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226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Bi2O3、Nb2O5、SnO2、ZnO为原料,于750℃下煅烧,于950~1025℃烧结。通过改变焦绿石结构中位于A位的Bi/Zn比例,再采用高离子极化率的Sn4+取代位于B位半径相似的Nb5+,从而提高体系的介电常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电常数在120~170之间,电容量温度系数TCC在-29×10-6/℃~22×10-6/℃范围内,可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于较低温度下烧结,大大降低了多层器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的高频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用于移动通讯等设备的电子元件在不断追求小型化、高频化和高可靠性化。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凭借其小体积、大比容、耐潮湿、长寿命、高可靠性、片式化以及适应从低频到超高频范围的集成电路的使用等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NP0电容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I类陶瓷电容器,其电容量非常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振荡器、谐振器的槽路电容以及高频电路中的耦合电容。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标准,NP0温度稳定型电容器是指以25℃的电容值为基准,在温度从-55℃到+125℃的范围之内,电容量温度系数(TCC)≤±30ppm/℃。采用MLCC技术的NP0特性陶瓷材料具有体积小、比容大、耐潮湿、长寿命、片式化、寄生电感低、高频特性好等诸多优点,可适应从低频到超高频范围的集成电路的使用,并大大提高电路组装密度,缩小整机体积,已成为最能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元件之一。 Bi2O3-ZnO-Nb2O5三元系介质陶瓷具有焦绿石结构,其分子式可写为A2B2O6O’,随组分变化,该体系陶瓷存在两个具有不同介电性能的主要结构:(Bi1.5Zn0.5)(Zn0.5Nb1.5)O7(α-BZN)立方焦绿石(εr≈150,tanδ≤4×10-4,TCC≈-400×10-6/℃)和Bi2Zn2/3Nb4/3O7(β-BZN)单斜钛锆钍结构(εr≈80,tanδ≤2×10-4,TCC≈170×10-6/℃)。该体系具有烧结温度低、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等优点,并且其不与Ag内电极浆料起反应,可采用低钯含量的银钯浆料作为内电极,可应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并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然而,体系的温度系数较大,为满足实际应用,调解体系的温度系数,进一步提高体系的介电常数,成为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化学式为(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 该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的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下煅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处理后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2MPa的压力压成坯体; (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50~1025℃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 (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所述步骤(2)和步骤(4)的烘干温度为100℃。 所述步骤(2)和步骤(4)的陶瓷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步骤(4)的坯体为Φ10mm×1mm的圆片。 所述步骤(5)的烧结温度为1000℃。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制得的(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介质材料,其烧结温度为950~1025℃,介电常数εr在120~170之间,电容量温度系数TCC在-29×10-6/℃~22×10-6/℃范围内,此方法制得的高频介质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符合NP0型介质材料的标准,并可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1)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Bi1.8Zn0.2)(Zn0.5Nb1.4Sn0.1)O7.1的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于100℃下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混合均匀的粉料于750℃下煅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煅烧后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球磨12小时,于100℃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2MPa的压力压成Φ10mm×1mm的坯体; (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1000℃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高介电常数的低温烧结NP0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 (6)采用Agilent4278A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在1MHz下,εr=170,tanδ=0.0045,TCC=0.37×10-6/℃。 实施例2-4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的区别在于化学式中x与烧结温度的不同,其相应的介电性能详见表1。                                         表1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些细节的变化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因此违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化学式为(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该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的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料;(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下煅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4)在步骤(3)处理后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2MPa的压力压成坯体;(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50~1025℃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化学式为(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
该高介电常数NP0型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Bi1.8Zn0.2)(Zn0.5Nb1.5-xSnx)O7.15-x/2(0≤x≤0.1)的
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
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下煅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处理后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
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霞金雨馨董和磊于仕辉许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