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控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系统直接关系着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能。随着道路和汽车研发制造水平的发展,对于汽车制动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提出要求车辆对于制动中能量的再生制动回收,需要对于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分配,就要求制动踏板输入和制动轮缸压力的解耦。线控制动系统无须额外的真空助力,踏板输入传递制动意图,因而制动响应时间短,可以和ABS以及ESP等先进制动技术更好地融合。但作为制动过程中重要的制动感觉,需要有特定的装置来模拟制动踏板的回馈力,保证驾驶员有效地获得制动反馈力和其他反馈信息。目前对于踏板感觉模拟装置一般有两类,一类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利用橡胶元件等的非线性特性设计集成橡胶弹簧,缺点是对于橡胶元件的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另一类主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使用蓄能器或液压泵推动活塞模拟踏板力,可以通过算法得到较好的跟踪特性,但是系统较为复杂同时占用较大空间,在实车上安装有较多的限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易于安装使用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连接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的开口处,踏板感觉模拟器腔内设有推杆,推杆的大头端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内滑动,且推杆的大头端与踏板感觉模拟器腔构成的空间内填充液压油,推杆的小头端伸出踏板感觉模拟器腔后与制动踏板的中部铰接,所述的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连接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的开口处,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内设有推杆(7),推杆(7)的大头端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内滑动,且推杆(7)的大头端与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构成的空间内填充液压油,推杆(7)的小头端伸出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后与制动踏板(6)的中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包括外壳(1)、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支撑件(3)、第一弹簧(4)及第二弹簧(5),所述的外壳(1)与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的开口处连接,所述的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第一弹簧(4)、支撑件(3)及第二弹簧(5)依次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的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的一端与液压油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弹簧(4)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4)卡设在支撑件(3)内,所述的支撑件(3)的下端与固定在外壳(1)内底壁上的第二活塞(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连接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的开口处,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内设有推杆(7),推杆(7)的大头端在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内滑动,且推杆(7)的大头端与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构成的空间内填充液压油,推杆(7)的小头端伸出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后与制动踏板(6)的中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装置包括外壳(I)、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支撑件(3)、第一弹簧(4)及第二弹簧(5),所述的外壳(I)与踏板感觉模拟器腔(8)的开口处连接,所述的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第一弹簧(4)、支撑件(3)及第二弹簧(5)依次设置在外壳(I)的内部,所述的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与外壳(I)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模拟踏板力作用活塞(2)的一端与液压油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弹簧(4)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4)卡设在支撑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昌,冀文斌,刘杨,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