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轨道式行走挂篮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悬臂现浇施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无轨道式行走挂mrm.ο
技术介绍
在桥梁悬臂现浇施工设备中,传统的施工挂蓝主要有菱形挂蓝和三角形挂蓝两种,两者的上部结构仅区别于菱形与三角形的受力结构,其下部结构都是在桥梁已浇注段的钢筋混凝土上,平衡锚定两条工字钢轨道,挂蓝底部设置的滚动轮扣在工字钢轨道内,在工字钢轨道长度范围内向前行走。当完成一个节段的浇注后,需要用众多千斤顶将整个挂蓝完全顶起,然后先拆除钢筋混凝土上的两条工字钢轨道的锚定,将其向前推进到下一个需要浇注节段位置,进行锚定加固后,再将顶起的整个挂蓝完全放下,才能进行下一个节段的施工作业。这种传统的挂蓝,不光是挂蓝本身构造结构复杂,使用钢型材料众多,而且安装、撤卸、行走过程操作十分繁琐,运输成本也更高,在使用过程中还将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不利于成本控制,是桥梁施工单位急于淘汰的桥梁悬臂现浇施工设备。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轨道式行走挂篮,是将挂蓝本身的主梁,设置成具备轨道功能的主纵梁,在完成钢筋混凝土的桥面上不需要安装轨道,只设置一个支点、一个行走小车。达到挂蓝构造简单、安装撤卸方便、操作行走步骤简化,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无轨道式行走挂篮,包括主纵梁、立柱、前后三角斜拉钢带构成的一片主桁架,两片主桁架之间通过剪刀架斜拉钢带构成的一组挂蓝主桁架;在所述主桁架钢箱主纵梁前端设置前上横梁,在上横梁两端分别设置两根前吊带,在梁板已浇钢筋混凝土两侧分别设置两根后吊带,在前、 ...
【技术保护点】
无轨道式行走挂篮,包括主纵梁(1)、立柱(2)、前后三角斜拉钢带(3)构成的一片主桁架,两片主桁架之间通过剪刀架斜拉钢带构成的一组挂蓝主桁架;在所述主桁架钢箱主纵梁前端设置前上横梁(12),在上横梁两端分别设置两根前吊带(13),在梁板已浇钢筋混凝土(17)两侧分别设置两根后吊带(16),在前、后吊带底边分别设置两根底平台横梁(14),在底平台横梁上设置众多底平台纵梁(15);其特征在于:两片主桁架的主纵梁为具备滑轨功能的钢箱主纵梁(1),在所述钢箱主纵梁(1)的底边下设置有主桁架推进支撑点(10);在所述钢箱主纵梁(1)的底边前段设置有带上、下滚动轮的前行走小车(7),在前行走小车(7)顶端外侧设置有一块厚度高于下滚动轮外径可水平旋转的U型支垫板;在所述前行走小车(7)中心水平设置有主桁架推进杆(8);在所述钢箱主纵梁(1)的底边后端设置有带反挂滚动轮的后行走小车(4),在所述钢箱主纵梁(1)的后端端头上设置有后锚横梁及锚杆(5);在所述钢箱主纵梁(1)底部安置穿芯式液压千斤顶(9),在所述挂蓝主桁架外侧放置电动油泵(6),所述电动油泵(6)与所述液压千斤顶(9)通过连接管线(11)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轨道式行走挂篮,包括主纵梁(I)、立柱(2)、前后三角斜拉钢带(3)构成的一片主桁架,两片主桁架之间通过剪刀架斜拉钢带构成的一组挂蓝主桁架;在所述主桁架钢箱主纵梁前端设置前上横梁(12),在上横梁两端分别设置两根前吊带(13),在梁板已浇钢筋混凝土(17)两侧分别设置两根后吊带(16),在前、后吊带底边分别设置两根底平台横梁(14),在底平台横梁上设置众多底平台纵梁(15);其特征在于:两片主桁架的主纵梁为具备滑轨功能的钢箱主纵梁(I ),在所述钢箱主纵梁(I)的底边下设置有主桁架推进支撑点(10);在所述钢箱主纵梁(I)的底边前段设置有带上、下滚动轮的前行走小车(7),在前行走小车(7)顶端外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勇,汪碧云,余勇,李青洋,马江,杨瀚翔,徐凯,王澄,魏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