之间具有间隙,两根导杆螺栓上分别套装有长度不一的第一调节弹簧和第二调节弹簧,第一调节弹簧的端部顶在第一凸起上,第二调节弹簧的端部与第一凸起具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凸起的外侧设有的调节机构,进而通过机械控制的方法实现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栗。
技术介绍
传统机油泵无变排量功能,机油泵出口流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例关系。通常为了满足发动机怠速运转的压力要求,机油泵排量设计得很大,所以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机油泵出口流量很大,机油泵主油路压力会很高。传统机油泵设计了泄压阀,当机油泵出口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泄压阀泄出多余的机油,降低主油道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泄出多余机油的过程浪费了发动机的功率,使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变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各主机厂纷纷采用变排量机油泵。目前变排量机油泵主要有一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和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其中一级可变排量机油泵采用机械控制的方式,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采用电磁阀控制。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能够更好的符合发动机的实际需求,所以更加省油,但是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一般应用在较高级的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采用机械控制的方式达到二级可变排量效果的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它包括相互配合的泵体和泵盖,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它包括相互配合的泵体(100)和泵盖(200),所述泵盖(200)安装在泵体(100)上,所述泵体(100)设有工作腔(140),传动轴(700)穿过工作腔(140),传动轴(7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泵体(100)和泵盖(200)上;所述工作腔(140)内设有调整环(300),所述调整环(300)与泵体(100)铰接,所述调整环(300)内设有套装在传动轴(700)上的转子(400),调整环(300)与转子(400)偏心设置,所述转子(400)的圆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叶片(500),所述叶片(500)外端部顶在调整环(300)的内壁上,所述叶片(500)将调整环(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它包括相互配合的泵体(100)和泵盖(200),所述泵盖(200)安装在泵体(100)上,所述泵体(100)设有工作腔(140),传动轴(700)穿过工作腔(140),传动轴(7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泵体(100)和泵盖(200)上;所述工作腔(140)内设有调整环(300),所述调整环(300)与泵体(100)铰接,所述调整环(300)内设有套装在传动轴(700)上的转子(400),调整环(300)与转子(400)偏心设置,所述转子(400)的圆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叶片(500),所述叶片(500)外端部顶在调整环(300)的内壁上,所述叶片(500)将调整环(300)与转子(400)之间的内腔分割成多个大小不一并与机油泵主油路相通的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环(300)外圆上设有第一凸起(320),所述第一凸起(320)可随着调整环(300)沿着工作腔(140)内壁周向滑动,所述第一凸起的周向一侧面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导杆螺栓(900),所述导杆螺栓(900) —侧端部固定连接在工作腔(140)内壁上,所述导杆螺栓(900)另一侧端部与第一凸起(320)之间具有间隙,两根导杆螺栓(900)上分别套装有第一调节弹簧(800)和第二调节弹簧(810),所述第一调节弹簧(810)的长度大于第二调节弹簧(800)的长度,第一调节弹簧(810)的端部顶在第一凸起(320)上,第二调节弹簧(800)的端部与第一凸起(320)具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式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环(300)外圆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丹蔡文新何磊刘向晖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