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060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包括吸收塔和湿烟囱,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所述第一吸收塔通过第一出口净烟道与所述湿烟囱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通过第二出口净烟道与所述湿烟囱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上固定有若干钢架,所述湿烟囱、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均通过所述钢架支撑在地面上。由于两座吸收塔净烟气共同进入一座玻璃钢湿烟囱,无需独立设置,节省投资;湿烟囱与吸收塔分体建设,建造时基础结构设计不再考虑湿烟囱荷载,土建费用较烟塔一体化技术低许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塔湿烟囱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塔湿烟囱,适用于烟气湿法脱硫改造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在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改造工程中,经吸收塔反应处理后的净烟气一般是通过烟道引入砖混烟囱排出,由于经过脱硫塔后的净烟气温度在50°C左右,烟气含水量约为75mg/Nm3,在不进行换热处理的情况下,因SO3在此温度(酸露点)时反应产生的含硫酸湿烟气极易对烟囱进行腐蚀。为解决烟囱腐蚀问题,需要对砖混烟囱进行防腐处理,现有的砖混烟囱防腐技术的临时防腐效果好、能长期运行,但投资费用高,施工难度大。后来,工艺设计引进烟塔一体化技术,即净烟气不再通过砖混烟?排放,而是通过在吸收塔顶部的钢制湿烟囱排放,钢制湿烟囱采用玻璃鳞片防腐,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烟囱防腐投资费用大、施工难度高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①烟塔一体化技术具有独立性。即每座脱硫塔上部均需设置一座湿烟囱;②湿烟囱为碳钢结构,高度较高,使得下部吸收塔及基础荷载较大,吸收塔、土建投资费用相对较高;③长期运行,风险较高,随着脱硫塔运行,若塔体腐蚀,结构受损,由于上部结构较重,湿烟囱具有倾斜风险,从而影响吸收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短并且使用年限长的新型吸收塔湿烟囱。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包括吸收塔和湿烟囱,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所述第一吸收塔通过第一出口净烟道与所述湿烟囱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通过第二出口净烟道与所述湿烟?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上固定有若干钢架,所述湿烟囱、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均通过所述钢架支撑在地面上。上述方案中,所述湿烟囱为玻璃钢湿烟囱。玻璃钢湿烟囱耐腐蚀,不用进行玻璃鳞片防腐,使用年限大于30年。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上设有第一挡板门,第一人孔门和第一膨胀节;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上设有第二挡板门,第二人孔门和第二膨胀节,其中所述第一挡板门用作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的烟道出口开关,所述第二挡板门用作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的烟道出口开关,所述第一人孔门在停产维修时作为检修人员进入第一出口净烟道的入口,所述第二人孔门在停产维修时作为检修人员进入第二出口净烟道的入口,所述第一膨胀节用来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一出口净烟道热胀冷缩或设备震动产生的位移,所述第二膨胀节用来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二出口净烟道热胀冷缩或设备震动产生的位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两座吸收塔净烟气可共同进入一座玻璃钢湿烟囱,无需独立设置,节省投资;(2)湿烟囱与吸收塔分体建设,建造时基础结构设计不再考虑湿烟囱荷载,土建费用较烟塔一体化技术低许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吸收塔;2、第二吸收塔;3、第一出口净烟道;3_1、第一膨胀节;3_2、第一人孔门;3-3、第一挡板门;4、第二出口净烟道;4-1、第二膨胀节;4-2、第二人孔门;4-3、第二挡板门;5、湿烟囱;6、钢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包括吸收塔和湿烟囱5,所述湿烟囱5为玻璃钢湿烟囱,玻璃钢湿烟囱耐腐蚀,不用进行玻璃鳞片防腐,使用年限大于30年。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一吸收塔I和第二吸收塔2,所述第一吸收塔I通过第一出口净烟道3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上设有第一挡板门3-3,、第一人孔门3-2和第一膨胀节3-1,其中所述第一挡板门3-3用作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的烟道出口开关,所述第一人孔门3-2在停产维修时作为检修人员进入第一出口净烟道的入口,所述第一膨胀节3-1用来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一出口净烟道3热胀冷缩或设备震动产生的位移;所述第二吸收塔2通过第二出口净烟道4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上设有第二挡板门4-3,第二人孔门4-2和第二膨胀节4-1,所述第二挡板门4-3用作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的烟道出口开关,所述第二人孔门4-2在停产维修时作为检修人员进入第二出口净烟道4的入口,所述第二膨胀节4-1用来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二出口净烟道4的热胀冷缩或设备震动产生的位移。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上固定有若干钢架6,所述湿烟囱5、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均通过所述钢架6支撑在地面上。具体设计时,玻璃钢湿烟囱5向上延伸至设计高度,烟气排放高度采用大气污染扩散模式(高斯模式)计算确定,湿烟囱烟气流速:18-20m/s;由于湿烟囱5坐落于与第一净烟气烟道3和第二净烟气烟道4相连的顶部钢架上,克服了钢烟? 5的水平载荷和竖向垂直载荷。整个吸收塔系统质量轻,安装方便,因此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短。本所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包括吸收塔和湿烟囱(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所述第一吸收塔(1)通过第一出口净烟道(3)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2)通过第二出口净烟道(4)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上固定有若干钢架(6),所述湿烟囱(5)、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均通过所述钢架(6)支撑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塔湿烟囱,包括吸收塔和湿烟囱(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一吸收塔(I)和第二吸收塔(2),所述第一吸收塔(I)通过第一出口净烟道(3)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2)通过第二出口净烟道(4)与所述湿烟囱(5)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4)上固定有若干钢架(6),所述湿烟囱(5)、所述第一出口净烟道(3)和所述第二出口净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鹏周存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鲲鹏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