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9088 阅读:152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8-14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1,3-二酮和芳香磺酰肼为反应底物,以碘化物为催化剂,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四水合醋酸钴或者无水氯化钴为添加剂,乙酸乙酯或者苯作为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对多种芳基磺酰肼和1,3-二酮等都能取得良好乃至优秀的产率,收率最高达97%;底物官能团兼容性高,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底物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并且制备过程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吡唑化合物的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吡唑为含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杂环芳香化合物,人工首次合成吡唑类化合物是在1883年,L.Knott用乙酰乙酸乙酯与苯肼合成了 1-苯基-3-甲基吡唑酮,并以“吡唑”来命名。因为高效、低毒以及吡唑环上取代基多方位的变换,全取代吡唑成为了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药物、农药、材料等方面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传统合成全取代吡唑的方法主要为以下三种:1、单取代肼与取代的1,3_双亲电体的缩合环化,而这种方法需要预先制备取代1,3-双亲电体,然后再与单取代肼缩合两步合成全取代吡唑;2、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来合成全取代吡唑,但这种方法需要预先制备复杂的取代1,3-偶极子和双取代的炔烃,例如2009年,Harrity,J.P.A等人通过钯催化偶联反应制备复杂的全取代悉尼酮,再与双取代的炔烃在130度条件下通过1,3-偶极加成制备了一系列的全取代吡唑(参见:Browne, D.L.; Taylor, J.B.; Plant, A.;Harrity, J.P.A.J.0rg.Chem.2009, 74,396)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1,3‑二酮和芳香磺酰肼为反应底物,以碘化物为催化剂,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四水合醋酸钴或者无水氯化钴为添加剂,乙酸乙酯或者苯作为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其中,所述1,3‑二酮结构式为:,式中,R1选自:C1~C4的烷基、苯基中的一种;R2为甲基或者乙基;所述芳香磺酰肼的结构式为:,式中Ar选自、、、中的一种;R3选自:C1~C4的烷基、甲氧基、硝基、卤素、三氟甲基中的一种;所述碘化物选自:四正丁基碘化铵、碘化钾、N‑碘代丁二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1,3-二酮和芳香磺酰肼为反应底物,以碘化物为催化剂,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四水合醋酸钴或者无水氯化钴为添加剂,乙酸乙酯或者苯作为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得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 其中,所述1,3-二酮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80°C ;反应时间为I~3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1,3- 二酮摩尔量的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砜基的全取代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小兵张杰邵莺王宏祥罗强陈继军徐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3月23日 23:15
    吡唑(英文名称Pyrazole)又名;1,2-二氮唑(1,2-Diazole);二氮二烯五环;邻二氮杂茂;是白色针状或棱形结晶,从乙醇中结晶的吡唑是无色针状晶体。有似吡啶的臭味和刺激性苦味,能溶于水、醇、醚和苯。当环上碳原子有取代基时,沸点和熔点升高;当氮原子上有取代基时,其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就降低。易发生氯化、溴化、碘化、烷基化、酰化反应。分子式为C3H4N2,吡唑吞入有毒,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刺激作用。[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