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5653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特性优异、在工业生产方面也优选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至少包含在粒子表面形成有具备相互平行的多个脊线的线状的凹凸花纹的一次粒子。此外,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在生成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与碱金属的钒酸盐的混合物之后,除去碱金属的钒酸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能够应用于等离子体显示板(rop)、荧光灯(FL)及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显示装置或照明光源等发光装置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有基质晶体以Ln (P,V) O4 (其中,Ln表示选自Sc、Y、La、Gd及Lu中的至少I种元素。)表示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例如:作为活化剂而不含有其它离子的Ln (P,V) O4作为蓝色荧光体发挥功能,作为活化剂而至少含有Eu3+离子的Ln (P,V) O4 (Eu3+活化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作为红色荧光体发挥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3、非专利文献I)。作为其代表例,有Y (P,V) O4:Eu3+红色荧光体(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YPV”。),在荧光灯或PDP等中已经进行了实用或实用研究。另外,一直以来,作为电子设备用途而被实用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通过一般的固相反应来制造,使添加了碱金属化合物或硼化合物作为反应促进剂的荧光体原料在1050~1600°C的烧成温度下反应来制造。以往,用于制造的反应促进剂在不考虑钒原子、磷原子及钇原子的混合量的情况下添加到荧光体原料中,仅仅适当选择实验上的荧光体的发光特性达到最大的量 。通过以往的使用反应促进剂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荧光体一般为不规则的形状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粒子群。该一次粒子通常呈现具有没有凹部的光滑的粒子表面的多面体(例如棱柱状、针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等)的形状。除固相反应以外,例如还已知有利用通过将含有该荧光体的构成元素的溶液(原料溶液)的液滴进行加热而热分解合成的喷雾热分解法来制造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已知通过喷雾热分解法制造的荧光体成为具有具备实质上不规则的表面凹凸的球状的外形的荧光体粒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417027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7-3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57-353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蛍光体,、> 卜夕、才一 A公司、pp.233-235、ρρ.332-33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对于以往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存在以下课题:在不使用反应促进剂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反应不充分且晶体品质容易变差,并且若想要得到良好的晶体品质的荧光体则粒子尺寸变大。其另一方面,在使用反应促进剂来制造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情况下,由于必然使用可以说是微量的含有构成荧光体母体的元素以外的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容易引起荧光体的组成偏差或杂质混入等,结果是,存在晶体品质容易变差这样的课题。因此,以往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没有充分发挥该荧光体本来所具有的发光特性,这成为该荧光体为低亮度或长余辉的一个原因。此外,利用了以往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发光装置也存在得不到充分的特性这样的课题。本公开提供发光特性优异、在工业生产方面也优选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公开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至少包含在粒子表面形成有具备相互平行的多个脊线的线状的凹凸花纹的一次粒子。此外,本公开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在生成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与碱金属的钒酸盐的混合物之后,从上述混合物中除去碱金属的化合物。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发光特性优异、在工业生产方面也优选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由此,能够提供所发挥的光学特性水准高的发光装置、特别是立体影像的显示品质优异的rop。 【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2是本公开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是表示构成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I3DP的构成的截面立体图。图4是表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构成的方块图。图5是表示I3DP的构成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使用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8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发光光谱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KVO3生成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10是表示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图。图11是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2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发光光谱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KVO3生成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14是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5是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6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熔剂添加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17是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8是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9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KVO3添加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20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KVO3添加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21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SiO2添加量与发光特性的关系的图。图22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SiO2添加量与X射线衍射强度的关系的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中的SiO2添加量与X射线衍射峰半值幅的关系的图。 图24是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25是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X射线衍射图案进行比较的图。图26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发光光谱的图。图27是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发光特性进行比较的图。图28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余辉特性的图。图29是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比表面积进行比较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者】们发现:以往已知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在结晶品质的方面不完全,若通过利用反应促进剂的特定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则具有以往以上的高的发光特性。此外还发现:通过上述特定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成为至少包含具有以往所没有的独特的形状的一次粒子的荧光体。进而,一直以来,反应促进剂被认为促进荧光体的粒子生长,但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研究,还判明:与预想相反,作为反应促进剂的碱金属化合物还发挥抑制粒子生长的功能,容易得到具备高的发光特性的小粒子荧光体(中心粒径为I~5μπι左右)。此外判明:也容易制成几乎看不到荧光体粒子的凝聚的、分散性良好的荧光体粒子。进而,一直以来,高的烧成温度被认为促进荧光体的粒子生长,但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研究,还判明能够与烧成温度几乎无关地决定荧光体的粒子尺寸,并且容易控制粒径。此外还判明:本公开中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由于通过水洗而得到具有接近最终形态的高水准的发光特性的荧光体,所以能够减轻酸碱处理的负担。另外,一直以来,已知制造后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相对于投料组成而言钒变得有点不足。其理由迄今为止被认为是挥发性高的钒化合物产生挥发而导致的。但是,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判明:在不使用碱金属作为反应促进剂的情况下,基本见不到钒成分的挥发。以此为契机,判明:钒成分容易与作为熔剂使用的碱金属成分发生反应,在使用碱金属作为反应促进剂的情况下,容易生成相对于水具有溶解性的碱金属的钒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在粒子表面形成有具备相互平行的多个脊线的线状的凹凸花纹的一次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6 JP 2011-2831671.一种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在粒子表面形成有具备相互平行的多个脊线的线状的凹凸花纹的一次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是被Eu3+活化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由所述一次粒子聚集而成的粒子群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中,所述一次粒子表面的所述线状的凹凸花纹是伴随作为杂质的物质的除去而形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其中,所述作为杂质的物质是碱金属化合物。6.一种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在生成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与碱金属的钒酸盐的混合物之后,从所述混合物中除去碱金属的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所调制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烧成,生成所述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与碱金属的钒酸盐的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类磷钒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通过由所调制的原料分别各自生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盐祥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