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236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分离池进水口和分离池出水口,分离池进水口出还安装有分离器,分离器顶端安装有入水口,入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进水管道,分离池进水口与入水口相接,分离器的上部为加药部,分离器的中部为加压混合部,分离器的下部为出水部,加药部和加压混合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进水管道通过增压泵与加药混合部连通,分离器的加药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加药口,加药口均与进水管道连通,加压混合部内安装有若干层挡板,挡板与分离器的横截面契合,并在挡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各个挡板的通孔呈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分离器的出水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栅栏形的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简便、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  目前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池一般占地面积较大,需要较为繁琐的处理工序,因此投入成本高,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在繁琐的处理工序后COD和悬浮物等的去除率也不高,达不到直接排放或者回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很好的解决了投入成本高,操作繁琐,COD和悬浮物等的去除率不高,达不到直接排放或者回用的要求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分离池进水口和分离池出水口,分离池进水口出还安装有分离器,分离器顶端安装有入水口,入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进水管道,分离池进水口与入水口相接,分离器的上部为加药部,分离器的中部为加压混合部,分离器的下部为出水部,加药部和加压混合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进水管道通过增压泵与加药混合部连通,所述分离器的加药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加药口,所述加药口均与进水管道连通,加压混合部内安装有若干层挡板,所述挡板与分离器的横截面契合,并在挡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各个挡板的通孔呈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分离器的出水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栅栏形的出水口。这样就可以使待处理的污水在加药后马上进行加压操作,污水加药之后在通过加压之后在各层隔板之间来回冲撞,从而使得各种药物与待处理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和反应,并在污水进入分离池之后,杂质马上就上浮了起来,从而极大得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只需分离器和分离池两个设备就可以完成污水处理的步骤,工序简便、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也小,并且在处理后污水中的COD去除率≥70%,悬浮物的去除率≥90%,动植物油去除率≥95%,使污水在这两个设备处理后就达到了排放或者回用的要求。 作为优选,加药口有5个,分别为PAC加药口,PAM加药口,亚铁盐加药口,双氧水加药口和中和剂加药口。设置5个加药口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排放的污水处理的要求。  作为优选,加药口的出液口均为活塞式滴定管,所述各个出液口分别通过各自的加药管道与进水管道连通。将出液口设置为活塞式滴定管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药剂的出液量,从而方便人员进行控制,而且一旦设置就可以让加药口自动加药,大大简化了操作。  作为优选,入水口处还安装有流量计,各个加药口内也安装有流量计。  作为优选,5个加药口按照中和剂加药口、双氧水加药口、亚铁盐加药口、PAM加药口、PAC加药口的顺序与进水管道相连。5个加药口按照顺序与进水管道相连,从而可以使各种药剂依次输送到污水中,从而使得污水按顺序与药剂混合后加压处理,保证了药剂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作为优选,挡板分上中下三层,所述上层挡板的通孔开设在左侧,中层挡板的通孔开设在右侧,下层挡板的通孔开设在左侧。这样就可以使污水在上中下层的挡板中来回冲击。  作为优选,分离池上内还安装有刮泥行车。这样就可以使分离池内浮起的杂质可以及时得到处理,保证杂质可以被迅速清除。  作为优选,分离器与分离池之间通过隔断板隔开,所述隔断板通过出水管道与分离器的出水口相连,使分离器的出水口与分离池连通。这样就可以减少分离器外壁与处理后污水的接触面积,保证分离器的耐用性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待处理的污水在加药后马上进行加压操作,污水加药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和反应,并在污水进入分离池之后,杂质马上就上浮了起来,浮起来的杂质污泥由刮泥行车刮掉,从而极大得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只需分离器、分离池及刮泥行车三个设备,就可以完成污水处理的步骤,工序简便、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也小,并且在处理后污水中的COD去除率≥70%,悬浮物的去除率≥90%,动植物油去除率≥95%,使污水在这两个设备处理后就达到了排放或者回用的要求; 2、本专利技术将出液口设置为活塞式滴定管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药剂的出液量,从而方便人员进行控制,而且一旦设置就可以让加药口自动加药,大大简化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中:分离池1;分离池进水口2;分离池出水口3;分离器 4;入水口 5;进水管道 6;出水口7;PAC加药口8-1;PAM加药口8-2;亚铁盐加药口8-3;双氧水加药口8-4;中和剂加药口8-5;挡板9;流量计10;增压泵11;隔板12;隔断板13;刮泥行车14;通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的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1,分离池进水口2和分离池出水口3,分离池进水口2出还安装有分离器4,分离器4顶端安装有入水口5,入水口5向下延伸形成进水管道6,分离池进水口2与入水口5相接,分离器4底部安装有出水口7,分离器4的上部为加药部,分离器4的中部为加压混合部,分离器4的下部为出水部,分离器4的加药部上安装有5个加药口,分别为PAC加药口8-1,PAM加药口8-2,亚铁盐加药口8-3,双氧水加药口8-4和中和剂加药口8-5,5个加药口按照中和剂加药口8-5、双氧水加药口8-4、亚铁盐加药口8-3、PAM加药口8-2、PAC加药口8-1的顺序分别通过各自的加药管道与进水管道6连通。各个加药口的出液口均为活塞式滴定管,各个加药口内安装有流量计。 加药部和加压混合部之间通过隔板12隔开,进水管道6通过增压泵11与加药混合部连通,加压混合部内安装有三层挡板9,挡板9与分离器4的横截面契合,三层挡板9按上中下排列,上层的挡板9的通孔15开设在左侧,中层的挡板9的通孔15开设在右侧,下层的挡板9的通孔15开设在左侧,分离器4的出水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栅栏形的出水口7。  入水口5处还安装有流量计10。  分离器4与分离池2之间通过隔断板13隔开,隔断板13通过出水管道与分离器4的出水口7相连,使分离器4的出水口7与分离池1连通。  分离池1上还安装有刮泥行车14。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分离池进水口和分离池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进水口出还安装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顶端安装有入水口,入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进水管道,所述分离池进水口与入水口相接,所述分离器的上部为加药部,分离器的中部为加压混合部,分离器的下部为出水部,加药部和加压混合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进水管道通过增压泵与加药混合部连通,所述分离器的加药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加药口,所述加药口均与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加压混合部内安装有若干层挡板,所述挡板与分离器的横截面契合,并在挡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各个挡板的通孔呈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分离器的出水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栅栏形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分离池进水口和分离池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进水口出还安装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顶端安装有入水口,入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进水管道,所述分离池进水口与入水口相接,所述分离器的上部为加药部,分离器的中部为加压混合部,分离器的下部为出水部,加药部和加压混合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进水管道通过增压泵与加药混合部连通,所述分离器的加药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加药口,所述加药口均与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加压混合部内安装有若干层挡板,所述挡板与分离器的横截面契合,并在挡板的一侧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各个挡板的通孔呈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分离器的出水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栅栏形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高速废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有5个,分别为PAC加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龙潭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