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混凝土
,涉及早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特别涉及到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早期性能。
技术介绍
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已经成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现代工程结构的重要结构材料。20世纪初,随着水灰比等学说的提出,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 ;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 聚合物混凝土 ;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混凝土早强剂是外加剂发展历史中最早使用的外加剂品种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先后开发除氯盐和硫酸盐以外的多种早强型外加剂,如亚硝酸盐,铬酸盐等,以及有机物早强剂,如三乙醇胺、甲酸钙、尿素等,并且在早强剂的基础上,生产应用多种复合型外加剂,如早强减水剂、早强防冻剂和早强型泵送剂等。这些种类的早强型外加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组分和含量如下:水泥519~550kg/ m3,粗骨料1010~1040kg/ m3,细骨料600~620kg/ m3,水225~235kg/ m3,高性能减水剂7.77~9.1kg/ m3,纳米二氧化硅8.1~16.2kg/ m3,配合比为:砂率37~38%,水灰比0.40~0.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组分和含量如下:水泥519~550kg/ m3,粗骨料 101(Tl040kg/ m3,细骨料 60(T620kg/ m3,水 225~235kg/ m3,高性能减水剂7.77~9.lkg/ m3,纳米二氧化硅8.1~16.2kg/ m3,配合比为:砂率37~38%,水灰比0.40-0.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PC32.5级的硅酸盐水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沙或者中砂,含泥量小于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3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减水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丹,王委,侯学彪,王梦蔚,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