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发泡膨胀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技术背景众所周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单位能量大、安全环保等特点,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其中正极材料发展缓慢,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发展的瓶颈。磷酸钒锂Li3V2(PO4)3以单斜晶系和斜方晶系两种形式存在,单斜晶系的磷酸钒锂具有热稳定性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极具潜力成为继磷酸铁锂之后的第二代磷酸根聚阴离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有: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比容量较低;镍钴锰酸锂材料安全性较差;钴酸锂材料价格昂贵;镍酸锂材料合成困难;锰酸锂材料热稳定性较差。目前,磷酸钒锂材料由于比容量高达197mAh/g,原材料价格低廉且热稳定性较好,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单纯的磷酸钒锂材料导电性较差,限制了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掺杂包覆等改性修饰手段能够显著增加磷酸钒锂材料的导电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更稳定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磷酸钒锂的导电性、提高放电比容量并且增强循环性能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泡膨胀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1)首先分别将钒源、锂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膨胀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1)首先分别将钒源、锂源、磷源按照摩尔比2.7‑3.4:2:3,钒与碳的摩尔比为1:0.9‑5.2,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后形成前驱物A;(2)再配制一定浓度的铝源水溶液,溶液浓度为0.01‑0.03 mol/L,其中钒源:铝源的摩尔比为1:0.025‑0.1磁力搅拌,同时加入浓度为1‑4 mol/L的氢氧化物调节pH为8‑11,形成氢氧化铝胶体B;(3)再次将B液逐滴加入A中形成C液,电动搅拌2‑5h,搅拌过程中会形成些许细小气泡;(4)将搅拌均匀的C液干燥发泡膨胀形成D;(5)将D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下(300‑500)℃,(3‑6h)~(600‑800℃),(8‑12h)两段煅烧,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形成E;(6)将E放在球磨机中转动10‑20h,过筛即获得磷酸钒锂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膨胀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
(1)首先分别将钒源、锂源、磷源按照摩尔比2.7-3.4:2:3,钒与碳的摩尔比为1:0.9-
5.2,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后形成前驱物A;
(2)再配制一定浓度的铝源水溶液,溶液浓度为0.01-0.03mol/L,其中钒源:铝源的摩
尔比为1:0.025-0.1磁力搅拌,同时加入浓度为1-4mol/L的氢氧化物调节pH为8-11,形成
氢氧化铝胶体B;
(3)再次将B液逐滴加入A中形成C液,电动搅拌2-5h,搅拌过程中会形成些许细小气泡;
(4)将搅拌均匀的C液干燥发泡膨胀形成D;
(5)将D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下(300-500)℃,(3-6h)~(600-800℃),(8-12h)两段煅烧,
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形成E;
(6)将E放在球磨机中转动10-20h,过筛即获得磷酸钒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发泡膨胀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钒源为五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成善,宗继月,孟博,梁景玲,杜显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