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的混凝土的工艺主要是把水泥、砂子、石子、水等按适当比例配合,搅拌制成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工艺为备料、按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凝土的烧筑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最能提闻混凝土性能的工序就是祥制混凝土时的投料顺序。常见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造壳混凝土、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和砂浆裹石法等。一次投料法是指先在上料斗中装入石子(砂子),再加水泥和砂子(石子),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机,最后加水搅拌。所谓的二次投料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全部砂子、水泥和三分之一的水投入搅拌,然后再加入石子和三分之二的水进行搅拌;另外一种是将水泥和部分水进行净浆搅拌,然后再投入全部砂石和剩余的水泥进行搅拌。水泥裹砂法是先将全部砂子和70%左右的水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再投入水泥搅拌,最后投入全部石子,剩余水及外加剂再搅拌。水泥裹石法是指先将砂、石和总拌和水量70%~75%的水投入搅拌机搅拌,再将水泥投入搅拌。砂浆裹石法是指先将砂子、水泥和占总水量70%~75%的水(包括砂的含水量),投入搅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子分布均匀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料质量配比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300~420kg/m3:该混凝土胶凝材料包括水泥掺入量12~25%,砂子掺入量为20~30%,石子掺入量为45~55%,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子分布均匀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料质量配比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 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300~420kg/m3:该混凝土胶凝材料包括水泥掺入量12~25%,砂子惨入量为20~30%,石子惨入量为45~55%,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掺入量12~20%,砂子惨入量为20~25%,石子惨入量为50~55%,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掺入量20~25%,砂子惨入量为25~30%,石子惨入量为45~50%,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采用P.0 42.5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贺建辉,孟全,秦世伟,耿丙彥,魏建强,宋刚,孙大伟,余其蔚,李成芳,郭玉杰,王霞,王丹,吴晨曲,封文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外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