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束调节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80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较安全的汽车前束调节杆,包括左端通过球头销(5)的壳体与转向节可转动连接,右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左端并与该中间杆螺纹连接的左杆(7),右端通过橡胶衬套(1)与副车架固定连接,左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右端并与该中间杆螺纹连接的右杆(6),所述左杆和右杆与中间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在左杆和右杆与中间杆螺纹连接处分别设有左、右锁紧螺母(4)、(2):所述左杆右端、右杆左端分别具有向右、向左轴向伸出的左、右防转接头(71)、(61),所述左、右防转接头分别具有左、右搭接面(611)、(711),所述左、右防转接头通过所述左、右搭接面相互活动搭接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较安全的汽车前束调节杆,包括左端通过球头销(5)的壳体与转向节可转动连接,右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左端并与该中间杆螺纹连接的左杆(7),右端通过橡胶衬套(1)与副车架固定连接,左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右端并与该中间杆螺纹连接的右杆(6),所述左杆和右杆与中间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在左杆和右杆与中间杆螺纹连接处分别设有左、右锁紧螺母(4)、(2):所述左杆右端、右杆左端分别具有向右、向左轴向伸出的左、右防转接头(71)、(61),所述左、右防转接头分别具有左、右搭接面(611)、(711),所述左、右防转接头通过所述左、右搭接面相互活动搭接接触。【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前束调节杆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行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束调节杆。
技术介绍
对于传动系统中的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的汽车,通常采用前束调节杆来设定后轮前束和外倾。参见图1,常见的传动系统中的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的前束调节杆,包括左端通过球头销5的壳体与转向节可转动连接,右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左端并与该中间杆3螺纹连接的左杆7,右端通过橡胶衬套I与副车架固定连接,左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束调节杆,包括左端通过球头销(5)的壳体与转向节可转动连接,右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左端并与该中间杆(3)螺纹连接的左杆(7),右端通过橡胶衬套(1)与副车架固定连接,左端伸入中空的中间杆(3)右端并与该中间杆(3)螺纹连接的右杆(6),所述左杆(7)和右杆(6)与中间杆(3)螺纹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在左杆(6)和右杆(7)与中间杆(3)螺纹连接处分别设有左锁紧螺母(4)和右锁紧螺母(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7)右端具有轴向伸出的左防转接头(71),所述右杆(6)左端具有轴向伸出的右防转接头(61),所述左防转接头(71)和右防转接头(61)分别具有左搭接面(611)和右搭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万鹏印传芬史广才董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