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0384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它包括后反力上吊架、第一转轴、后反力连接架、第二转轴、后反力跑轮轮座和后反力跑轮,所述后反力连接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后反力上吊架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连接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后反力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垂直,所述后反力跑轮安装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走平稳、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
技术介绍
挂篮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T形钢构和悬臂梁分段施工的一项主要设备,由主桁系统、悬吊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底蓝系统、模板系统、导向系统、孔筋系统组成,通过行走系统能够沿轨道整体向前。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如图1所示:现有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多采用四大部分组成,后反力上吊架11、销轴12、后反力跑轮轮座13、后反力跑轮14;挂篮设备整体前移时,后反力跑轮14压于轨道型钢上肢板上,后反力跑轮14固定在后反力跑轮轮座13上,通过销轴12将后反力跑轮座13和后反力上吊架11销接,后反力跑轮座可绕销轴12(Y轴)转动。结合图1,由于挂篮设备存在安装误差和挂篮设备制造上存在加工误差,挂篮设备不可能保证整个底面水平,在行走的过程中后反力跑轮14与轨道型钢上肢板接触面不可能完全压实,会导致每个后反力跑轮14的受力不一致;比如一侧后反力跑轮14与轨道的接触面相互压实,另一侧出现间隙,那么压实侧承受两侧的力,有间隙侧不受力,理想状态下所有的力由两侧后反力跑轮14均匀承受,出现以上情况时压实侧所受力会加倍,大大增加了后反力跑轮受力的要求
以及轨道承受力的要求,且行走过程中受力不均匀会引起行走的不流畅,可能会因为单边受力过大造成轨道型钢上肢口的变形,最终导致行走的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用于解决后反力跑轮与轨道型钢上肢板接触出现的受力不均的技术问题。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它包括后反力上吊架、第一转轴、后反力连接架、第二转轴、后反力跑轮轮座和后反力跑轮,所述后反力连接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后反力上吊架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连接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后反力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垂直,所述后反力跑轮安装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采用销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技术的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改变后反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具有降低加工成本、行走平稳、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了现有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它包括后反力上吊架1、第一转轴2、后反力连接架3、第二转轴4、后反力跑轮轮座5和后反力跑轮6,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后反力上吊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通过所述第二转轴4与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4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垂直(如图2和图3所示的X轴、Y轴方向),所述后反力跑轮6安装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上。挂篮设备整体前移时,后反力跑轮6压于轨道型钢上肢板上,后反力跑轮6固定在后反力跑轮轮座5上,通过第二转轴4将后反力跑轮座5和后反力连接架3连接(即可绕Y轴转动),后反力连接架3和后反力上吊架1可通过第一转轴2连接(即可绕X轴转动),整个后反力系统形成一个十字绞,即可以横向转动也可以纵向转动(绕X轴和Y轴),水平上可以达到均衡,后反力跑轮受力均匀。对于第一转轴2和/或第二转轴4的结构,根据以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如可采用销轴等连接方式。综上所述,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通过两转轴和后反力连接架形成十字绞的形式,实现了Y轴和X轴的转动,使后反力跑轮6起到了受力均匀的作用。本技术的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在加工制作上面节约成本,在行走过程中,十字绞结构使自身调整两侧反力跑轮接触面受力均匀、行走平稳、安全可靠。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反力上吊架(1)、第一转轴(2)、后反力连接架(3)、第二转轴(4)、后反力跑轮轮座(5)和后反力跑轮(6),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后反力上吊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通过所述第二转轴(4)与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4)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垂直,所述后反力跑轮(6)安装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挂篮施工行走后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反力上吊架(1)、第一转轴(2)、后反力连接架(3)、第二转轴(4)、后反力跑轮轮座(5)和后反力跑轮(6),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后反力上吊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反力连接架(3)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所述后反力跑轮轮座(5)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龙聪彭功根于建周厚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