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074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目的是提供的方法应能实现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大规模制备。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将聚合物与复合稀释剂在25~150℃温度下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均匀,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60%的聚合物溶液;所述复合稀释剂是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物,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质量比例在9:1~1:9之间,所述良溶剂沸点低于不良溶剂沸点;(2)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用熔喷设备生产得到初生无纺布;(3)萃取除去步骤2初生无纺布中的复合稀释剂并在初生无纺布中的纤维上成孔,干燥后即得到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溶剂挥发相分离成孔技术与熔喷技术相结合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方法,制得的无纺布可应用于高精密气体过滤和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超细纤维无纺布,特别是纤维直径在IOOOnm以下的纳米纤维无纺布,具有比表面积大、克重小、通透性好、孔隙率高、纤维间孔洞小且孔洞结构相互贯通、溶质扩散阻力小等优点,是一种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纤维产品。纳米纤维无纺布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保暖隔热、医疗卫生、隔音材料、电池隔膜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对其消耗量和需求量正处于爆炸式增长时期。多孔结构材料的最大优势在于在更经济的材料用量下达到更优的使用效果。如果在纳米纤维表面或内部引入多孔结构,就能够进一步增加比表面积,提升产品应用性能,相较致密纤维,多孔纤维表面亲疏水性更易调节,过滤拦截能力更强,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更高,用作传感材料则响应性和灵敏度更优等。因此综合纳米纤维无纺布和多孔结构两者的特点,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有望应用于高精细、超精密、高效率的分离吸附过滤领域,如蛋白质亲和分离、雾霾PM2.5粒子过滤、超净水制备等。目前,在实现纳米纤维无纺布大批量生产方面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将聚合物与复合稀释剂在25~150℃温度下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均匀,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60%的聚合物溶液;所述复合稀释剂是聚合物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物,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质量比例在9:1~1:9之间,所述良溶剂沸点低于不良溶剂沸点;(2)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用熔喷设备生产得到初生无纺布;(3)萃取除去步骤2初生无纺布中的复合稀释剂并在初生无纺布中的纤维上成孔,干燥后即得到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1)将聚合物与复合稀释剂在25?150°C温度下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均匀,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60%的聚合物溶液;所述复合稀释剂是聚合物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物,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质量比例在9:1?1:9之间,所述良溶剂沸点低于不良溶剂沸占.(2)将步骤I中的聚合物溶液用熔喷设备生产得到初生无纺布; (3)萃取除去步骤2初生无纺布中的复合稀释剂并在初生无纺布中的纤维上成孔,干燥后即得到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醚砜、聚丙烯腈、聚砜、聚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醚酮、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缩丁醛、醋酸纤维素、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良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磷酸三乙酯、环丁砜、二氯甲烷、甲酸、氯仿、三氟乙酸、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良溶剂沸点在180°C以上,为聚乙二醇、高级醇类、多元醇类、甘醇、邻苯二甲酸酯类、甘油酸酯类、苯甲酸酯类、有机碳酸酯类、柠檬酸酯类、高级脂肪酯类、丁内酯、醋酸丁酯、马来酐、二苯甲酮、聚乙烯亚胺、二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翔宇赵欣刚楼才英陈建华杨志清沈晔严方平李简灵王一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